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武義統戰力量推動民族村振興

王虹霞

2020年06月24日10:07  來源:金華新聞網
 
原標題:武義統戰力量推動民族村振興

“多虧有導師支招,村裡的白枇杷全賣光了!”昨日(6月23日),畬農藍傅在金華武義縣桃溪鎮錦源村80多畝枇杷種植基地裡說。錦源畬族村年產枇杷25噸,今年受疫情影響,大量枇杷滯銷。獲悉情況的民革武義支部主委、鄉賢葛一蘭主動幫助對接公司、策劃宣傳方案,以宣傳片展現畬鄉風貌、畬族姑娘採摘枇杷等場景,通過微信、抖音等平台進行推廣,拓寬產品銷售渠道。

武義是浙江省13個民族工作重點縣市之一,全縣少數民族戶籍人口1.1萬人。今年以來,該縣制定出台《關於進一步支持民族鄉村振興特色發展的實施意見》,依托擁有2000余名重點鄉賢的優勢,在全市率先啟動民主黨派(統戰社團)與民族村結對共建行動。通過加強宣傳、政策扶持,引導企業家、統戰社團等立足自身優勢,多領域多渠道多形式參與結對村建設,助推鄉村振興。目前全縣已有民盟、九三學社、民革、民建四個民主黨派及知聯會、新聯會兩個統戰社團與首批六個民族村結對。

武義每年安排少數民族發展專項資金不少於200萬元,建立正常增長機制,逐步增加安排少數民族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扶持少數民族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等。武義縣委統戰部負責人說:“我們希望通過結對行動,積極整合各方優勢,在項目帶動、產業打造、資金扶持、創業創新等方面給予民族村實實在在的幫扶,實現當地農戶增收致富。”

“我們知聯會有一批茶產業專家、企業家,欲將茶葉優良品種引進到鐘叢村,並建立村與茶企的長期合作關系……”“柘坑村的辣椒產業已打下基礎,不妨與我們的企業家開展生產基地共建,把產業做大做強……”“車門村定位3A級景區,讓我們的民俗專家去挖掘當地民俗文化,提升旅游潛力……”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各社團組織帶著人才、技術涌向田間地頭,掀起一陣陣創業熱潮。不久前,車門、江下這兩個民族村上榜省首批“農文旅”融合開發培育民族村名單。

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才能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現象出現。武義民盟積極對接省市民盟組織,在柳城畬族鎮第二人民醫院建立金華市首家“民盟同心·名醫服務站”,定期下派專家送醫下鄉。截至目前,共組織180余名盟員醫生開展25次義診活動,累計服務2160余人。“省城的專家建議我使用護膝磁振套,還讓我留下聯系電話、地址,幫忙郵寄過來,真是體貼。”結束就診的鐘大爺說。

在駱駝九龍黑茶生產車間、浙星紅茶茶山上、宣蓮生產基地,該縣知聯會圍繞農產品的精深加工、營銷模式創新、三產融合發展調研探討、出謀劃策。九三學社的科技工作者們發明了制作簡易的“採梅神器”,有效解決了楊梅高處採摘難、易掉落浪費等難題,深受村民喜愛。

(責編:張麗瑋、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