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文成:“微改造、精提升”激活文旅融合新格局

溫州市文成縣居於浙南西部山水之間,在這片以劉伯溫故裡聞名於世的土地上,有層疊的山、秀麗的水,看銅鈴山秀奇險峻,觀百丈漈飛流直下,浸潤了千古歷史長河,也滋養了一地風骨。
如今,作為浙江山區26縣之一的文成,正以浙江省旅游業“微改造、精提升”省級行動試點縣為契機,聚焦“繡花”功夫,在全域范圍內促進旅游公共服務大提升,推動旅游業高品質提升和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旅游獲得感與幸福感,致力打造共同富裕的文旅新樣板。
截至目前,文成縣已完成30余個“微改造、精提升”項目建設,並將“以精促美、以美提精、精美相融”的理念貫穿其中,重新勾畫全域美麗大圖景,續寫文旅融合新篇章。
"微創意"重塑新空間
隨著全域旅游的深入發展,位於文成縣西坑畬族鎮的讓川民族村這一久居深山的“山旮旯”,也憑借民宿和畬族長桌宴而走進大眾視野,成為文成的一張旅游名片。
如今,在“微改”的妙筆之下,一個個“微改造、精提升”示范項目在此落地開花,讓這座山村演繹出了新模樣。
文成縣因地制宜,最大程度保留當地原有鄉村風貌,堅持“留”與“改”,留下基礎功能,改變使用功能,在一番巧思妙用下,讓原有的空間功能重置,進而煥發新的生機。
讓川民族村的“三味書屋”。西坑畬族鎮人民政府供圖
同時,在推進讓川民宿集群建設過程中,文成縣還推出“拯救老屋”計劃,共修繕18處古民居、老門台,在不破壞古建筑原有風貌的前提下改造其內部設施,最大限度減少破壞性建設,優先利用存量資源。目前,讓川民族村共有民宿21家,其中6家基於古建筑改造,以“微創意”打開了另一種民宿空間。
正因為“微改造、精提升”工作著眼小切口、謀劃大文章,所以也更需要凝聚共建合力,激發人們的主觀能動性,集思廣益。而在激發“微創意”的過程中,文成縣更著重以文化為解法,支撐起“微改造”的思路框架,汲取創意的源泉。
為此,文成縣突出環境人文相融,堅持“精致規劃、一鎮一品、鄉村本色”,按照“城鎮有故事、鄉村有記憶、庭院有味道”的要求,強化生態資源、人文資源、古建筑的保護,融入縣域特色人文元素,沿線沿路打造美麗示范帶,擴面提升鄉容鎮貌,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全域環境衛生、景觀品質和城鄉風貌的提升,建立沿線景觀建設部門征求意見制度,不斷強化特色文化對景點的粘性和支撐。
"微場景"激發新體驗
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片水。然而,當文成縣“以人為尺度”去重新衡量這樣的旅游生態,“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就有了更為具象的抓手,集聚起融合景觀精美、設施精良、體驗精致、服務精心、運營精細“五精”要素的小場景打造,從而多維度增強游客的微觀感,精雕細琢間提升了文成全域的旅游品質。
在文成縣南田鎮馱湖村(現為西湖村)有一支經營民宿生意的年輕的團隊。談到在這裡做民宿,該團隊負責人鄒周璇說:“我們就是看中了這裡的生態環境和老底子的古村味道,滿目原生態的自然風貌和清新的田園風光,一派詩情畫意,激發了我們留下來的沖動。”
民宿起初是一個破敗的、不起眼的老屋子,但好在地理位置好,面山而建,周邊有著充裕的空地,這給民宿周邊環境提升提供了天然優勢。於是,在保留原始住房結構的基礎上,團隊選擇延續當地磚瓦與石牆的生態面貌,並從山上拾掇素材裝點民宿,盡顯原野山林的韻味。
南田鎮民宿。文成縣文廣旅體局供圖
“民宿,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所以,我們借著‘微改造、精提升’的東風,針對民宿前院開展了新一輪的改造,打造一個自然與田園相融的公共空間,讓游客能夠在這裡駐足更久、回味更長。”鄒周璇說。
“明明是小小的一點變化,但卻給人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美感,尤其是開拓了我們的活動空間,植入了小朋友喜歡的菜園、草坪、池塘等,非常適合我們這樣帶娃出行的家庭了。”回頭客陳女士對民宿的“改頭換面”贊不絕口。
如今,在僑鄉文成的自然山野間,著眼於民宿經營中的小環節、小環境、小場景,越來越多的民宿主人參與到“微改造、精提升”行動,進一步擦亮了文成“僑家樂”民宿金字招牌。
“‘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具有多重鏈接功能,我們鼓勵地方多創新、多探索,突破約束,找到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轉化的發力點,從文旅產業全鏈條入手,挖掘文化內涵,做美做精文成全域旅游的游客微觀感受。”文成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微助力"撬動新發展
“微改造、精提升”行動,是旅游業落實浙江省大花園建設、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重要之舉、關鍵之舉和戰略之舉,要以“跳出去求發展”的大格局,做好“微改造、精提升”和大項目統籌融合工作,聯動、疊加更多發展勢能,實現共建能級遞增。
發揮協同共建作用,文成縣已經以“一盤棋”的思路,把“微改造、精提升”行動與詩路建設、鄉村振興、美麗城鎮等工作有機結合,實現信息共享、資源集成、成果疊加。
為更好地統籌推進“微改造、精提升”工作,文成縣凝聚多方力量,構建起了由上至下、緊密相連的工作格局,並實施“一周一座談、一月一例會、一季一通報”的工作機制。
同時,文成縣從源頭入手,將“微改造、精提升”行動列入該縣旅游專班重要工作,設立專項領導工作小組﹔出台“微改造、精提升”暫行管理辦法,每月實行示范點申報和動態管理制度﹔建立“微改造、精提升”專家庫和監督員隊伍人員建設,強化全縣旅游服務水平的日常指導和監管。
百丈漈鎮民宿。周光禹攝
搭好組織框架,是為了創新要素投入,強化制度供給,完善考核、激勵以及高效推進機制。在實際推進中,文成縣貫徹實行“坡地村鎮”“點狀供地”等政策,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非耕農用地在不改變土地農用性質的前提下發展文旅項目。
同時,文成縣積極跟該縣農信聯社開展合作,審核並提供“微改造、精提升”優質文旅企業名單,出台相應管理辦法,建立項目庫,配合農信機構開展文化和旅游企業金融服務,聯合推進“微改精提”信貸產品,主動提供關聯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專場服務,為文化和旅游企業暢通“綠色通道”。
據介紹,文成農信機構將在5年內累計提供不少於5億元的授信額度,推出特色專屬信貸產品,探索利用門票、景區經營等資源,開展租賃權、經營權、門票收益權等質押貸款業務,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助力“微改精提”推進速度。
在實踐中,文成縣努力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突出文旅企業主體,用好“微改造”的“繡花”功夫,堅持以人為本、以質取勝、以點帶面、以小見大、以文塑旅,以“五精”工程為主攻方向,全域裝扮“詩畫浙江”的“顏值”。(陳瀟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