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鏈”,賦能美麗經濟

紹興上虞蓋北鎮推進省級農村綜合改革集成區建設

沈晶晶

2020年06月24日08:26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農業“強鏈”,賦能美麗經濟

這些天,紹興市上虞區蓋北鎮的葡萄園裡熱鬧非凡。一串串葡萄被從枝頭剪下、裝箱、發貨,一路直抵上海、杭州等地的商場超市。“今年採用全新的雙膜栽培技術,葡萄成熟時間提前一個月,搶佔了市場先機。”夏至紅葡萄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海龍說,目前每公斤葡萄售價14元,相比往年提升40%。

引入新型技術、破解發展瓶頸,正是當地探索農業供給側改革、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一項重要內容。

地處上虞東北部的蓋北鎮是傳統農業強鎮,以葡萄、榨菜、芥菜為主的果蔬種植面積達1.2萬畝,年產值超過1.5億元。但經多年發展,產業效益開始下滑,農民增收遭遇“天花板”。

今年初,蓋北入選省級農村綜合改革集成區試點,開啟了美麗鄉村建設新篇章。蓋北鎮黨委書記朱煒江說,聚焦美麗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鎮裡計劃兩年投入3.15億元,探索產權制度改革、美麗果園建設、多彩村落打造等集成創新,從而形成一條更完善、更有生命力的農業全產業鏈。

向轉型要活力,做強產業鏈核心環節。在蓋北鎮區,一個佔地千余平方米的秸稈回收中心已建成投用。以往當地每年產生1500余噸農業廢棄物,大多隨意堆放,影響村庄環境。如今修剪下的葡萄杆枝運到回收中心粉碎后,統一送往發電廠、肥料廠等進行綜合利用,不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農戶還能獲得每噸200元的補助收益,建設無廢農業、生態農業的熱情高漲。 

當地聯合省農科院等單位,以40余個農業園區、家庭農場為基礎,推廣水肥一體化、病虫害監測防治等智能設施裝備,建設交易中心、標准化深加工中心、榨菜傳統工藝展示區、特色認種認購葡萄園等,著力實現產品增值、產業增效。

向改革要動力,補齊產業鏈缺失部分。過去行走蓋北鄉村,滿目隻見清一色的葡萄大棚,單調的景觀難以持續吸引游客。為實現美麗風景與美麗經濟升級,年初以來,當地成立承包地經營權鎮級收儲交易中心,加快閑置土地收儲、利用進程。零碎地塊通過綜合整治,用於騎行綠道、游客中心等配套建設,連片土地則進行統一流轉,引進特色項目、農業企業,助力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盛夏時節的豐棉村和鎮東村,森禾花麗公司打造的200畝百日花海已競相綻放,粉白、玫紅色的花海與葡萄園區、彩虹棧道等相映成趣,吸引不少游客。“我們鼓勵村民利用閑置農房發展農家樂、民宿,形成吃、住、游、娛、購一體的全新業態。”鎮東村黨總支書記嚴永三預計,今年村裡游客數量將突破10萬人次。

發揮優勢、補齊短板、疏通短板,小鎮正著力將種植、採摘、加工、品嘗等過程變成一種產品、連成一個產業。“預計今年旅游總收入將超過1.3億元,全鎮10個行政村村均經營性收入將突破80萬元。”朱煒江說。

(責編:祝舒銘、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