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51年,他用光影点亮乡村的夜空

于佳
2021年11月26日09:19 | 来源:杭州日报
小字号

  沈雪明还在放电影,这件事他做了51年了。

  沈雪明,是杭州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余杭服务站放映员,家住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安溪乡杜诚村。72岁的他,身材不高,背影敦实。

  在他的家中,有一间50多平方米的储藏室,存放着的几乎全是他放电影时朝夕相处的“老伙伴”,不放电影的日子,他喜欢一个人在这儿坐坐。

  这其中,有放电影时要用的发电机,有八一电影机械厂生产的35毫米胶片放映机,也有圆盘一样的电影胶片装在墨绿色的铁皮盒里……这些熟悉的“家当”多是陈旧了,可一旦听沈雪明讲起电影放映,就像暂时沉默的兵团听到了冲锋号,只要踏出步伐,就还是那个方圆百里最会讲故事的人。

  “成为放映员是我一辈子的光荣”

  沈雪明记得,他十几岁时,听说隔壁村子要放电影《红军桥》,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赶过去,密密麻麻的人群,要弯腰钻进去。“第一次看到几米长的屏幕,屏幕里有画像有声音,画像会动,胖地主的肚子一鼓一鼓,片子只有十几分钟,结束后总觉得不过瘾。”

  当时,沈雪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将来也能成为电影放映员。

  1970年,安溪乡准备组建一支电影放映队。沈雪明讲,当时,公社有1万多人,只选两名。能选进放映队的,一是共产党员,第二是退伍复员军人,第三是人民教师。

  “我当时刚刚中学毕业,是农村青年骨干。能被选中,这真的是我一辈子的光荣。”

  进入放映队后,先去学习理论知识,再动手实践。“学装机,装胶片……放电影时转动的机器,就像医生做手术的手术台,接线不能乱,用电要安全。老师提醒,有的电影胶片片基是硝酸纤维酯制成的,容易自燃,放电影时如果闻到焦味,一定要重视。不过,我在放映时从来没遇见过这种情况。”

  “我们安溪乡从最东面到最西面,总长度有十八里,公社只有两辆自行车,同事看我们放电影设备多,肩挑背扛,总是首先保证放映队用自行车。”

  蹬着自行车,驮着电影发电机、放映机、胶片、幕布、音响、工具箱……有时,最远要走10里路。

  “你总是那么一个不老的!”

  “那时候,听说有村子要放电影,相邻村子都很羡慕。一次,我们余杭的一个村子放电影,还有人从德清方向赶来,他们要撑船过东苕溪,但当时船上想看电影的人多,船翻了,那晚要来看电影的人都没救起来。”

  沈雪明讲到这儿,不禁一声叹息。“有时,正放着电影,突然下雨了,我们顾不得自己,赶快用遮雨布盖住机器,有人撑伞看,没有伞的就躲角落里看。除非遇上雷暴天气下着倾盆大雨,我们才不得不中断放映,但一定要答应老乡,会再回来补映,从头到尾重新放映。”

  那些年,影片《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都很受欢迎,沈雪明最喜欢的影片是《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片子拍摄时用的是伊斯曼胶片,会比其他影片更为清晰。当时,村里去过上海的人不多,大家都是看了这部电影,才看见了上海。”

  沈雪明也一样记得那些年的温暖事。他说:“放映前,被安排在老乡家吃饭,老乡自己平时节省,但一下子给我们煮了6个鸭蛋,又不肯收钱,我们就悄悄把一张五毛钱压在碗底下,可等我下次去村子放电影,老乡看见我,追着我,一定要把这卷来卷去的五毛钱还给我。”

  讲起这些往事,沈雪明黝黑的脸庞有淡淡的笑意。他讲:“一次,放电影《少林寺》,我弄错了胶片顺序,前一秒中还在‘飞’腿拼武功,后一秒就在散步。观众群里有人先反应过来,大声喊,错了!错了!我觉得很丢脸,赶紧道歉,重新放映。”

  改革开放后,经济条件好的人家有了电视,露天电影不如从前那么时髦了。

  1982年,安溪乡计划建一座影剧院,可以放电影,也可以演越剧。正式营业后,安溪影剧院请来当时的余杭县越剧团,连续演出7天,场场爆满,一张门票一块钱,来买门票还要托关系。这也是沈雪明第一次在剧院里观看现场表演。他说:“确实比看越剧电影活泼。”

  没有演出时,沈雪明继续放电影。“去平海路上的杭州电影公司取电影胶片,旁边就是西湖电影院,我真好奇,也想去大影院看电影。影院的椅子很舒服,可还是会有些失落,很不踏实,觉得影院里虽然音效画面都更好,但不如在村子里放电影热闹,观众看不见放映员,没法面对面交流。”

  也是那几年,有些农村电影放映员陆续转行了。“他们有的进城打工,有的办农家乐,我还想放电影,老伴儿也理解,她说家里不缺你这口粮,你做你喜欢的事情。”

  在安溪乡附近的十里八村,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乡亲都认得沈雪明。一见到他,隔着老远,就会热络地喊上一声,“阿明师傅!今天放什么片子?”哪怕是隔上三五年不见,也会一眼认得他,“你总是那么一个不老的!”

  放映员总要最后一个离场

  1998年,国家提出“2131工程”,在广大农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沈雪明和他的露天电影又迎来了春天,只是胶片电影放映机变成了数字放映机。

  沈雪明特意收藏了一本电影胶片,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沈雪明知道自己的手机也能看视频,也能找到这部《天仙配》的电影片段,但沈雪明不愿意用手机看。他说,哪怕这些电影胶片以后真的没用了,还是会记得严凤英在大荧幕上的风采。

  今年年初,一位在上海开餐厅的老板找到沈雪明,想回收他的电影胶片放映机,放在餐厅当装饰品。一向客气的沈雪明拒绝得很坚决。他说:“放映员这个职业虽然平凡,可我和这些放映机是有感情的。”

  如今,72岁的沈雪明还是能习惯性地抬起放映机,只是,他多了一个放电影的帮手,孙子江涛开车送他去放映现场,和他一起完成放映。

  江涛在一家汽修厂工作。“放电影那天,我们一般都要提前2个小时准备,挂幕布,搭电线。他平时话不多的,但是一到放映现场就会变得很‘啰嗦’,总和我说,放映员一定要最早一个来,最晚一个离开。”

  沈雪明出门放电影,习惯随身带一个本子,上面记着放映地点、电影名称,以及观影人次。今年截至11月,沈雪明和江涛已经放了300多部影片,仅仅是从9月25日至9月29日,他和江涛就跑了良渚村、港南村、新港村等6个村子。

  在看露天电影的人群中,大多观众是老年人和小朋友,可这并不影响沈雪明一如既往地热爱电影放映工作。沈雪明说:“像我这样的乡村电影放映员很多,我一定不是工作最久的,也一定不是最后一个离场的。只要我有力气,就要做好。”

  在沈雪明和江涛放映露天电影的设备箱里,一把直径超过2米的超大雨伞有些褪色了,“今晚放映政府公益电影”的红色宣传板还是簇新着的。

  短评

  大荧幕上的精彩千变万化,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沈雪明,他的“版图”只是认认真真放好每一场电影。

  据了解,在杭州余杭、富阳、临安、萧山等地,像沈雪明一样的乡村电影放映员有125人,承担杭州地区每年将近2.7万场的农村公益电影政府放映任务。

  今年,在省、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杭州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公益电影主题放映活动、杭州市宣传文化系统“十个一百”之“百部公益电影主题放映进乡村”系列活动,累计放映红色主题影片2万余场,观影达135余万人次。

  当熟悉的露天电影放映场景如萤火虫般出现在城市或村庄的夜晚,为观影而来的人们也不再仅仅只是为了看一场电影,也许,更多的“重逢”,来自于这忘了年轮的乡愁,来自于这开窗涌入大江来的文化自信。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