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博武林館區恢復開放,一天消毒四次,進場還用上了黑科技

馬黎

2020年03月27日09:03  來源:浙江24小時
 
原標題:隻開放兩個大展廳,去之前記得預約

閉館近兩個月后,昨天(3月26日),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也就是位於西湖文化廣場的館區恢復開放。

請注意,浙博的孤山館區及其他場館,還要再“孤”一會兒,因設施設備改造,尚未恢復對外開放。具體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在恢復開放第一天,和其他重啟的博物館一樣,浙博也實行網絡提前預約,而且是分時段預約,基本上兩小時200人,每天限800人。

工作人員說,截至昨天上午9點,第一天的預約參觀人數共69人。記者也是其中之一。

接下去,跟著我們一起去看看重啟的博物館吧。

進場黑科技

驗証測溫刷綠碼一步即成

人工測溫,出示綠碼,這是目前杭州很多室內場所的標配入場程序。但浙博武林館區有一點不一樣——

昨天我進場時,工作人員示意我拿出身份証,然后在一個機器上掃一掃。啪,我的信息馬上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姓名、體溫、身份証還有綠碼,一個不少。不用出示健康碼,省了一道步驟,很方便。

這套設備是浙博新配置的,剛啟用,昨天,浙博黨委副書記、副館長徐永盛就守在門口,查看運行情況。

他告訴我,目前開放的公共場所要求都很嚴格,首先要控制人流,進行預約,入場還要求亮碼、測溫,而浙博考慮到流程復雜,怕觀眾在入場時會有聚集,所以新添制了這套設備。

這套設備可以識別身份証、測體溫,比人工監測體溫更准,而且還帶有人臉識別系統,但目前還用不上,因為人人都戴著口罩。

徐館長說,這套設備的功能還在繼續升級中,可根據需求慢慢增加。到下周,設備會增加閘機功能,像地鐵出入口一樣,直接刷身份証,閘機打開,就可以進場。

一天消毒四次

每天預約上限800人

昨天上午9點,武林館區的自動扶梯已進行過一輪消毒,電梯上貼著每日消毒記錄表,一目了然。

徐館長說,在前兩個月的閉館時期,館內每天進行兩次消毒。復工之后,每天四次消毒。開館前,館方又對所有場所和設備進行了檢修、維護、消毒,不同的場所消毒方式也不同。比如針對衛生間裡的抽水馬桶,消毒液的濃度會高一點,針對自動扶梯的扶手,消毒液不能直接噴,而是擦拭。

距離開館大約一小時,館內人並不多。我看到門口有一個屏幕顯示著進館的實時統計人數,開館50分鐘,進館10人,預約69人。參觀者的健康碼、體溫、狀態,也一並清楚地顯示在上面。

目前館內實施分時段預約,基本上兩小時200人,每天限800人。一個人的身份証可以預約4個名額。徐館長說,昨天下午在后台查看這幾天的預約人數,有100多個,下周參觀人數應該會慢慢回升。

館裡提供的一些常規服務目前還處於暫停狀態,比如存包服務、團隊預約、人工講解等等,參觀者可以通過浙博公眾號的微信語音進行導覽。還有一點,進館后必須全程佩戴口罩。

很多人在問,為什麼孤山館區沒有開放?什麼時候能開?徐館長回答,孤山館區進行了幾次入場測溫測試,發現都不太准確,目前正在做設備改造,改造完成后,開放也就快了。

隻開放兩個大展廳

每個展廳建議參觀不超過一小時

“今天是第一天開館嗎?我們預約的時候都不知道。”在館內,我遇到一對安徽來的小姐妹,她們說,這段時間很多博物館都開門了,她們就想來一趟博物館游,上一站剛去了蘇州博物館。現在進館可以看什麼?她們問。

疫情期間,武林館區隻開放兩個大展廳,一層的“越地長歌”展廳,以及二層“錢江潮”展廳。地下展廳和三樓書畫展廳暫不開放。徐館長說,目前最重要的是做好防控安全工作,這兩個展廳面積大,更安全可控,而小展廳的開放要暫時緩一緩。他建議每個展廳的參觀不要超過一小時。這個時間也是估算過的,因為“越地長歌展”平日作詳細講解,可以講一個半小時,如果觀眾自己看,一小時應該能看完。

那麼,接下來,什麼時候能看到新展?

徐館長說,4月本來有新展,但已經取消了。目前已知排入計劃的展覽有三個。一個是4月底即將舉行的浙江省抗擊新冠疫情紀實展,將放在孤山館區旁邊的西湖美術館,目前正在征集展品。館方已征集到邵逸夫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等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相關物件,比如請戰書、家屬感謝信、隊旗等等。

第二個展,是徐謂禮文書展,將於4月底在武林館區三樓書畫館舉行。

第三個展覽,是孤山館區精品館將舉行的“青出於藍”青瓷展,具體時間未定。

(責編:張帆、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