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亚运故事(65)
刘祖玮:非遗矾塑迎非凡亚运

“先要在铅丝外面绕上所需颜色的丝线,然后折成想要的形状,将各部分组装好后,再拿到明矾结晶池去结晶……”近日,刘祖玮向来参观工坊的游客介绍起矾塑这项非遗手工技艺。
矾塑诞生于“世界矾都”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是矾山人利用当地出产的明矾、借鉴传统彩扎工艺创造出来的一种手工技艺。虽然矾塑用材简单,但实际操作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技术要求,除了塑型讲究心灵手巧之外,明矾结晶更是要依靠经验掌控明矾溶液的温度和明矾的结晶时间。
刘祖玮(右)与女儿。人民网 叶宾得摄
刘祖玮从小便跟着父亲刘朝宝学习矾塑,是矾塑的第二代传承人。从开始帮助父亲绕纱线、制坯、搭型,到后来独立完成基础的花篮造型,再到制作龙、松鹤亭、九龙壁等大型作品,他数十年如一日,不断精进矾塑这门技艺,并于2010年获评温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矾塑的代表性传承人。
9月,杭州就要召开亚运会了。为此,刘祖玮制作了一件以亚运为主题的矾塑作品。“这次亚运会在浙江举办,我作为浙江人,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迎接亚运。”刘祖玮说,“我的哥哥、爱人还有女儿也是矾塑技艺的传承人,我们坐在一起讨论、构思出了这个作品。”
刘祖玮以杭州亚运会为主题制作的矾塑作品。人民网 叶宾得摄
“说到杭州就会想到西湖和湖上的荷花,我就想到用荷叶作为整个作品的底座,托起运动造型的人物和盛开的荷花。而且荷花是廉洁的象征,也希望裁判、运动员们都能保持廉洁的作风。”刘祖玮介绍,考虑到杭州亚运会的6种主题颜色,他制作了6个运动造型的抽象人物图形,并在绕线时选择了相近颜色的丝线。
整个作品还包含了刘祖玮的另一个小巧思,“荷叶是圆形的,也是希望杭州亚运会能圆满成功。”
正值暑假,不时有学生到刘祖玮的工坊开展研学活动。接下来,刘祖玮打算在研学课堂上以亚运为主题,教孩子们制作亚运比赛项目的人形图案、杭州亚运会logo等,一起营造迎亚运的氛围。
往期回顾:
我的亚运故事(60)|伍佳惠:从专业运动员到亚运会裁判 秉持初心不断前行
我的亚运故事(59)|曹向荣:助残无碍 我的青春不止49.3℃
我的亚运故事(58)|郭锦涌:用“诗情之笔”为杭州亚运会“上色”
我的亚运故事(55)|高尔伟:保障亚运污水排放的地下管网“体检师”
我的亚运故事㊺|袁明坤:构筑“无死角”网络安防 为亚运铸起“数字盾牌”
我的亚运故事㊵|娄雨风:巧用“数字化” 为亚运保障工作提质增效
我的亚运故事㉜|陈佳莹:从G20到亚运会 西湖女子巡逻队逐光前行
我的亚运故事㉔|罗欣:从“运动员”到“教练” 为孩子种下“亚运种子”
我的亚运故事⑰|郑红梅:“数字化”+“机械化” “红旗班”高效保障亚运
我的亚运故事⑦|周震:“的哥”英语小课堂为好客杭州“打call”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