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盲盒、沉浸式演出点亮景区游
“五一”期间杭州桐庐接待游客39.92万人次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本地游”成为市民首选。根据杭州市桐庐县文广旅体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39.9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812.92万元,门票收入892.32万元,其中全县4A级以上景区(不包括江南古村落)共接待游客3.35万人次,门票收入423.89万元;纳入统计的村落景区及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31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7531.56万元。
桐庐全县景区景点、酒店民宿、乡村旅游点推出各具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深度挖掘本土特色,解锁新玩法。
桐庐县江南镇开展的“忆江南盲盒戏曲周”系列活动,将时下热门的“盲盒”与传统戏曲相结合,让游客解锁一个个“戏曲盲盒”的同时,还能欣赏到越剧名家的经典唱段。游客们穿梭在古村每个角落,打卡百匠文化街区、猜“盲盒”赢大奖,在古街古韵中感受戏曲魅力。
当一曲“忆江南”在春晚舞台上火热出圈,作为《富春山居图》实景地的桐庐,围绕该“IP”推陈出新。桐庐严子陵钓台推出“还有富春山”沉浸式山水戏剧场实景演出,再现《富春山居图》中的隐逸故事。12个场景、12个剧目沉浸式演出,将桐庐的山水景致、人文底蕴糅合在一起。演员们或山中砍柴,或江边垂纶,或牧笛横吹……再现千百年前文人墨客的恣意与洒脱,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古人的诗意生活。
被创意点亮的还有桐庐瑶琳仙境景区。该景区推出“木林森”户外造型展,昂首挺胸的麋鹿、摇头摆尾的鱼儿、似大伞的蘑菇等设计感十足的木制装置,让游客仿佛走进童话森林。桐庐大奇山景区推出研学体验,做标本、采茶叶、竹器DIY、烤竹筒饭等项目,寓教于游,乐趣无穷;桐庐诗画富春江景区则推出畅游富春江游轮自助餐及夜游活动。
这其中,旅游“新星”当属户外露营。桐庐县荻浦花海130亩的虞美人、麦仙翁、满天星等鲜花绽放迎客。以花海为背景推出“忆江南·花海星空古村露营”,游客白天赏花海,骑行古村,夜晚围着篝火烧烤看星空,通过一顶帐篷实现假期仪式感。此外,桐庐县合村乡亲子无动力乐园及半价游竹溪乐园活动,旧县母岭新开放的小龙虾垂钓等,满足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各景区玩创意、造爆款的前提是防疫措施不放松。桐庐各A级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亮码、测温、错峰”等工作,督促游客落实保持间距、佩戴口罩等防控要求。开放式村落景区合理做到流量管理,避免游客扎堆拥挤;加强巡逻检查,引导游客做好安全防护,保持购票、游览、休息、餐饮等场所人员间距。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浙江:春满江南点点绿 “数智”助农处处新
- 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4月的浙江,春风习习,满目新翠。畦垄上空,一架架无人机穿梭飞过;田间地头,一辆辆现代化的机械轰鸣——美丽的数字化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 劳动者说丨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后申遗时代 推动良渚遗址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工作走向深入
-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01年,是良渚遗址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一直以来,良管委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遗址保护管理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在2019年实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一举成功,让良渚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文化“金名片”。 进入后申遗时代,良管委紧紧围绕“探索数字赋能,打造文物保护标杆地”“创新文化推广,打造中华文明展示地”“注重活态利用,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地”“推进产业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地”工作目标,进一步推动良渚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工作走向深入。…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