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有困難找支部 有需要找黨員

紹興諸暨全面推廣“支部建在小區上”城市基層黨建模式

2021年09月14日10:38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9月2日,紹興市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契約化”共建現場會在紹興諸暨召開。自2020年以來,諸暨以“微改革”“微創新”項目為發端,全面推廣“支部建在小區上”,逐步破解社區治理困局,形成了“一子落而全盤活”的改革放大效應,城市基層黨建品牌成效初步顯現。

  撐起小區治理“主心骨”

  “已成功解決陶居苑東大門通行難題,向諸位匯報。”近日,諸暨市陶朱街道黨委書記應國偉打開社區微信群,就看到了這條好消息,對於陶居苑小區黨支部的高效辦事,應國偉感嘆道:“小區有了黨支部,居民就有了主心骨。”

  陶朱街道地處經濟開發區,這裡村、鎮、城形態並存,人員組成復雜,並且治理力量單薄,社區與業委會運行捉襟見肘。社區治理亟需頂層設計,在諸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陶朱街道率先開展了“支部建在小區上”的探索實踐。

  2020年8月,陶朱街道將試點放在矛盾問題較多的開放式小區——鴻遠小區,並設計了“兩推一選”辦法、“十不能”聯審、“五不”公開承諾等一整套規章流程。“黨支部、監委會、業委會成員形成‘三套班子’交叉兼職,這樣便將小區治理在體制方面完全理順、打通,各主體都能在黨組織的領導和監督下有所作為。”陶朱街道有關負責人說。

陶朱街道鴻遠小區黨支部選舉。陶朱街道供圖

  如今,以小區黨支部為核心,業委會、監委會、群團組織、物業公司等多方主體參與、縱向協同、橫向聯動的一整套變革型基層治理體系,正在陶朱各小區有序運轉,實現了從業主“群龍無首”到小區黨支部“群雁效應”形成的蝶變。

  截至2021年6月底,陶朱街道36個小區已實現黨組織全覆蓋。一年來,街道社區的12345投訴量斷崖式下降,各小區黨組織主動辦結民生微實事86項,實現群眾微心願400余個,就地化解矛盾糾紛107個。

  支部的服務半徑變小后不斷發揮示范輻射作用。今年初以來,諸暨市通過總結梳理“支部建在小區上”工作指引,推動黨組織建在小區上、網格內、商圈裡、樓宇中。

  打好協同治理“一手牌”

  今年暑假伊始,諸暨市暨陽街道江新社區就開設了青少年暑期公益課堂,來自江新、福門、江東、東興、金雞山等5個社區的志願者及其家屬可以免費聽課。這份“福利”來源於聯盟成員之間的資源共享,今年6月,江新社區攜手4個社區成立了“江鄰有愛”區域黨建聯盟。

暨陽街道“長弄堂”商圈黨建聯盟公益課堂進社區。暨陽街道供圖

  “我們根據23個社區的區域位置、社區類型及優勢長處,著力打造若干個社區區域黨建品牌。”暨陽街道黨工委委員張甜甜介紹,黨建聯盟通過社區民警兼任小區黨支部副書記、黨員認領紅色樓道長、在職黨員進社區“亮旗”等舉措,推動黨建聯盟提質擴面,擴大區域治理“朋友圈”。

  近年來,諸暨以“1+5+X”社會組織標准化建設為抓手,探索黨建引領“社社牽手”,提檔升級“暖心八件事”精品志願服務,健全完善居民服務體系,誕生了“江大姐調解”“陶朱老同志”“浣東同心員”等一批初具辨識度的社區服務品牌,形成跨層級、跨單位、跨社區的“大黨建”格局。

  在諸暨,社區治理不是“獨角戲”而是一場“大合唱”。由黨支部領導、業委會主導、居民共同參與的小區“微治理”平台,通過推行共建單位輪值認領制,已實施“微治理”項目317個。今年1-8月,諸暨全市284個小區(網格)通過居民自治已解決小區環境整治、矛盾糾紛等問題1341個,12345、96345平台投訴件同比下降48.5%。

  繪好數智賦能“一張圖”

  數字化管家中心、智慧步道、觀影室……諸暨市浣東街道東盛社區內,集合了諸多共享設施和數字化運用場景,這是諸暨市正在打造的共享社區試點。走進管家中心,一塊大屏幕十分顯眼,它是“智安小區”數字駕駛艙,能夠集中展示“人、地、事”等匯總數據,小區高空拋物、人員出入、車輛進出等場景信息也一覽無余,使社區管理和便民服務更高效、精准。

浣東街道東盛社區數字駕駛艙。浣東街道供圖

  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以來,諸暨積極謀劃構建以“城市大腦+未來社區”為核心的應用場景,迭代升級“智慧暨陽”系統,縱深推進生活服務業數字化改革開發“諸事幫”數字平台,上線家政保潔、家庭維修、居家養老等6大類100余項家庭服務項目,大大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此外,為了更好地服務轄區群眾,諸暨還探索建立小程序“先鋒微家”平台,按照“居民點單、社區下單、黨員接單”模式,推動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亮旗”行動,催生了城市基層治理由各行其是、各自為政到共享共治的“蝴蝶效應”。據統計,今年初以來,諸暨市已開展各類活動520余場次,認領微心願8400余個。(何丹、趙升平)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