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把防控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擺到重中之重位置

2020年03月06日15:47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人民網杭州3月6日電 (郭揚)今天下午,浙江省第三十三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在杭州以電視、網絡視頻直播的方式舉行。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出席會議並回答記者提問。據悉,3月5日0-24時,浙江省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出院病例23例。截至3月5日24時,浙江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1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0例),現有重症病例2例(其中危重1例),累計死亡1例,累計出院1153例,出院患者佔確診病例的94.90%。目前,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1838人,當日解除醫學觀察21人,尚有669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發布會上,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孫黎明作了通報:當前,浙江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成效明顯,“五色圖”變成了“單色圖”,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等級按規定已由一級調整為二級。

雖然等級降低,但我們風險意識不能降低,加強疫情防控這根弦始終不能鬆。各地要圍繞疫情防控面臨的新變化新問題新挑戰,緊扣“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繼續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措施和“一圖一碼一指數”精密智控機制。

一要做好重點地區進入浙江復工復產人員的排查﹔二要把防控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擺到重中之重位置,精准施策、閉環管控。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分類指導”策略,發揮僑團商會和僑胞家屬的關鍵作用,建立完善聯系人清單、回國提前告知、受控返鄉、重點人員隔離、密接快速倒查等有效機制,把好返鄉摸排關、入境管控關、通道管控關、社區管控關和隔離管控關,全力抗住第三次沖擊波,切實打好疫情防控戰的下半場。

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國家出台了階段性的住房公積金支持政策,請問省裡的實施情況如何?

省建設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應柏平:2月2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出台了《關於妥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實施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的通知》,全省各地都以細化落實相關政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在企業方面,今年6月30日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可按規定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自主確定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或者停繳住房公積金。在職工方面,今年6月30號前,住房公積金貸款不能正常還款的不做逾期處理,職工緩繳停繳期間繳存時間連續計算,不影響正常提取和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對支付房租壓力較大的職工,可合理提高租房提取公積金額度,並靈活安排提取額度。

這項政策實施以后,截至到3月5號全省已經有687家企業申請降低繳存比例,2059家企業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就其而言累計降低繳存比例和緩交的金額達到6530萬元.

此外,我們已經出台了政策對奮戰在防疫第一線的醫護、公交、環衛、物業等人員有住房困難予以重點幫助,其中對承租公租房、實物房源的減免一到三個月的租金,領取租賃補貼的按當地市場平均租金標准發放1到3個月的租賃補貼,或者增發1到3個月的租賃補貼。疫情嚴重的地區,還可適當延長租金減免或補貼發放的時間。

記者: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全面禁食用野生動物后,對於人工繁育經營產業,如何進一步規范管理?

省林業局副局長陸獻峰:全國人大做出的決定非常及時,意義重大,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奠定了法制基礎,浙江堅決貫徹執行。自疫情發生以來,浙江林業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國家林業局的部署要求,聯合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公安等相關部門,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進行執法檢查,打擊違法,依法監測。堅決阻斷可能的野生動物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截至3月5日,檢查野生動物人工繁殖場所、經營利用場所、野外活動企業等各類場所61096處,偵辦刑事案件20起,查處行政案件77起,收繳野生動物3558頭,制品1144.1余公斤,收繳獵夾獵套等各類器具2999件。全省48個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點,連續進行巡查監測,執行日報告制度。目前,浙江有陸生野生動物繁殖企業999家,包括鳥類、獸類、蛇類、龜類等412種,這裡包括野生動物園的物種。陸生野生動物經營企業1070家,涉及物種133種。為貫徹落實全國人大決定精神,一方面要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另一方面要規范管理相應的產業,重點是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堅決取締非法野生動物市場,持續嚴厲打擊亂捕亂獵,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開展以打擊非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行為。

二是全面禁止以使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野生動物等行為,禁止使用包括人工繁育飼養在內的野生動物。

三是嚴格規范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活動的管理,實行嚴格的審批和檢驗制度。

記者:企業復工復產正在加快推進,但一些地方和企業仍然存在職工返崗難,資金緊張等問題,請問桐鄉是怎麼解決的?

桐鄉市市長於會游: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合眾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車間。這家企業是發改委、工信部雙資質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也是桐鄉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典型企業代表。疫情發生以來,企業新產品生產上市的時間、速度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今天我們組織相關部門到企業車間現場,為企業解決問題。

如何讓各類市場主體加快復工復產、加快達產達效,是我們桐鄉市委市政府這段時間以來一直著重思考的一個問題。我們落實“一企一策”服務機制,四套班子領導牽頭聯系196家重點企業,1448名機關干部駐廠擔任店小二,重點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的重點、堵點、難點、痛點問題,全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董事長方運舟介紹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桐鄉工廠的1007名員工,外來員工佔比達90%以上,員工返崗難對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很大的影響,在各級政府的幫助下,我們啟動暖春行動,組織返崗專車,從河南等地將員工接返目前我們已經基本實現復工復產。疫情期間,我們堅持研發不停步,為下一步新產品投放奠定基礎。我們爭取加快產品研發進度,統一安排生產經營等方式,實現今年的產銷量翻番。

記者:桐鄉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舉辦地,在推進精准智控和復工復產方面,桐鄉有沒有採用一些數字化的手段?

桐鄉市市長於會游:按照全省精密智控的要求,桐鄉在疫情防控期間,充分運用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來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截至3月5日,桐鄉已經連續25天沒有新增病例,企業的復產率也達到了86.63%。

具體來說,桐鄉做到了三個助力。第一是開發“桐行通”,助力疫情防控。在48小時之內就開發上線“桐行通”系統,並且實現了與省健康碼的互認互通,通過這個系統一方面實現了員工的分類的管控,實現以碼管人,另外一方面,還不斷拓展應用場景,比如說企業的精准招聘、員工居民小區的門禁聯動,還有市民辦事的無接觸式取號等等,推動健康碼從一個簡單的通行碼,向居民管理服務平台轉變。目前,全市的健康碼賦碼已經超過了50萬人。第二是推廣線上辦,助力群眾辦事。堅持疫情防控和服務群眾“兩不誤,兩促進”積極開展打造“零見面辦理,不見面審批”等一系列的創新的業務辦理模式。春節上班以后,桐鄉網上辦件的總量累計超過了3萬余件。第三是創新雲舉措,助力復工復產。上周五,桐鄉召開了三級干部“雲大會”,通過電視、廣播、APP等平台同步直播,全市收聽收看的人數超過了40萬人,為打贏兩戰凝聚了人心,增添了信心,堅定了決心。同時,桐鄉還積極開展“雲招商”、“雲開工”、“雲招聘”等一系列活動,累計簽約項目達到39個,總投資280億元。“雲開工”項目112個,總投資121.8億元,“雲發布”用工崗位2萬余個,達成意向近5000人。下一個階段,我們還將繼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兩手抓,做到兩手硬,確保兩戰贏。

記者:疫情防控為什麼要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普通人應該怎麼配合?

流行病學專家、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系主任陳坤: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傳染病形成流行主要是通過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基本環節來實現。因此,防控主要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達到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基於有效防控,目前疫情態勢向好。疫情防控中,流調是疫情防控的基礎。作用是通過對傳染源的追溯調查,明確兩個方面的信息:①傳染源的特征和來源,②波及到的范圍。簡單說就是要明確哪些是密切接觸者,這樣我們才能精准施策。對於普通人,要求主動並如實報告個人的健康情況和流行病學史,不隱瞞,積極配合專業人員的流行病學調查。

(責編:郭揚、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