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鬆陽“紅+綠”強產業促致富

2020年06月24日13:32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近日,安民鄉李坑村打算辦一次避暑游啟動儀式,該村“隱舍李坑”民宿業主潘黎明介紹,幾家民宿聯合營銷避暑游,短短幾天時間就接到了300多份7月的入住訂單,大家都已開始籌備物資,准備創造更好的食宿環境。

近年來,安民鄉黨委政府以“紅色基因、綠色生態”為依托,充分挖掘鄉域現有資源,整合優質生態、成熟景區、傳統村落、特色文化等各類資源條件,從原來單一依靠箬寮峴原始林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發展旅游,到逐步摸索出以“紅+綠”融合發展的產業模式,旅游品牌特色更加彰顯,旅游發展動力日趨強勁。

背靠李坑的箬寮原始林景區,安岱后村以“紅色基因”浙西南革命根據地首腦機關舊址為引擎,巧抓全域旅游、傳統村落保護和紅色文化傳承等機遇,成立鬆陽安岱后紅色教育文化服務有限公司,改造村口民居為紅色教育接待中心,恢復並開放紅軍主會場、劉英粟裕舊居、丹山故居等二十余處紅色景點,深度開展“紅綠”融合,沉寂已久的村庄迸發出了新活力。

“過去到村子裡的多是集中參加紅色培訓的團隊,現在也有很多散客自駕來到村子裡游覽。”陳吳福是安岱后紅軍的后代,經營著十余年的民宿農家樂,近年來他開始在村子裡兼職做著“紅色講解員”。隨著村裡的軟硬件設施不斷完善,游客還能開展徒步、登山等素質拓展活動,帶動村集體和農戶增收致富。2019年,該基地共接待學員90余批次、5000余人次,經營收入達20余萬元。

“讓革命老區有更多人來、產業興旺起來,就是對革命先烈最好的紀念。”安民鄉政府相關責任人表示,接下來當地在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培育壯大紅色產業的基礎上,繼續融合古村游、觀星游等其他內容,拓寬旅游服務業增收渠道,並以此打通“兩山”轉換的大通道,讓革命老區共享發展成果。

而安民鄉所做的,正是鬆陽縣拓展“紅綠”發展體系具體落點之一。近年來,該縣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生態農業、健康養生業發展,並將各鄉鎮(街道)的不同綠色生態資源和紅色文化資源整合,推出相應的文旅項目、線路。

與安民相鄰的楓坪鄉,就在斗潭、小吉建成了紅色教育研習基地,又在丁坑、沿坑嶺頭等村打造民宿基地,並將這些村串點成線,推出“斗潭-高亭-小吉-丁坑”紅色旅游精品線,激活這些村落的發展動能。清悠幽居民宿就建在這條線路上,負責人葉長秋介紹,他會專門給入住的游客安排游玩線路,重走紅軍路、探險原始林都備受歡迎,僅2019年就接待了2000多游客,創收40余萬元。

鬆陽縣還在縣域范圍內整合紅色旅游資源,於近幾年實施了一批紅色體驗區、紅色遺址遺跡保護、紅色研學培訓等綜合類項目,如“三迎紅軍”古道、小吉會議舊址、斗潭村紅軍大會舊址等都以修復並投入使用,點綴在紅色旅游村庄、紅色旅游線路上,為加快紅綠融合貢獻力量。(葉承慧)

(責編:王麗瑋、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