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38元的拔火罐,卻讓她左頸部及背部燒傷6%,工作生活嚴重受阻

拔罐導致燒傷卻難定責 誰來管管“養生館”

據有關部門調查,該保健室無照經營,員工無上崗証和醫師資格証

陳曦

2020年01月21日09:39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拔罐導致燒傷卻難定責 誰來管管“養生館”

一次收費38元的拔火罐,卻給32歲的杭州女程序員邱敏(化名)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左頸部及背部燒傷6%,工作生活嚴重受阻,面臨近8萬元的治療費用。

涉事機構在一家社區服務中心,其內部的保健室號稱提供足療、拔罐等中醫養生業務。然而據有關部門調查,該保健室卻是無照經營,員工無上崗証和醫師資格証。

邱敏的遭遇並非孤例。近年來,各地“中醫養生館”等遍地開花,拔罐、艾灸等保健手段流行一時,然而拔罐燒傷、熏蒸燙傷等事故卻時有耳聞。消費者遭受身體傷害的同時,卻面臨維權困境。

這類事故如何界定?高昂的治療費找誰承擔?養生保健機構為何事故頻發?

突然感覺背上很燙

像燒起來了

2019年12月的一天,杭州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女程序員邱敏,像往常一樣在晚上8點左右下班。她拖著疲憊的身軀,走進小區門口的社區服務中心保健室,准備放鬆一下做個足療。足療快結束,技師提議,再做一個拔火罐,可以“下火”。邱敏也覺得,最近工作壓力增加,可以試試。

起先,這位新來的女技師在她背部抹了一層類似精油的東西,然后開始拔罐。“在放到大概第三個罐的時候,突然感覺背上很燙,像燒起來了。”邱敏整個人都跳了起來,拼命喊叫,由於恐慌和疼痛,邱敏不記得火到底在她身上燃燒了多久,“隻知道當時火並沒有馬上就扑滅。”

事后邱敏才知道,原來這位女技師操作時,不慎將酒精滴落在邱敏身上,才“引火燒身”。火被扑滅后,邱敏仍感到背后火燒一般地疼。她想打120急救,但被聞訊趕來的社區服務中心其他工作人員勸阻。她們告訴邱敏,用雞蛋清敷一下,涂點去疤藥就好了。

但邱敏堅決不同意,當晚10點多,她還是撥打了120急救電話。聯系上醫院燒傷急診科后,醫生告訴邱敏,先用清水沖30分鐘后再到醫院。

在醫院進行傷口處理時,邱敏的朋友聞訊趕來,並撥打了110,希望能通過警方留下涉事技師的身份信息,為后續處理留個証據保障。

邱敏的診斷報告顯示:頸部、肩、背燒傷6%二度,1%為深二度燒傷。

遠在老家的母親也趕來杭州,不知道哭多少次了,“這麼嚴重的傷疤,我女兒現在還單身,萬一留疤了會影響她一生的。”

非治療類拔火罐燒傷

不屬於醫療事故

事發次日,警方通知了市場監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認為,這起事故屬於醫療事故,應交由衛生局處理。但衛生部門調查后表示,拔罐、艾灸等項目如果不是以治療為目的,就不屬於醫療事故,並且這類保健項目並不是隻有醫院或者診所才能從事,一些保健場所也可以做。

律師覺得,“這種情況處於模糊地帶,如果強調保健性質,那就不屬於醫療事故。”

不屬於醫療事故,那意味著隻能作為普通消費糾紛進行處理。繼而,市場監管告知邱敏,因為沒有強制執行手段,隻能進行調解。經查,涉事店家屬於無照經營,員工也沒有上崗証和醫師資格証,市場監管部門對其作出了罰款等處罰。

而在調解過程中,涉事保健室技師隻支付了7000多元,用於前期治療費用,而涉及后期疤痕治療的費用卻不願意支付。在與涉事技師協商無果后,邱敏找到了保健室所在的社區服務中心,但相關負責人說,這間保健室與他們沒有關系,只是免費提供給幾位技師使用,前提是保証為社區老人提供一次免費保健服務。

“我現在隻希望他們能負責我燒傷之后的治療費,連誤工費和精神損失費我都不要了。”邱敏無奈地說。

高昂的治療費與其他損失

找誰來賠?

每次到醫院換藥包扎,看到身上的傷口像烤熟了一樣,密布著歪歪扭扭的傷疤,邱敏都會感到沮喪,甚至絕望。

由於燒傷嚴重,傷口愈合后,邱敏的背部和頸部留下大面積的疤痕。醫生告訴邱敏,疤痕治療周期在1年左右,費用初步估計需要7萬元。

邱敏說,肇事方看到詳細的治療清單后表示自己也是打工的,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

事發一個月以來,邱敏除了每天奔走在單位、醫院之間,還要不停地與市場監管局、社區服務中心、涉事店家溝通。而為了讓女兒得到相應的賠償,邱媽媽也在不停奔波,在各個部門之間交涉。

一周之前,邱敏所住轄區的街道辦組織了一場協調會。最終經協調,社區服務中心和技師願意承擔后續7萬多元的治療費。

雖然后續醫療費有了著落,但邱敏認為,自己所面臨的傷害與損失遠不止7萬元。

“因為治療,我不得不向公司請假,這也嚴重耽擱了我的工作進程。”邱敏說,養傷這1個多月扣除的工資,再加上因為誤工影響到年終績效獎金等,差不多有10萬元左右,這些損失都需要自己承擔。

而之后為期一年的修復治療更是讓邱敏母親感到擔心。“她一個人在杭州,又要忙工作又要跑醫院,壓力太大了。”邱媽媽說。

(責編:張帆、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