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老鄉們的安吉“白葉一號”開採了!

——“一片葉子”的扶貧故事追蹤

2020年03月14日09:31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陽春三月,貴州普安感恩茶園響起悅耳採茶曲。2000畝的“白葉一號”茶樹冒出嫩芽,在陽光下閃著金色光芒。一些背著背簍的採茶女正在仔細地採摘。

這片“黃金芽”來自浙江安吉。早在2018年4月,安吉黃杜村20名農民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提出捐贈1500萬株安吉“白葉一號”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得到了總書記肯定。 如今,扶貧故事又有了新篇章。

茶園基地裡,彝族姑娘唱起別樣採茶曲

“茶葉基地在我村,唱著山歌謝黨恩。翻身不忘共產黨,吃水不忘挖井人……”3月5日上午,在普安縣屯上村“白葉一號”茶園基地裡,彝族姑娘鄧方敏和張聖麗唱著山歌,輕快地將“白葉一號”茶葉採下。

當天,貴州省普安縣8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迎來了激動人心時刻。該地2000畝“白葉一號”茶園正式開採,來自浙江安吉的扶貧苗終於結出“碩果” 。

“心情特別好。”鄧方敏(右一)說,感謝黨,感謝黃杜村,為她們送來了致富茶。安吉縣委宣傳部供圖

而屯上村與安吉的緣分,還要從2018年說起。當年4月,安吉縣黃杜村將湖南省古丈縣、四川省青川縣和貴州省普安縣、沿河縣等3省4縣的3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作為受捐地,捐贈1500萬株茶苗助其脫貧。

根據安吉與雷山縣政府簽訂的扶貧協作協議要求,自去年10月份起,安吉縣已陸續運送了三車共計211萬株“白葉一號”茶苗抵達雷山縣。2月22日下午,載有9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的貨車到達雷山縣,這是安吉一期捐贈給雷山縣的最后一批茶苗。

“茶園剛開始採,是以採養茶。”在黃杜村技術指導員盛志勇看來,從茶園土地流轉、平整開始,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夠就業,從土地流轉用度、務工收入等方面受益。

“現在茶園有了產出,以后會越來越多,真正釀成村民們致富的‘搖錢樹’。”屯上村村委會主任蔣成勇表示,現在許多在外地打工的人都回到村裡,到茶園務工,收入最高的能到達兩萬多元。

為了兌現承諾,浙江村書記三省四縣跑了21次

剛出爐的“白葉一號”干茶還帶著溫度,便被投入玻璃杯中,在85℃開水裡,茶葉翻滾,茶香四溢。黃杜村黨總支書記盛阿偉端起杯子,放到鼻尖嗅了又嗅說道,“香氣很好。”

茶葉看品質,安吉原產白茶以“葉白、脈綠、香郁、味醇”獨樹一幟。“曾經承諾種出效益、種出成果的目標達到了。”手捧這杯扶貧茶,盛阿偉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2018年4月,黃杜村20名村民提出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此后從“白葉一號”扶貧茶苗受捐地選址到后期種植管護,盛阿偉到三省四縣跑了21次,其中貴州省普安縣就有10多次。

盛阿偉捧著扶貧茶,心裡別提多高興。安吉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普安縣地瓜鎮屯上村“白葉一號”感恩茶園裡,盛阿偉和屯上村黨支部書記李賀成在2018年10月22日一起種下的茶苗,已經長出了片片青葉。“這也表示雙方合作已經有了小小成果。”他說。

“我們已確定了今年方案,還是每個月繼續派技術指導員前來指導。”盛阿偉說,今年仍然是關鍵的一年,茶葉採摘后要修剪、施肥,以前一畝地施肥量8到10公斤,今年可以增加到15至20公斤,確保茶苗茁壯成長。

“要讓普安村民也享受到黃杜村民的幸福。”在盛阿偉看來,2000畝“白葉一號”茶除了讓貧困戶脫貧致富,還要有示范帶動作用。去年一年,普安村民已經自發種植了1萬畝左右的“白葉一號”茶,效果非常明顯。接下來幾天,盛阿偉一行還要去其他受捐點查看茶葉長勢和採摘情況,確保“白葉一號”扶貧茶早日讓各地貧困戶奔向幸福。

貧困戶譚化愛: “種白茶就是我現在最重要的事”

趁著“白葉一號”茶採摘的間歇,普安縣地瓜鎮屯上村村民譚化愛打掃起自家的新房,去年年底,她花了3萬多元將房子重新粉刷,還鋪上了地板磚,准備給兒子做婚房。“這輩子花的最多的一次錢。”譚化愛說,去年在“白葉一號”感恩茶園裡做管護工作,掙了近3萬元,加上之前的積蓄,終於能夠做這件事。

譚化愛的家就在茶園腳下,丈夫劉禮付是殘疾人,“白葉一號”沒有來到普安的時候,她家就靠養牛羊,種玉米水稻獲得一點收入,一年忙碌下來隻有幾千元。沒有渠道掙錢,成了譚化愛家最大的困難,眼看著兒子大了,自家房子還是18年前建造時的樣子,譚化愛急得不行。

譚化愛和她丈夫看著青青茶園,樂得合不攏嘴。安吉縣委宣傳部供圖

2018年,地瓜鎮被選定為“白葉一號”捐贈點之一,譚化愛家的八畝多荒山被屯上村“白葉一號”恩澤茶葉專業合作社流轉,200元/畝的流轉費用及時付給了她。“后來開荒種茶,我們去做工,工資也及時拿到手。”譚化愛說,這才嘗到了天天掙錢的樂趣。

2019年5月份,譚化愛被村合作社聘請為管護人員,工作進一步穩定,到了年底發工資的時候,她一次性從合作社拿回了13230元現金。“現在把白茶當作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事情能做就做,有沖突了就不做。”譚化愛笑著說。包括她在內,普安縣去年已經種植了1萬畝左右的“白葉一號”茶。

“今年再在合作社裡做一年工,賺的錢大概能把幾個房間的家具都添置好。”譚化愛說,自己快50歲了,還是第一次敢對家裡做這麼大的布置,而“白葉一號”茶今年已經有了部分產出,以后會越來越好,自己的底氣也會越來越足。(王麗瑋、丁峰)

(責編:王麗瑋、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