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烏鎮IP 強化創新賦能 釋放民生紅利

嘉興桐鄉奮力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宋彬彬、魏衍方、徐瀟卓

2020年06月04日10:31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桐鄉奮力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在長三角版圖上,桐鄉是一顆璀璨的明珠:這裡是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是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發源地。

長三角一體化浪潮奔涌向前,桐鄉乘勢而上,通過持續擦亮烏鎮IP,深化一體化發展戰略布局,構建長三角重要交通節點,打造區域創新重要增長極,不斷給人呈現“耳目一新”的精彩。

2019年,桐鄉成功創建浙江省文明市,入選全省首批大花園典型示范建設培育類城市,並獲評優秀等次,評估結果位居培育單位名單首位。同時,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平安桐鄉”實現十五連冠,平安工作考核獲全省第二﹔獲評全國健康城市建設示范市,全省排名第一﹔高考一段人數、上線率和中考優秀率均居嘉興第一……

眼下,百萬桐鄉人在“我自愛桐鄉”情懷的感召下,以無需提醒的自覺,突出高質量、國際化、數字化發展導向,全力打造國際化對外開放示范城市、數字經濟創新策源城市和現代化時尚幸福樣板城市,奮力爭當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排頭兵。

強化平台賦能 區域協作動作頻頻

在桐鄉烏鎮,自5月14日嘉興、湖州兩地綜合行政執法部門簽訂嘉湖綜合執法一體化合作框架后,目前已完成兩起案件移交處理。

接下來,桐鄉市與南潯區、德清縣,烏鎮與練市鎮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將探索建立協調聯絡、執法巡查、應急處置等一系列工作框架體系和工作機制,特別是在毗鄰區域開展執法信息共享、預警通報、聯合執法等,提高綜合執法和社會治理水平。

無獨有偶。5月20日,桐鄉市與南潯區兩地組織部門也聯動召開毗鄰黨建專題工作會議,謀劃毗鄰黨建工程系列舉措,助推嘉湖一體化發展。

這是桐鄉在長三角一體化大背景下,加快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縮影。桐鄉積極推進嘉湖、杭嘉一體化發展,與南潯區簽訂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框架,重點在烏鎮、練市劃定約60平方公裡的嘉湖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和約10平方公裡的先行啟動區,推進產業、科創等領域合作。

融杭發展的主平台也靴子落地。去年10月29日,桐鄉融杭經濟區揭牌,正式進入實體化運作階段。融杭經濟區位於桐鄉西部,整合了洲泉、崇福、大麻三鎮的園區平台,行政區劃面積206平方公裡,規上工業產值超過740億元。

根據《浙江省大灣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融杭經濟區位於環杭州灣經濟區嘉興G60科創大走廊上,是杭州都市區發展至嘉興的必經之路。“融杭經濟區工業基礎好,杭州二繞、新320國道、蘇台高速等基礎設施規劃落地,桐鄉西部飲用水源保護建設工程等大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將有超300億元的投資聚集。”桐鄉市發改局有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加快推動三鎮協同融杭,力爭打造千億級產業平台,將產業發展節點提升為發展極點。

此外,桐鄉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首位戰略納入市委市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並進行專項考核。還編制出台《桐鄉市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確定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首位戰略,提出了國際化對外開放示范城市、數字經濟創新策源城市和現代化時尚幸福樣板城市三大城市定位,重點推進8項重點領域、33項一體化工程和85項年度一體化工作任務,加快推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擦亮烏鎮IP 項目招引“好戲連連”

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召開,讓全球向水韻烏鎮投來聚焦的目光,也讓桐鄉從此多了烏鎮這一獨有的IP。如何放大烏鎮品牌效應,招引優質項目和高端人才落戶,這成為桐鄉新的發力點。

5月17日,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和桐鄉市共同打造的“烏鎮院士之家”開家,首批迎來18位院士入駐,包括3位中國科學院院士、9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6位海外院士。他們的到來,將為桐鄉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撐。

“烏鎮院士之家”屬於“烏鎮·院士智慧谷”運營的核心載體,依托烏鎮的優勢,智慧谷吸引不少高端項目落戶,包括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士羅德爾領銜的“無鉛信息功能陶瓷材料與器件項目”。未來將打造一個跨學科融合交流合作的新型院士基地和高端人才工作生活的聚集區。

在烏鎮,一批跨區域產業創新平台加速推進。桐鄉與上海虹口區、張江集團和徐匯西岸戰略協議積極推進,“上海虹口·浙江桐鄉科技聯合創新港”等平台有序推進,實現與上海兩地間項目、資源、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互動。

此外,烏鎮還在上海創設了“飛地”域外孵化器——烏鎮上海創新中心,總面積2200多平方米,重點引進數字經濟、工業智能等新興產業及其他高科技項目。這成為桐鄉市駐滬“雙招雙引”的重要平台,也是桐鄉融入G60科創走廊、引進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的重要平台。

3D打印建筑、無人智能檢驗平台、創新醫療器械……4月24日,烏鎮上海創新中心舉行了一場桐鄉市科技人才“烏鎮路演”上海專場活動,吸引25個科技人才項目同台競技。美耳聲骨傳導助聽器、卷帶類產品在線缺陷智能檢測系統等4個高層次科技人才項目與桐鄉簽訂了落地意向書。“把研發團隊放在上海,然后在桐鄉實現產業化,這樣既打消了初創企業的后顧之憂,又有利於企業的市場開拓。”上海美耳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姚靖萍對這種滬桐協同創新模式情有獨鐘。

巧打烏鎮牌,引來金鳳凰。聚焦數字經濟、以汽車汽配為主的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和時尚產業開展精准招商,中國電科烏鎮基地、鑫柔科技金屬網格觸控傳感器、華為5G+創新中心以及由中國長城工業集團和桐鄉共建的航天北斗應用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桐鄉。

對標國際化 民生紅利不斷釋放

攤開桐鄉版圖,一條南北向烏鎮大道和橫貫東西的臨杭大道格外醒目,他們將桐鄉與長三角周邊城市緊緊相連。烏鎮大道往北直抵江蘇,往南則連接海寧進入杭州蕭山﹔臨杭大道則拉近了桐鄉與杭州的時空距離。這兩條主通道,引領桐鄉快速奔向“大灣區”時代。

融入長三角,交通當先行。桐鄉利用市綜合交通規劃修編的契機,加強與長三角毗鄰地區對接,加快杭紹台二期鐵路、滬乍杭鐵路、蘇台高速、高鐵桐鄉站的擴建等一批前期項目推進。融杭經濟區交通主干道——海鹽至安吉公路鳳鳴至洲泉段工程(臨杭大道)通車,320國道桐鄉鳳鳴至大麻段改建工程、杭平申線航道四改三工程、京杭運河三級航道整治工程等項目穩步推進。依托上海、杭州機場資源,新開通公共交通直達機場項目2條,市民卡和公交卡實現上海、杭州、天津、江蘇等344個城市的互聯互通。

融入長三角,當從群眾最關切的事情抓起。近年來,桐鄉醫療開放合作全方位“接滬融杭”,已有26家桐鄉定點醫療機構納入長三角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比如對接上海實力最強的瑞金醫院,設立桐鄉的三甲醫院——桐鄉瑞金中西醫結合醫院,目前二期項目在穩步推進。此外,桐鄉還成功接入浙江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成為全省首個與省級醫院實現醫療大數據互通的縣市,現已與16家省級三甲醫院實現信息交互,打造全省“智慧醫院”新標杆。

桐鄉還利用滬杭大院名校、優質中小學資源,強化教育資源對接。推進項目式的“校校”結對建設,目前累計結對學校11所。開設全省首家公辦互聯網學校——桐鄉市互聯網學校,使全市學生不出家門就能享受長三角名師的優質教育。總投資1.8億元的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實驗學校,屬於桐鄉首個與滬上名校深度合作共建的項目。整所校園“智慧因子”無處不在:學校擁有桐鄉首個校園地下智能停車場,師生全部刷臉進校。而耀華國際學校則彰顯國際范,目前二期建設穩步推進。該校提供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的全年級國際教育,聘用經驗豐富的專業外籍教師和具備國際背景的中國教師,採用中英雙語教學,讓孩子在愉悅的環境下積極主動地學習,讓桐鄉人不出國門就能體驗到國際教育。

對標國際化,風雅桐鄉的城市品質提檔升級。去年3月,桐鄉印發了《桐鄉市加快打造國際化品質城市的實施意見(2019-2021)》,明確全面推進城市品質提升“86321”三年計劃,通過實施“八大專項行動”,打造“六大標志性工程”,三年內安排建設項目300項,政府投入超200億元,拉動社會投資超1000億元。一年來,桐鄉實施了165個項目,完成投資107.6億元。城市規劃館、檔案館、圖書館新館投入使用,振興路綜合改造、中山西路和“兩河一湖”生態綠廊建設相繼啟動,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奮進正當時。站在新的節點,桐鄉將繼續踐行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一首位戰略,深化“數字桐鄉、美麗桐鄉、風雅桐鄉、平安桐鄉”建設,堅定不移地狠抓以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以烏鎮為核心的旅游業和互聯網,以大創新、大治理、大黨建為主線深化統籌,全力實施數字經濟提升、先進制造業提升、科技創新力提升等新“七大行動”,抓好包括精彩圓滿辦好第七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高起點推進鳳凰湖科技城建設等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十件大事”,確保1000億元GDP、2000億元規上工業產值、5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的“125”目標如期實現,為推動嘉興打造“重要窗口”的最精彩板塊作出桐鄉新的更大貢獻,奮力爭當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排頭兵!

(責編:祝舒銘、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