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個跨區域百村共富項目投產分紅
嘉興桐鄉和麗水龍泉100個村喜提“年終獎”

近日,由嘉興桐鄉市91個行政村與麗水龍泉市9個行政村共同出資參與建設的“百村抱團項目”——桐鄉濮院數字時尚星城,迎來了項目投產后的首次分紅。按照抱團村每年10%的投資收益,各村拿到了10萬元至50萬元的分紅。
“百村抱團項目”是嘉興市規模最大的飛地抱團項目,也是浙江首個跨區域百村共富項目。該項目於2019年啟動建設,2021年竣工,參與對象除了桐鄉30個一般扶持村、54個其他抱團村、桐鄉濮院鎮7個強村外,還有龍泉市“千企結千村、消滅薄弱村”專項行動的9個抱團村。
據介紹,參與項目的100個抱團村,每年可獲得分紅收益共計2960萬元。此次是項目投產后的首次分紅,事實上,自2018年該項目投資股金到位以來,抱團村已經連續4年收到這份“大紅包”了。
“每年10萬元的分紅對我們村的發展幫助很大。”在項目現場拿到分紅支票,龍泉市上垟鎮供建村黨總支書記鐘國華十分激動,因為在2018年以前,該村的經營性收入幾乎為零,參與“百村抱團項目”后,村裡終於有了開展村庄建設的“第一桶金”。這些年,供建村利用每年分紅所得投資了標准廠房、山油茶基地等多個項目,“家產”越來越大,村集體經濟越來越“壯實”。
至於剛剛拿到的分紅怎麼用,供建村也早已有了打算。“我們計劃把這筆分紅用於剛剛爭取到的毛竹加工基地項目建設中,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激發鄉村振興活力。”鐘國華表示。
百村抱團,讓經濟薄弱村“抱”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也讓濮院本地的行政村“抱”出了更有溫度的發展后勁。
據濮院鎮新河村黨總支書記吳界玲介紹,依托桐鄉市濮院鎮新河等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這些年新河村發展勢頭良好。為此,每年50萬元的分紅更多用於民生及公益事業,如對參加合作醫療的村民給予補助、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等,進一步厚植民生福祉。
“百村抱團項目”是桐鄉在結對幫扶工作開展中,從“輸血”向“造血”轉變的一次有益實踐。
近年來,在結對幫扶方面,桐鄉結合本地優勢產業和幫扶地區區域特色,因地制宜制定幫扶之法,實現了“一地一策”幫扶模式。
比如與四川鬆潘共建桐鄉鬆潘現代農業產業園,引進桐鄉本地的水培蔬菜項目,在鬆潘高原發展高山水培蔬菜產業﹔連續三年向青海都蘭贈送優質杭白菊種苗,讓都蘭高原種上“江南花”﹔通過“飛地認養”方式在浙江開化建設“共富羊棚”,發展壯大湖羊產業,真正把致富的產業留在了當地。
此外,桐鄉還在幫扶地區建立了桐鄉市黨員碩士工作站和實訓基地,並積極在當地開展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工作,培育了一批思想觀念新、農業技術好的專業人才,真正把增收致富的理念和人才留在了當地。
“百村抱團項目”也是桐鄉針對該市各村集體經濟資源差異大,發展條件不平衡的情況,打破傳統“各自為政”的格局,探索共同富裕的一組重要“密碼”。
近年來,桐鄉圍繞“強村富民”這個目標,以市鎮兩級飛地抱團項目為核心,探索實踐了產業帶動、美麗撬動、村社聯動、農旅結合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徑,激活了村級集體經濟的“一池春水”。
截至目前,桐鄉已發展有25個跨村抱團項目,抱團項目涵蓋物業經營、市政建設、綠化保潔、農業產業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鄉村旅游等,共有171個村參與了抱團項目,佔總村數的97%。2022年,所有村年經常性收入均超180萬元、年經營性達收入均超75萬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年底討薪難?“金牌調解”讓群眾不再憂“薪”
- 年關將至,又到欠薪高發時。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及時、足額收到工錢成了務工人員的期盼。眼下,很多在外務工人員正考慮著什麼時候返鄉,但幾家歡喜幾家愁,依然有一部分農民工還在討薪路上奮戰著。…
- 2022年度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單位名單發布 浙江這些單位榜上有名
- 人民網杭州1月4日電 (記者張麗瑋)日前,2022年度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單位名單發布。此次公布的名單綜合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近一年來的回復率、群眾滿意度等熱力指數,著重突出各地區各單位各部門依托人民網“領導留言板”開展網上群眾工作情況,篩選出2022年度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民心匯聚單位”“實干擔當單位”“匯智為民單位”,覆蓋中央部委有關部門、各地職能單位、各地留言辦理單位。 在面向省市縣三級留言辦理單位設置的“民心匯聚單位”名單中,浙江省委書記、省長板塊辦理單位浙江省委辦公廳、浙江省人民政府督查室、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信訪局,均入圍了省級分設“省級滿意top15名單”。…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