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國范圍內非法偷拍案件高發,為歷年來所未見,寧波市也進入了此類案件的高發期——

無孔不入 警惕那些隱藏於暗處的“猥瑣目光”

王曉峰

2020年01月03日08:41  來源:寧波日報
 
原標題:無孔不入警惕那些隱藏於暗處的“猥瑣目光”

針孔攝像頭被裝入打火機中。(余姚公安供圖)

運動鞋中藏著針孔攝像頭,令人防不勝防。(余姚公安供圖)

外出旅游住酒店,本是一種享受,能體驗各地不同的風情。但如今,住酒店成了一件有“風險”的事:你得先蹚一蹚“雷”,看看房間裡有沒有安裝偷拍設備,尤其要看一看電視機、路由器、空調等物品的指示燈是否異常。如果一時大意,你的個人隱私可能就會在網絡上滿天飛了。

去年年初以來,全國各地關於非法偷拍的新聞不絕於耳,數量之多為歷年來所未見,寧波市也進入了非法偷拍案件的高發期。日前,記者就大家所關心的問題採訪了專業人士,並且獲得了“解毒”之法……

常用物品“變身”偷拍工具

前不久,央視播放的一則新聞“嚇壞”了不少寧波的小伙伴,因為這是一則運動鞋長“眼睛”的新聞。

原來,余姚馬渚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有人在網上非法買賣偷拍設備。民警隨即展開一系列偵查行動,很快就鎖定了嫌疑人並將其抓獲。在嫌疑人家中檢查時,民警發現了一雙帶有針孔攝像頭的黑色運動鞋,並在其手機中發現了90多部非法偷拍的不雅視頻。

經審訊,嫌疑人張某如實交代了其違法行為。今年6月,張某在網上看到有人在售賣裝有針孔攝像頭的運動鞋,就花800元買了一雙。之后,他就穿著這雙鞋去商場、車站等地,將腳伸到女性的裙底下進行私密拍攝。

“除了鞋子外,我們還在他家裡搜出了一個藏有針孔攝像頭的打火機。”民警說,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最后,張某被處以行政拘留7日。同時,銷售偷拍設備的商家黃某和方某因涉嫌非法銷售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去年8月,慈溪白沙路派出所也處理了一起侵犯公民隱私的案件。

當時,一名巡特警隊員正好休假逛商場,聽到前方有爭吵聲,趕過去一看,是兩名男子在爭奪一把雨傘。雨傘有什麼特別的呢?原來這是一把裝有偷拍設備的“間諜傘”,嫌疑人拿著它專朝女性裙子底下湊。巧合的是,受害人的朋友正好跟在后方,發現了異樣,這才有了爭奪雨傘的一幕。

經過審訊,嫌疑人交代,他在網上看過他人的偷拍視頻,因無聊且工作壓力大,就想要模仿。他帶著自制的偷拍工具在商場閑逛,看到合適的對象就打開相機,尾隨進行偷拍,主要針對單身或是帶著孩子的女性。最終,嫌疑人被處以行政拘留5日。

還有比這更離譜的案件。去年5月12日晚上,鄞州福明派出所接到王女士報警,稱她在出租房衛生間發現了針孔攝像頭——就藏在洗漱台上的花盆裡。

民警介入調查,發現王女士所租住的房子共有四人,除她以外,還有一對情侶及一名男租客。事后查明,偷拍設備就是男租客安裝。據其交代,他是出於好奇,於去年5月8日在網上買了針孔攝像頭,起初是裝在衛生間的天花板上,但拍不到東西,后來才換到了花盆裡。而王女士能發現,也是僥幸。這盆花是她從單位搬來的,因為長勢不太好,事發當天她一直盯著花盆看,結果發現有個黑乎乎的東西藏在泥土裡,一看竟然是個攝像頭……

“除了鞋子、打火機、傘以外,還有很多物品被加裝了偷拍設備,比如在電視機、空調、路由器、充電寶、煙霧報警器等物品裡面加裝,將攝像頭偽裝成這些電器的指示燈,迷惑性極強,很難被發現。”民警說,非法偷拍防不勝防,設備的藏身之地“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因此,出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一定要保持警惕,女士穿裙子上下時要注意防“狼”﹔上自動扶梯和天橋時要注意身后的人﹔去公共衛生間和公共浴室,不要忽視各種“常見”物品﹔進入酒店、民宿的房間,小心電器指示燈裡有“貓膩”。

屢打不絕

“爆發”背后藏有犯罪產業鏈

去年,全國各地關於非法偷拍的新聞不絕於耳,引起了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

去年5月,有部分學生家長向媒體爆料,稱多名前往安徽黟縣西遞鎮寫生的女大學生被偷拍。警方介入調查,發現這批女生居住的4間客房中,有3間被飯店老板安放了偷拍設備。

去年6月,黃先生和女朋友入住鄭州一家酒店,在所住房間的電視機下方,意外發現五孔插座裡有一個針孔攝像頭。民警趕到該酒店,臨時抽檢了其他4個房間,也發現了針孔攝像頭。

……

事實上,公安機關對於非法偷拍行為的打擊從未停止。去年11月14日,公安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淨網2019”專項行動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截至去年10月31日,全國共偵破涉網案件45743起,其中網絡色情類案件2406起,還破獲了一系列人民群眾關心關切的重點熱點典型案件,斬斷多條非法生產、銷售針孔攝像頭等偷拍器材的黑色產業鏈。

嚴打之下,這類案件仍不斷出現並呈高發態勢,究其原因,與偷拍設備泛濫有很大關系。在某些網絡購物平台上,輸入“針孔攝像”是要被屏蔽的,但輸入“微型監控”,你能選擇的范圍很廣。

“微型監控就是針孔攝像頭,現在被不法分子用於窺測他人隱私了。”民警說,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監聽視器材屬於國家專控產品,制造和販賣監聽視器材屬於違法行為。但現在隻要舍得花錢,甚至能夠從某些賣家手裡買到量身定制的偷拍設備,它們被偽裝成酒店的煙霧報警器、公共衛生間的潔廁精等。顯然,偷拍所需的成本與“准入門檻”越來越低,但打擊難度卻在不斷增加——銷售方式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常用“挂羊頭賣狗肉”的方式銷售、將針孔攝像頭主要部件和偽裝配件分開銷售等。

去年12月1日,市公安局發布了打擊涉黃涉賭違法犯罪和“淨網2019”專項行動的成績單:全市共破獲黃賭刑事案件12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00余名,其中偵辦公安部、省公安廳督辦案件30余起﹔共偵辦涉網刑事案件95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021人,其中公安部督辦案件6起、省公安廳督辦案件16起。

據公安部門透露,從目前破獲的案件來看,需要分類區別:一部分人偷拍,純粹是為了滿足自己猥瑣的心態﹔另一部分人收集這些視頻,是為了銷售給非法網站或個人,以此牟利。

防不勝防

遏制偷拍需全鏈條式打擊

談“孔”色變,非法偷拍對公眾隱私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那麼又該如何遏制呢?

從公安部門的角度來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到底,這方面浙江省已有成功經驗。在去年11月14日公安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詳細通報了浙江“1·17”非法生產、銷售、使用針孔攝像頭專案。

對於此類案件,浙江省公安部門總結得出的經驗就是“要對針孔攝像頭的生產、銷售、使用等各環節開展全鏈條式打擊”:首先是緊盯源頭,直搗非法生產針孔攝像頭的上層團伙﹔其次是重拳出擊,根據打掉的最上層團伙所掌握的線索,倒查非法使用針孔攝像頭的行為﹔最后是上下結合,斬斷多層級的針孔攝像頭網絡銷售鏈。

從個人角度來說,防范偷拍,要警惕那些隱藏於暗處的“猥瑣目光”。

雖然目前網上防偷拍攻略一大堆,但隨著針孔攝像頭的技術更迭,傳統辦法已越來越難奏效。比如,曾有網絡達人支了一招:“隻需要准備小時候玩的紅色玻璃紙,用紅色玻璃紙同時遮住手機鏡頭和閃光燈,在閃光燈開啟的狀態下給可疑的地方拍攝視頻。如果發現發光發亮的物體,那就是針孔攝像頭,原理是它會在相機紅光的照射下發生反射。”但遺憾的是,你能看到攻略,生產銷售偷拍設備的不法分子也能看到,並且研究出反制措施。

有民警因此建議市民,外出住宿時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警惕。民宿、小招待所、低價酒店等地,因為缺乏監管,是偷拍的重災區。入住后,一定要檢查正對床的位置和浴室中的設備,尤其是插座、煙霧報警器、路由器等可疑目標。

還有新租的房子,入住的當天也一定要仔細檢查。不少人被偷拍,就是上一任房客或者房東做的手腳,高危區域也是那幾個點。在發現偷拍設備后,要注意保留証據,及時報案,利用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最后再說說涉事第三方的社會責任。發生在酒店或者民宿裡面的偷拍案件,處理起來往往是追責易維權難。當事人報警后,多數酒店或民宿負責人會承認事實,但又會以“不知道是誰安裝”的理由,僅象征性地給出一些經濟賠償,其他責任一概推掉,受害人維權難度大。即使警方通過努力偵破了案件並抓獲嫌疑人,也極有可能無法消除當事人私密信息被泄露帶來的不利影響,因為視頻早被賣了,維權就更不用想了。

上海匯業(寧波)律師事務所的徐麗紅律師認為,“一方面要加強對出租房、酒店及民宿行業的督查,同時,對於生產、制造和銷售此類產品的行業或平台,要進行市場監督。此類偷拍產品與公開監控使用的攝像頭不同,應受到嚴格限制,不能在市場上隨便出售。隻有不斷倒逼,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也就是說,經營場所應承擔安全保障義務,其中包括對消費者人身安全進行保障的義務。徐麗紅建議,當消費者遇到此類案件時,相關管理部門應及時介入並幫助當事人維權,同時還應出台相應的制約措施,不能讓酒店及民宿方將責任一推了之。

浙江省偵破多起非法生產、 銷售、使用偷拍器材案件

去年年初,浙江省公安網安部門從杭州某房東安裝針孔攝像頭偷窺房客一案入手,發現了一條涉及生產、銷售、使用聯網型針孔攝像頭的案件線索。省公安廳立即成立由網安部門牽頭、多警種參與的聯合專案工作組。

去年5月以來,專案組以本地購買針孔攝像頭人員為起點,通過對資金流、人員流、信息流的深入排查,逐漸摸清了一條藏匿在廣東深圳,自下而上涉嫌非法生產、銷售竊照專用器材的產業利益鏈。7月8日,警方分赴深圳4處制售窩點開展統一收網,抓獲針孔攝像頭方案設計商張某在內的犯罪嫌疑人26人,扣押針孔攝像頭成品及半成品5500余個。

緊接著,省內多地公安機關根據“1·17”專案線索,先后偵破利用網店、網站論壇、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非法銷售竊聽、竊照專用器材案件11起,抓獲銷售商17名,查明銷售相關器材8000余套、非法牟利300余萬元。此外,公安部門還通過查看拍攝內容,發現其他違法犯罪線索13條,並據此抓獲組織賣淫犯罪嫌疑人3名、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嫌疑人1名,行政拘留賣淫嫖娼等違法人員25名。

至此,一條隱蔽而罪惡的黑色產業鏈被完全斬斷。

(責編:王麗瑋、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