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接地气、冒热气……
湖州德清“花式”闹元宵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新市古镇丰富多彩的元宵活动。俞大庆摄
春节的热闹还未完全散去,元宵节就紧跟着步伐到来,这几天,湖州市德清县各地纷纷开展元宵文艺活动,让城乡居民欢欢喜喜庆祝元宵佳节,在传统文化薪火传承的浓浓春意里,感受别样的文化氛围。
弄堂元宵节充满“烟火气”
2月14日下午,在德清县新市镇东升社区的茅家弄,房前屋后彩灯高挂,农家土灶热气腾腾,一场“共治、共富、共享——红色弄堂邻里同圆、元宵同乐”活动正在举行。
巧手阿姨们做完的汤圆,马上拿到大火灶上烧,长桌上是老少居民期待的眼神。随着一大锅圆子在沸水里跳跃,热腾腾的汤圆一碗碗出锅,端到每一个人手里。老人们坐等美味的汤圆,孩子们围着非遗糖画目不转睛,不少居民跟着非遗传承人马师傅学竹编……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这一大锅汤圆,就好比是我们弄堂里这个大家庭,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团结一致。我们社区红色弄堂现在的邻里互助氛围很浓厚,还有很多身边的好党员为老年人一对一服务,住在这里很幸福。”吃着软糯甜蜜的汤圆,弄堂居民姚生法说道。
据了解,这次活动从策划到实施,经过弄堂议事协商会牵头、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协商、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报名参与、社会慈善助力、社区跑小二跟踪服务的流程。活动开展时,社区则调动全弄堂居民帮忙,这也是“五社联动”满天星服务新格局的生动体现。
元宵活动接地气、冒热气
2月14日上午8点,德清县新安镇西庙桥村的村民活动场地上,升起袅袅炊烟。
村民卞阿姨系着红围裙,一大早就赶来帮忙,揉面、搓汤圆、做圆子,村民们集体出动,制作出栩栩如生的老虎糕点、精致可爱的石榴元宝、五颜六色的汤圆……装点出元宵节喜庆的氛围。
一旁的空地上,农村的土灶早已燃起了柴火,“德清嫂”麻利地备菜、切菜,为辛苦了一年的新安环卫工人和村民们奉上一桌丰盛的家常菜肴。
凉亭里,挤满了猜灯谜的老人和孩子,为了提高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工作人员特别将灯谜换成垃圾分类竞答题,村民们自信十足地报出了正确答案,并得到了惊喜小礼物,现场氛围热烈而欢腾。活动现场,新安镇还为该村的人居环境(垃圾分类)示范户进行颁奖。
“法治灯谜”闹元宵
“阿姨,这个我知道,‘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谜底是正当防卫!”“恭喜你,答对啦!”近日,德清县乾元镇社治办联合乾元司法所在元宵节之际,前往浙江省级民主法治村——乾元镇幸福村开展法治宣传系列活动。
乾元司法所以元宵佳节传统习俗为契机,组织开展法治猜灯谜活动,将法律知识和平安建设融入灯谜中。树上挂满了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灯笼和灯谜,吸引村民和小朋友纷纷驻足思考。一个个谜面诙谐风趣又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寓教于乐。
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和平安志愿者还给现场的群众发放了平安法治、反邪教和禁毒宣传折页,并结合灯谜内容与群众现场互动,为他们讲解法律知识。现场还设有兑奖环节,猜出谜面的群众可以领取一份普法宣传纪念品。此次活动,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法律知识,增进了群众的法治观念和平安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普法氛围。
趣味元宵亲子同乐
2月12日,德清县洛舍镇团委、总工会联合东衡村儿童之家、洛舍镇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欢乐文明过春节,和谐喜庆闹元宵”主题活动,通过包汤圆、煮汤圆、做灯笼的方式,迎接元宵佳节,同时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活动当日,清禾社工们提前准备好了糯米粉、黄油、黑芝麻、核桃仁等食材,众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随着双手的搓转,一块块糯米面在手中团成一个个球,再包上馅料,一粒粒雪白滚圆的汤圆逐渐成形,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另一边,“德小青”志愿者向在座的小朋友介绍元宵节的习俗,随后将灯笼的制作材料分发给孩子们,并逐步讲解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小朋友们跃跃欲试,小心翼翼地进行扎架、折叠、粘贴。不一会儿,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灯笼就映入眼帘。整个场面热闹、温馨,家长和孩子们收获了快乐,也增进了亲子感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