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

六十年,她們接力堅守(傳承 紅色基因 時代風華)

記者 竇瀚洋

2020年07月08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六十年,她們接力堅守(傳承 紅色基因 時代風華)

核心閱讀

60多年前,在浙江溫州洞頭區,有這樣一群女民兵:她們開展軍事訓練保家衛國,積極參與生產造福一方,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海霞”。如今,一代代新“海霞”傳承著前輩們的奉獻精神,為祖國建設揮洒著青春。

上世紀70年代,一部電影《海霞》讓浙江溫州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不愛紅裝愛武裝”的故事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一代人心中不滅的記憶。從此,這支女子民兵連有了更響亮更親切的名稱——“海霞”,一叫便是幾十年。

如今的海霞姑娘,已成為助力洞頭打造“海上花園”的生力軍,海島的一張“金名片”。自1960年成立至今,洞頭女子民兵連歷經風雨60載,海霞精神代代延續,歷久彌新。

為了淡水不被打翻,女民兵們趴在水桶上,硬是撐了幾個小時

“高山下喲懸崖旁,風卷大海起波浪,漁家姑娘在海邊,練啊練刀槍……”初見汪月霞時,耄耋之年的她哼唱起歌謠,有些激動地告訴記者,每每聽到這首歌,過去的畫面總是歷歷在目,讓人心潮澎湃。

今年84歲的汪月霞是地道的洞頭漁民,也曾任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的首任連長。上世紀50年代,溫州洞頭是重要的東海海防前線,汪月霞自發組織島上的漁家姑娘,與戰士肩並肩保衛家園。

汪月霞告訴記者,1958年,洞頭成立了北沙鄉民兵隊伍,“全鄉一個營,下轄的桐橋村設一個連,連裡有個女子排,我被推選擔任排長。”那時戰士沖鋒在前,姑娘們就在后方保障。有次聽說在虎頭嶼孤島打坑道的部隊戰士已經斷水好幾天,她二話不說,帶領幾個女民兵駕著小船,冒著海上七級大風和暴雨為荒島上的戰士送去淡水。浪大船搖,為了淡水不被打翻,女民兵們趴在水桶上,硬是撐了幾個小時。

在那個特殊年代,燒飯送水、護理傷員、站崗放哨,姑娘們可謂樣樣在行。不僅如此,汪月霞還帶領大家學習槍法,參與軍事訓練。“那個時候大家拼得很咧!林靜葉才20出頭,身子單薄,練射擊時被機槍后坐力震得牙齦出血﹔許玉蓮懷有身孕還堅持射擊訓練……”提到戰友,汪月霞淚濕眼眶。

不僅保家衛國,那時的“海霞”還積極參與地方生產,“1958年,我們10個婦女組建‘十姐妹’班,出海捕墨魚、撈海蜇、釣螃蟹,搞起了漁業生產,干得紅紅火火。”汪月霞笑著回憶道,1960年,國防部以毛主席名義授予“海霞”一支56式半自動步槍,成為她們精武打贏的強大動力。同年6月,在駐島部隊和當地政府的指導幫助下,女子連以原來的女子民兵排為基礎,擴充為120人組成的女子民兵連,1978年9月,又被授予“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榮譽稱號。

戰時海上應急支援保障隊伍和海防應急分隊需要什麼,她們就練什麼

聽著“海霞”故事長大,土生土長的洞頭姑娘陳盈盈也成了一名“海霞”。“奶奶曾是女子民兵連的文藝宣傳員,“海霞”故事從小聽到大,‘海霞情’流淌在每個洞頭人的血脈裡。”

陳盈盈17歲那年正值女子民兵連征召,“這麼多年的耳濡目染,發揚海霞精神的想法一直縈繞在我腦海。”

自2001年入隊以來,如今已是連長的她一干就是19年,“海霞情、海島情、海防情,‘海霞’在更迭,但海霞精神卻沒有變。”

大部分“海霞”每年集中接受一定時間的軍事訓練,平時則奮斗在各自的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目前,姑娘們已不再滿足於打靶射擊、擒拿格斗等訓練科目,陳盈盈時常邀請軍地專家來隊裡講解數字通信、GPS衛星定位等信息化知識,向女民兵傳授電台波道和參數設置等操作要領,雷達通信、心理戰課堂上都有她們的身影。

除了日常軍事訓練,“海霞”們還紛紛考取A3駕駛証、摩托艇証、船員四小証等,“戰時海上應急支援保障隊伍和海防應急分隊需要什麼,我們就練什麼,要讓今天的‘海霞’適應時代的發展。”陳盈盈說,我們既要從老一輩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力量,也要將它發揚光大。

雖然不在洞頭,也把海霞精神帶到家鄉

時過境遷,新時代還需要“海霞”嗎?面對質疑,陳盈盈自豪地指向遠處訓練的姑娘們說:“她們就是答案,我在她們身上看到了海霞精神的延續。”

順著陳盈盈所指的方向,隻見烈日下的“海霞”營地裡,幾十名女民兵正在練習匕首操,汗水不時從她們秀氣的臉龐上滑落。

休息間隙,記者與95后的女民兵劉琴拉起家常。她有些腼腆地告訴記者,自己是來自江西的“新洞頭人”,“雖沒有從小耳濡目染,但‘海霞’在洞頭家喻戶曉,我也心生向往。”

疫情防控期間,女子民兵連主動請纓,先后走進50余個村居社區宣傳執勤,每天持續工作16小時以上,“有危險也得上,因為我們是‘海霞’。”副指導員曾秀紅說。

那時,滯留在老家江西的劉琴也沒閑著,她主動加入到當地的防疫志願隊,勤懇熱心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點贊,“雖然不在洞頭,但我覺得我把海霞精神帶到了家鄉。”劉琴笑道。

“海霞”雖光榮,但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劉琴告訴記者,去年台風來襲,她救災時膝蓋落下了病根,“執行任務時不小心磕碰到,導致膝蓋積液,后來一受風就酸痛。”盡管克服很多困難,劉琴仍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海霞黨團員志願服務隊、禁毒宣傳隊、義務消防隊……在洞頭,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海霞”,她們發揮自身特長,為洞頭建設“海上花園”奉獻著青春和力量。海島之外,更是有許多新老“海霞”,把拼搏、奉獻的精神帶到祖國的大江南北。

《人民日報》( 2020年07月08日 第 11 版)

(責編:郭揚、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