全国首创数字信用评价 渔民省钱又省心
台州椒江:“渔省心”助力海洋渔业“智治+自治”
“浙椒渔运88898船老大,你的船码是黄色,你船已连续3个月未上交船舶水污染物,请你立即核查船上污染物收集情况。请立刻打开浙里办的‘渔省心’服务事项,尽快自主申报船舶污染物,我们的专业收集船将会上门收集。”台州市椒江区渔业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主任陈合斌喊完话后,不到3分钟,“海洋云仓”驾驶舱就接到了该船的污染物上交需求。
“像这样的监测与喊话,在我们这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5起左右。”陈合斌告诉记者。
在“浙里办”APP上线的“渔省心”数字化多跨场景应用,有效实现了渔船排污规范化、渔事服务便利化、渔民受益实体化,更建立了渔业信用体系,为全国首创。
自“渔省心”运行以来,椒江区累计处理海域污染物539吨,回收处置率100%,有效降低渔民融资成本50%、采购成本15%、治污成本70%。这项改革助力海洋渔业的“智治+自治”,渔民省钱又省心。
“海洋云仓”升级2.0,让船舶污染无所遁形
海上船舶往来频繁,船舶污染物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椒江沿海渔区常有渔民反映:一些船舶在海上违法违规乱排偷排污染物。如今,这一现象得以改变。
走进椒江区渔船应急处置指挥中心,记者看到椒江区自建的船舶清道夫系统数据在不断变化,已收集船舶的船名号、船长姓名、污染物上交时间、上交数量等一目了然……
这就是“海洋云仓2.0”的中枢。工作人员介绍,在椒江中心渔港设立以环保核心技术为依托、将海洋船舶各类数据建于云端的智慧处理中心即“海洋云仓2.0”,对含油污染物、生活污水、废铅酸电池、生活垃圾等所有船舶污染物分类回收,通过台州市已建的船港通系统获取船舶发动机型号、行驶停靠轨迹等,科学计算水污染物的产生、分布、数量等情况,运用智能算法,建立预判数据库,实现船舶污染物自动化感知、网络化收集、集中化处置。
2019年11月,椒江在全国率先引入“彩渱系统”进行试点,在椒江中心渔港、大陈渔港铺设智能硬件“海洋云仓1.0”,分类收集渔船污染物,服务覆盖进出辖区渔船1000多艘,实现船舶污染物有人收、有处去、方便管。
目前,全市有4200余艘渔船已接入“海洋云仓”系统,覆盖率100%,该应用在浙里办上线以来共处理水污染物近3000吨。
“三色码”+“五联单”,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
在椒江中心渔港,浙椒渔77033船长阮吉良兴奋地说,自己的船一般10天左右往返渔场和渔港之间,每航次都会把含油污水收集起来,打个海油收集宝热线电话,港内专业的收集船及工作人员就会在30分钟内上门收集,这次就交了含油污水153公斤,今年以来一共交了约3000多公斤。
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联管平台技术支撑下,浙椒渔77033船本次污染物接收、入仓、交付、处置等印证,每个环节流转情况都自动生成可视化“电子五联单”,即产废单、收集单、运输单、处置单和监管单。系统将这些数据精准推送至海事、港航、渔业、生态等多个主管部门,可实现部门间水环境污染应急联动响应、水污染物排放执法监管联动处置、水污染物处置全过程联动反馈。
浙椒渔运88898船被“海洋云仓”跟踪到没有及时上交污船舶污染物,吃了“黄码”。待提交污染物申报,回收含油废水220公斤后,该船船码立即由“黄码”变为“绿码”。
“海洋云仓”搭载“三色码”生态保护评价机制,根据水污染处理、环保政策学习、培训持证等情况对船舶开展赋分评价,实施蓝码正常航行、黄码警示航行、红码干预航行的分类监管,从源头上管控船舶水污染物,避免违规乱排乱放现象。
“原先仅仅依靠线下执法检查或者群众举报才能发现问题,搭载数字化平台后,实现从事后执法监管到事前研判预警、事中监测干预。”椒江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大队长徐剑昀说。
全国首创“渔省心”数字信用评价,建立良性互动生态圏
政企合作开发的“渔省心”涉渔服务数字平台,将“海洋云仓”纳入平台之下,并涵盖生态保渔、平安护渔、金融助渔、市场兴渔、政策惠渔、公益育渔等6大应用,已于今年6月中下旬在“浙里办”上线,累计访问量已达8万余次。
“现在我们处理水污染物积极性高多了,不仅流程比以前简单,区里还根据‘船舶三色码’赋码情况,结合渔船安全措施,对我们的信用等级进行赋分评价,信用分数高的,柴油便宜一点,贷款也更方便优惠。”船老大阮吉良说。
值得一提的是,“渔省心”构建的渔业船舶数字信用评价体系为全国首创。以存信用分数、评信用等级、换涉渔服务的模式开展运行,针对不同信用等级开展差异化服务,高信用渔民享受服务,低信用渔民着重监管。今年以来,石油公司对船舶优惠供应柴油4300吨,交通银行台州分行发放“渔夫贷”共计2200多万元,预计一艘渔船一年可降本约10万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