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母愛,與血緣無關

兩位母親和24名孩子的暖心故事

2020年05月09日09:03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5月2日,孩子們回家探望“家長”。

“我好不容易把你拉扯大……”身為母親,都深切體會這個角色的艱辛。對於“幸福一家”的特殊母親戴其麗和鄭美香來說,這“拉扯”和“不易”的體會比普通媽媽來得更加強烈。

浙江溫州瑞安市塘下鎮雙橋村村民虞海河於2007年8月30日創辦了“幸福一家”,無償撫養來自瑞安一些失去父母的孤兒或困難家庭的孩子,直至成年。也是從那天起,他的妻子戴其麗和母親鄭美香就為這群孩子承擔起“母親”的角色,堅強地筑起了一座溫暖又特殊的母愛港灣。風雨十三載,她們已陸續撫養了24個孩子,其中19人已成人或離開,5人仍與她們一起生活。

5月10日母親節前夕,在“幸福一家”,這兩位特殊的母親講述了這個故事。

接來8個沒有血緣的孩子

把不滿周歲的兒子送去娘家

46歲的戴其麗不善言辭,臉上不曾化妝,烏黑的長發隨意編了根麻花辮,一件黑色T恤搭配著牛仔褲,很普通。給記者的第一眼印象是:朴實。

虞海河在塘下經營一家汽摩配加工廠,規模不大,算是小老板。賺了錢的虞海河,一心想著要幫助失去父母的孤兒或者困難家庭的孩子。這緣於他童年的經歷:3歲時,父親養蜂虧了錢,家庭瀕臨經濟絕境﹔4歲時,一家人住進了由豬圈改建的石屋﹔14歲,父親因病去世,他輟學學木工……在親友接濟下長大的虞海河,深刻體會到那些失去父母或家境窘迫的孩子對幸福的渴望。

2006年8月,虞海河和妻子、母親商議成立“幸福一家”。次年8月,“幸福一家”迎來首批“幸福兒童”——來自不同家庭的8個孩子。此時,虞海河和戴其麗的兩個兒子,大的不過9歲,小的才8個月大。

戴其麗輔導孩子寫作業。

“自己兒子才這麼小,還去撫養別人的孩子”“肯定是作秀!誰會做這麼傻的事情”……一時間,社會上議論紛紛,很多人都不理解。但作為妻子,戴其麗深知丈夫的初心,她用自己的行動去默默支持丈夫。

小家庭突然變成了大家庭,而且還多了8個調皮的孩子,立即攪亂了正常生活。白天,戴其麗需要幫忙打理廠裡的事情﹔晚上,在家和婆婆照顧這8個孩子的生活起居及作業﹔夜裡,還要照顧不滿周歲的兒子……身體和心理承受的雙重壓力,剛開始差點擊倒了外表看起來堅強的戴其麗。漫漫長夜,她經常流下委屈的淚水。

哭過之后,戴其麗狠下心咬咬牙,把小兒子送到了娘家撫養,將更多心思花在了照顧“幸福一家”的孩子們。每次逛街,牽挂著給孩子們添件新衣裳,換雙運動鞋﹔周末,帶孩子們外出游玩、採摘水果,甚至跟閨密相約去茶座也要帶上孩子。為了給孩子們增加營養,她盡量每天出門採購新鮮食材,甚至因每次買的量太多,傷到了手肘手腕。

“保証孩子們人身安全,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她說。

這是一位母親的初心。

冬天洗被子雨天送傘

老人用朴實的愛溫暖孩子

今年69歲的鄭美香在孩子眼中特別慈祥,也特別寵他們,是“幸福一家”的頂梁柱。這些年來,她幾乎包攬孩子們的煮飯、洗衣、拖地等家務,而從無怨言。

雖然戴其麗夫婦都會交代孩子們,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整理好寢室裡的東西,早上起床自己疊好被子,但是孩子們上學后,鄭美香就會進寢室默默收拾整理。她說:“孩子們上學念書已經很吃力了,舍不得再讓他們干家務活。我累點就累點,沒事。”

慈祥的鄭美香照料孩子們的生活。

南方的春夏,經常會有午后雷陣雨,如果正趕上放學時間,鄭美香經常不顧年邁身子弱,冒著風雨給孩子送外套送雨傘。到了周末,她給孩子們買水果、零食,並一一分配好,每個孩子都有份。吃飯的時候,她把新鮮的魚推到孩子跟前,說“你們正在長個子,需要多吃點”,而她自己碗裡是前一天剩飯再加熱。

2018年, “幸福一家”來了位新成員小蓮(化名),就讀一年級。小蓮安靜乖巧,但有個壞習慣:夜裡尿床。“尿濕的棉被必須要洗,又不好放洗衣機裡洗,隻能手洗。”那年冬天和次年春天的清寒早晨,鄭美香為小蓮洗了數不清的被褥。為了幫她改掉尿床習慣,鄭美香煲骨頭湯、煮紅糖雞蛋給她增加營養,夜裡起床提醒小蓮上廁所。

“有時凌晨零時左右提醒一次,3時多再提醒一次。”說起這事兒,戴其麗就有說不出地心疼婆婆。

終於,小蓮的尿床習慣改掉了,鄭美香卻累得倒下了。前年8月、去年12月,她因勞累過度兩次暈倒在家。醫生交代要好好休養,但她仍念叨著:“孩子們還小,他們還需要照顧。”

“孩子們找到好工作好對象”

這是一位母親的願望

“阿丹(化名)剛來的時候,經常一聲不吭地坐在4樓窗邊。她性格很野,成績不好,后來在我們的監督下,學習進步很大,現在27歲,已經嫁人了!”

“小偉(化名)剛來的時候,是男生裡面最瘦弱矮小的一個,如今已長成1.78米的大帥哥了!”

“林林(化名)剛來的時候,營養不良,走路也常常摔倒,我們常給她燉雞湯、筒骨﹔膽子又小,夜裡常哭,吃飯也不肯出來,后來成了‘話嘮’,現在是跟我聯系最多的一個!”

“她現在就讀幼兒師范專業,彈得一手好琴!”

“她現在是一名服裝設計師!”

“她考進了政府單位,成為一名公務員!”

……

採訪中比較腼腆的戴其麗,當拿著手機給記者看“幸福一家人”的合照時,立即就滔滔不絕起來,臉上不時流露出一位母親的驕傲。

2019年10月15日,戴其麗參加“女兒”的婚禮。

2007年至今,“幸福一家”無償撫養了24位孩子,接手撫養時年紀最小的隻有6周歲,如今年齡最大的已經27歲,其中兩人已結婚生子﹔在“幸福一家”住得最久的,已經有11年(目前就讀大專)﹔同時在養孩子數量最多的是8位(不包括親生兒子),目前在養有5位孩子。

“媽媽,他們也有錯,你怎麼隻批評我”“媽媽,你帶他們出去玩,卻把我丟在家裡”“媽媽,我好像不是你的親生兒子”……前幾年,戴其麗經常被兩個兒子“投訴”。“今年,老大已經參加工作了,小兒子上初一,他們都理解了我們,並打心底裡把這些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她笑著說,這是她最為欣慰的事兒。

在母親的道路上,戴其麗付出並收獲著。有時候,她會因為一封孩子的“檢討書”深受感動﹔有時候因孩子親手制作的一張母親節賀卡倍感溫暖,也會因為收到已工作的孩子寄來的母親節禮物而驚喜。他們有一個“快樂家族”微信群,上面有離開“幸福一家”的兄弟姐妹。每到母親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戴其麗和鄭美香都會收到孩子們滿滿的祝福。

戴其麗和“女兒”在一起。

晶晶(化名)從初一起就住在“幸福一家”,直到高中畢業。離開后,逢年過節她都會和其他兄弟姐妹相約回去看望“家人”。“當自己有了孩子成了母親后,才深刻體會到阿婆、阿姨、叔叔的大愛、無私。”今年5月2日,她帶著2歲的寶寶和“幸福一家”10位兄弟姐妹一起回家看望虞爸爸、戴媽媽、鄭阿婆。久違的一家人圍著滿滿一桌菜,開懷暢聊。到了晚上,5個大男孩兄弟情深,還硬擠在“幸福一家”的一個房間睡覺,重溫那段溫暖的日子。

“我從沒要求孩子們給我回報,也不管外面怎麼評論我們,我們隻按照自己的內心去做事。”戴其麗說,最大的願望最期盼的事情莫過於“孩子們都能找到好的工作,好的對象”。(蔡玲玲、程馳也、王麗瑋)

(責編:王麗瑋、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