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崧廈傘城轉型的三張面孔

范文忠

2020年05月25日08:22  來源:紹興日報
 
原標題:崧廈:傘城轉型的三張面孔

華天傘業有限公司在淘寶網上直播帶貨,“試水”發展新路徑﹔友誼菲諾傘業有限公司參股上游配套企業,建立全產業鏈,“鏈”出新氣象﹔天瑋雨具有限公司與高校“聯姻”,涉足文創產業,“創”出新藍海……疫情下的“中國傘城”上虞區崧廈街道,不少傘企踏上了轉型升級的涅槃之旅。

“我們力爭通過幾年的培育,推動傘業數字化改造,將制傘與文化、藝術相結合,融智能、商貿、旅游、居住等功能於一體,把‘中國傘城’打造成為全球傘藝智造中心、全球傘業文創中心和全球傘業旅游目的地。”崧廈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文鬆說。

華天傘業:“試水”新路徑

5月20日晚,上虞華天傘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華拿到淘寶直播間一個小時的直播帶貨成績單后,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1000多單,4萬多元的銷售額,這已經成了常態。”他告訴記者。

華天傘業是崧廈街道一家以出口貿易為主的規上企業,去年銷售額突破6000萬元,其中出口額佔七成以上。

年初以來的疫情,特別是3月國外疫情暴發,給崧廈街道的傘業帶來不小沖擊,不少訂單被客戶摁下“暫停鍵”,有的客戶干脆取消了訂單。統計數據顯示,崧廈街道一季度自營出口100萬美元以上的67家傘企,外貿訂單取消30%以上的有10家,訂單延期50%以上的有17家,訂單履約率50%以下的有15家。

“隻有加快轉型升級,才是華山一條路。”郭華坦言,乍一看疫情對崧廈傘企影響很大,但化危為機,也給不少傘企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早在2008年春天,華天傘業就開始涉足電商行業。“10多年小打小鬧,摸著石頭過河。是疫情促使我們加大投入力度,加速數字賦能。”郭華說。成立電商部,建起直播間,注冊“小時光”“好天氣”等商標……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舉措,使華天傘業迸發出新動能:一季度銷售額隻有去年同期的一半,4月開始出現井噴。5月底銷售額可以與去年同期持平,今年線上增長35%的目標能夠如期實現。

“目前越來越多的傘業正在加速數字賦能。”崧廈街道辦事處分管工業的副主任杭波說。

友誼菲諾:“鏈”出新氣象

5月20日,記者在浙江友誼菲諾傘業有限公司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在趕制出口日本的首批200多萬元訂單。這批跨國訂單時間急、要求高,5月10日開始生產,23日前就要發貨。“這筆訂單是抱團發展贏來的,預計總額超過5000萬元。”友誼菲諾副總經理徐建樹告訴記者,在非常時期,這筆大訂單可謂是企業發展的“及時雨”。

作為“中國傘城”的排頭兵,友誼菲諾去年銷售額達3億多元,九成以上產品出口歐美發達國家。同在崧廈街道的浙江華聯印染有限公司,是制傘企業的上游配套企業,在傘布印染領域做得風生水起,去年銷售額達6.5億元。為了拉長傘業產業鏈,友誼菲諾與華聯印染“聯姻”,友誼菲諾參股華聯印染30%的股份,建立起傘業全產業鏈,大大增強了企業抗風險能力。

從3月開始,疫情給公司帶來了巨大沖擊,不少訂單流失。但經華聯印染牽線,5月初友誼菲諾贏得了來自日本的大訂單。

為了提前完成訂單,友誼菲諾啟動應急預案,除了公司100多名技工投入生產外,還有21家制傘企業抱團趕制訂單。“我對未來充滿信心。”公司董事長呂苗芬說,自從參股華聯印染等上游配套企業后,公司不僅貨源更穩定,成本也不斷降低。

從上個世紀90年代成立傘業商會,到本世紀初以“中國傘城”品牌抱團參加廣交會,再到近兩年政府搭台舉辦傘博會,抱團出擊、謀求更大發展是崧廈街道傘企的優良傳統。“我們將充分發揮傘業商會的作用,積極協調企業,合力解決生產中碰到的困難。”上虞傘業商會秘書長何永昌說。

天瑋雨具:“創”出新藍海

上海、江蘇、福建……這些天,浙江天瑋雨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偉四處奔走在洽談路上。帶著公司的“拳頭產品”——文創納米傘、文創羽毛傘,潘偉爭取到了更多銷售渠道。

天瑋雨具是“中國傘城”的弄潮兒,去年外銷收入1.6億元,產品主要銷往日本和德國。其實,早在前幾年天瑋雨具就開發出納米傘、羽毛傘,但市場一直沒有打開。今年公司與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聯姻”,共同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文創納米傘、文創羽毛傘,立即叩開了旅游景區、機場等國內市場大門。

“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輕的一把傘,隻有79克重。”潘偉隨手拿起一把文創羽毛傘對記者說,由於傘面上印有文創圖案,不僅超輕、便捷,而且有文藝范,所以深受旅游景區、機場的親睞。同樣,一把不沾水的文創納米傘,因為傘面設計走的是文藝路線,在市場上迅速成了“香餑餑”。

天瑋雨具還攀上武漢理工大學“高親”,研發出一種新穎的防紫外線傘。潘偉說,這款防紫外線傘之所以新穎,是因為傘的涂層用的是咖啡粉末,是武漢理工大學的專利產品。由於防紫外線的效果與眾不同,所以還沒有批量生產就收獲不少訂單。

這段時間,雖然德國等國的訂單暫緩,但由於上海、福建等地的眾多商家向天瑋雨具伸出“橄欖枝”,下了不少文創傘的訂單,公司前4個月銷售逆勢上揚。“今年經營目標不變,銷售量有望超過去年。”對於公司的發展前景,潘偉信心滿滿。

“文創傘雖然附加值高,但由於研發成本大、銷售渠道狹窄等因素,參與的制傘企業並不多。”崧廈街道辦事處主任王亮告訴記者,崧廈將通過建設傘藝小微企業園等平台,引導傘企走文創路線,“創”出一片新藍海。

(責編:祝舒銘、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