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禹越:非遗有约 文艺赋美

为全面助力精神共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4月8日,湖州市德清县禹越镇开展“2023非遗有约·同享生活推广体验季”蚕花剪纸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细心聆听老师讲解,纷纷拿起剪刀和红纸动手体验剪纸的艺术魅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精剪细刻,一幅幅生动灵巧的剪纸作品跃然眼前。
同学们细心聆听老师讲解,纷纷拿起剪刀和红纸动手体验剪纸的艺术魅力。禹越镇供图
除了开展非遗推广课程外,德清首届民间剪纸现场展也顺利在禹越镇徐家庄未来社区举办,吸引了诸多家长、孩子驻步欣赏。现场展示了入围的12件作品,其中包括禹越镇的入围作品《养蚕姑娘》和《赛龙舟》。
陆月红是来自徐家庄中心幼儿园的一名老师,也是一个资深剪纸迷,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现在非遗剪纸展上,她非常激动,赶紧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我从小就喜欢剪纸,平时给孩子们上手工课时也会教剪纸,希望在锻炼孩子们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民间手工艺的认知与热爱。”陆月红说。
德清首届民间剪纸现场展举办,吸引了诸多家长、孩子驻步欣赏。禹越镇供图
近年来,禹越镇坚持以全面建设文化强镇为目标,壮大非遗人才队伍,拓宽非遗交流舞台,推动非遗文化在保护传承中“活下来”“火起来”。截至目前,禹越镇共有夏东花鼓戏、钱塘水乡婚俗、栖湖绵绸织造等6个非遗项目,涵盖戏曲、民俗、技艺等多个方面,非遗传承人22名,其中省级1名、市级2名;定期组织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文化礼堂“非遗三进”活动,2022年以来共开展各类非遗文化传承活动30余场次。
接下来,禹越镇将结合“多元式”周末礼堂日、“品牌式”村落文化节等镇级文化惠民项目,在各村文化礼堂开展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如在夏东村文化礼堂举办曲艺三跳文化节、虎头虎脑布艺展,在天皇殿村文化礼堂开展蚕桑劳动技能大赛等,将文化礼堂打造成文化精神新地标,让当地村民“身有所栖”后“心有所寄”,享受文化活动带来的身心愉悦。(王佳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首届朱自清文学奖揭晓
- 人民网台州4月10日电 (记者郭扬)一年前,在朱自清先生来浙江临海任教100周年之际,临海市设立了以朱自清命名的综合性文学奖项——朱自清文学奖。 一年后,13位作家的作品从3789篇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他们来自天南海北,既有业界大拿,也有千禧一辈的新苗。…
- 以文为媒 首届“朱自清文学周”在浙江启幕
- 人民网台州4月10日电 (记者郭扬)为纪念朱自清先生,首届“朱自清文学奖”颁奖典礼暨“朱自清文学周”系列活动今天上午在浙江临海启幕。来自各地的文学大咖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沿着朱自清先生的足迹,回溯他在临海留下的点点滴滴,同时围绕“朱自清先生文风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临海城市气质与朱自清文人气质的契合之处”等话题展开探讨和交流,助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台州中学志山教学楼墙面上,赫然刻着文章《匆匆》的语句,这正是朱自清在该校(前身为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任教时留下的名篇。…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