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台兩項標准 “網購族”維權有了技術支持

2020年06月02日08:06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人民網杭州6月2日電 (王麗瑋)直播電商火了,但虛假宣傳、偽劣產品等問題也隨之而來。日前,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中心聯合有關公司發布了《電子商務商品交易信息區塊鏈存取証平台標准》和《區塊鏈電子合同平台標准》團體標准。推動相關行業利用區塊鏈技術為消費者保留網上交易的記錄,作為后期維權的重要憑証。

“現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由於商品信息事后核驗困難,且電子商務平台本身的數據存在被篡改的風險和可能性,使得交易有較大風險,交易糾紛很容易發生。而發生糾紛后,用戶事后很難拿出有法律效應的証據,從而處於不利地位,影響了電子商務進一步健康發展。”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中心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浙江通過組織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活動以及相關舉措,促進行業內各類主體創新發展、規范行業營商環境,積極推動信用結果在各類市場主體之間的應用。同時加強市場化信用信息的歸集,鼓勵各類主體在交易風險防控和供應鏈管理中加強信用信息應用,不斷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的良好氛圍。

然而,誠信的市場環境離不開制度保障。為此,《電子商務商品交易信息區塊鏈存取証平台標准》發布並實施,為“網購族”們謀福利。據悉,商品交易信息存取証平台標准運用區塊鏈技術,引入司法機構的監管,實現對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商品交易信息的可信存取証,能有效保存商品交易信息並防止事后篡改。

該負責人表示,省電子商務促進中心同時還起草了《區塊鏈電子合同平台標准》,讓電子合同平台標准同樣採用了區塊鏈技術,讓傳統電子合同也具備了防篡改、全流程可追溯的特點,幫助監管機構對合同進行追蹤和審計。

浙江理工大學信息學院教授沈煒表示,在區塊鏈出現前,電商一直採用傳統的中心式溯源認証技術,溯源過程易受人為因素控制,消費者並不接受、認可和使用。區塊鏈是一種有效的創新手段,它分布式特點能保留完整的信息,也就是說消費者產生的這條記錄是不可篡改的,因此大大解決了電商交易的誠信問題。

(責編:王麗瑋、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