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幼兒園線上工作新模式

張澤東、袁媛、王赫男

2020年03月09日08:52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探索幼兒園線上工作新模式

  前不久,教育部做出了疫情防控期間“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師工作若干事項”、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以及教師培訓工作等方面的有關部署,為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明確了方向。教師工作司對防疫期間“停課不停學”背景下幼兒園園長和教師該做些什麼以及怎麼做也提出了指導意見。幼兒園由於教育對象和教育方式的獨特性,不適宜像中小學一樣開展網上教學活動。那麼,在應對疫情的非常時期,幼兒園工作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管理與家長服務是線上工作的方向

  一方面,特殊時期,幼兒園應利用網絡,做好線上線下的管理工作。日前,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了《關於依法科學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並以附件形式對托幼機構開園前、開園后、出現疑似感染症狀應急處置環節的防控措施做了規定。根據要求,幼兒園應制定好開學前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做好開學前准備工作﹔成立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組,下設幼兒管理組、教師管理組、教學管理組、后勤保障組、統籌協調組等臨時工作機構,將領導班子管理重心下移﹔明晰防疫期間各小組的具體職能和工作流程,以“釘釘子”精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另一方面,基於網絡開展家園共育工作。教育部明確“嚴禁幼兒園開展網上教學活動”。那麼,延期開學期間,幼兒居家要不要學習,幼兒園要不要為家長提供育兒指導呢?答案是肯定的。疫情給幼兒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變化,同時也給家長帶來很多育兒方面的困惑。幼兒園可以組織師幼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及家長與家長之間的線上交流,提供幼兒居家作息的合理化建議,並鼓勵家長針對幼兒居家期間的心理動態,主動與教師溝通,教師在線上提供個性化的指導與專業支持。

  疫情防控是線上工作的核心

  幼兒園開學前的管理工作要以防控疫情為核心,建立教職員工和幼兒假期行蹤與健康監測機制。要對每一名教職員工及幼兒進行健康排查,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明確幼兒園信息報告人,及時向有關單位報送信息。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制度明確,責任到人。做好開學准備工作及相關預案,對全體教職員工開展防控制度、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培訓。利用幼兒園微信公眾號、網站等信息平台積極進行疫情防控工作宣傳。

  在開展線上家園共育活動時,幼兒園可通過組織教師主題研討、資源共享、學習交流等形式,做好整體的活動內容規劃設計。可以圍繞“新冠肺炎”“人與自然”“生命教育”等主題設計適合幼兒居家的游戲活動,內容聚焦在運動健康、動手操作、繪本故事和親子游戲等方面,促進親子關系發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社會情感和科學認知。

  教師利用網絡平台與家長保持聯系,普及防疫知識,上傳各種游戲資源,共同做好防疫的同時,還要指導家長合理安排幼兒的居家生活和學習。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線上家訪,及時了解幼兒居家情況,為家長提供一些培養幼兒心理彈性的方法,引導家長關注幼兒心理健康。

  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為線上工作提供保障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為戰“疫”勝利強化組織保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幼兒園要以此為契機,營造齊心協力阻擊疫情的輿論氛圍,弘揚正能量。在戰疫工作中,充分發揚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大力提升教職工隊伍守土盡責、勇於擔當的精神,扎實做好防疫的各項工作。

  聚焦一線,加強培訓,為戰“疫”勝利提供隊伍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在教師專業素養提升上,應著力於“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和技能”,不僅要做好自身防護,還要將其以適宜的形式傳遞給家長和幼兒﹔著力於“疫情防控下的幼兒心理疏導”,面對幼兒出現的煩躁、焦慮與恐懼情緒,引導幼兒正確認識疫情,及時緩解幼兒緊張﹔著力於“網絡工具的選擇與運用”,採集高質量的音視頻等資源,滿足幼兒個性化發展需要。幼兒園教師在開展線上日常工作的同時,可以進行線上教研模式探索,建立線上學習共同體,共同破解備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具體方式可以是多人同時在線會議,也可以是針對實際問題的個別研討交流。同時,也應注意戰“疫”給教師帶來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感,盡可能簡化工作要求,減輕教師工作負荷。

  系統梳理,建設平台,以信息化建設為技術保障。幼兒園信息化建設水平不僅對提高幼兒園管理的科學化水平有重要作用,而且在應急狀態和日常工作中能夠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幼兒園可根據實際情況加強本園信息化建設,幫助教師更加有序地開展工作。幼兒園信息化建設可以重點聚焦園內教職工溝通平台、家園溝通平台、幼兒發展記錄平台、教職工發展記錄平台、幼兒園發展記錄平台等方面的完善。

  (作者單位:教育部幼兒園園長培訓中心)

(責編:張麗瑋、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