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大雲鎮“三朵雲”巧解基層治理“方程式”

陳佳偉

2020年07月24日09:06  來源:嘉興日報
 
原標題:大雲“三朵雲”巧解基層治理“方程式”

昨天(7月23日)上午,嘉興市嘉善縣大雲鎮大雲村村民王強從村部出來,手裡拿著一瓶醬油。這並非他用錢買的,而是通過參與活動“賺”積分兌換來的。自從今年4月加入“微嘉園”以來,王強積極在“雲網格”報事、參加平安巡邏、正確垃圾分類等,已經收獲了1000多積分,兌換了煤氣券、洗發水、調料等各種生活用品。

嘉善大雲,以“雲”為名,誕生了人見人愛的網紅“雲寶”,如今,大雲又創新打造“三朵雲”——雲網格、雲訪室、雲管家,持續打響基層治理服務品牌。

“雲網格”:

五級網格深入基層毛細血管

“大雲小區新來的租戶,是否要上報?怎麼上報?”3月24日,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吃緊的時候,王強的鄰居家搬來了新住戶,為此,他在微信小程序“微嘉園”裡提出問題。問題提交的時間是下午2時41分,沒想到,僅僅過去7分鐘,他的手機上就跳出了回復:“請房東帶其先到村裡登記人員身份信息,申領好嘉興健康碼。”

前兩天,他再一次在“微嘉園”中上報了家附近的污水外溢,同樣得以迅速解決。

如今,“微嘉園”已成為村民手機上的必備小程序。為什麼大家對“微嘉園”青睞有加?

“以前遇到問題不知道該找誰,現在有了‘微嘉園’,不僅事情能得到快速解決,更重要的是,還能拿積分,積分能換商品,一舉兩得。”王強告訴記者。

在大雲,積分已經成了“硬通貨”。記者在村部看到,兩個大貨架上,油鹽醬醋、煤氣券、洗頭券、早餐券等應有盡有,村民可憑積分兌換。像這樣的兌換點在大雲還有5個,每月12日是固定兌換日,另外還有2家超市,可每天兌換。

“微嘉園”是“雲網格”的重要組成。自今年4月“雲網格”運行以來,僅大雲村已兌換積分1萬多分。

“別小看這個積分機制,它大大增加了群眾的參與積極性,一改往日‘干部在干、百姓在看’的局面。”大雲村黨委書記陸萬忠表示。

事實上,群眾參與的積極性,除了積分激勵,“微嘉園”解決問題的高效性也是重要原因。其背后,是一整套“雲網格”的聯動作用。據悉,結合“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大雲建立了1個總網格、9個大網格、27個中網格、383個微網格、443個微單元為架構的雲上體系,通過“信息採集—網格收集—分類上報—逐一化解—及時反饋”,做到“時時掌握民情、分分了解民意、秒秒接辦民事”。

據統計,目前,大雲鎮“微嘉園”注冊率達到177.48%,521名黨員、178名“三官三師”(法官、檢察官、警官、教師、律師和醫師)在平台亮明身份﹔今年1至4月,共收集全鎮百姓“報事”信息828條,辦結率實現100%。

“雲訪室”:

足不出村連線領導解難題

6月30日,大雲村村民張桂寶走進了村部“雲訪室”,村干部早就打開了視頻連線,視頻那頭,是大雲鎮副鎮長卞向東。原來,張桂寶想要咨詢漁政部門要求的漁船停靠、改造搭棚等問題。由於這類問題比較少見,村干部幫他聯系了相關領導,安排了視頻咨詢。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問題迎刃而解。

記者在“雲訪室”看到,除了有全套的視頻設備,還有一份領導名單和一本厚厚的《預約本》,本子上記載著隔三差五的預約記錄,大多涉及征地拆遷、養老保險等群眾關心的問題,聯系的領導名單中,覆蓋縣、鎮兩級,真正實現了“群眾點單,領導接單”。

雲對話、雲溝通、雲辦理,許多麻煩的問題,在足不出村間,就得到了解決。

事實上,“遠程接訪”只是“雲訪室”的功能之一,此外,“雲訪室”還集“秒接快辦”和“紅色代辦”為一體。在大雲,干部接到群眾初次訴求后,成為首問責任人,如果是一般民生小事,就記錄到“秒接快辦”記錄簿,經電話回復或現場查看,及時解決。如大雲村村民陳某反映,自家承包田旁的機耕道太窄,收割機無法進來收割作業,代辦員王漢祥帶隊實地查看並商討解決方案后,僅用4天時間就把路修筑好。

記者了解到,今年共接收群眾民生小事426件,均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解決。

如果是較為復雜的信訪事項,則啟動“紅色代辦”,既可由群眾委托信任的紅色代辦員為其代辦信訪事項,也可由信訪事項所對應的分管條線指定某一紅色代辦員代辦信訪事宜。例如東雲村有14戶村民,要求把其租用的承包田變征地,解決養老問題,村書記被點單成為代辦員,帶著村民的訴求與相關部門對接,歷經數月,最終該事項得到妥善解決。

據了解,今年通過“紅色代辦”共辦理群眾信訪事項18件,件件得到落實。

“雲管家”:

賦能智慧村(社區)建設

無論是城市或是鄉村,垃圾分類都是個難題。但在大雲,大家的“覺悟”和准確率呈“雙高”。據統計,大雲村的垃圾分類參與率已達100%,准確率為98%。

要探究其中奧秘,關鍵在於“第三朵雲”——“雲管家”。大雲村家家門前都有兩個垃圾桶,一個裝易腐垃圾,一個裝其他垃圾,每個垃圾桶上都印有二維碼表明“身份”,記錄著戶主姓名、電話等信息。

保潔員收垃圾時,先檢查一下垃圾分類是否正確,然后智能收集車會自動進行稱重、拍照等,並自動將數據、影響上傳至“雲管家”后台。針對分類正確的農戶,可以根據垃圾重量獲取相應的積分。這些積分也可以換取商品。如今,垃圾分類已成為大雲村村民的習慣,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

“雲管家”的“管家”功能還有許多。“后疫情時代”,返善務工的人不斷增多,特別是大雲村,全村8000多人中有5000多人是新居民。如何更好匹配房東和租戶的需求,“雲管家”品牌順勢而生。

據悉,大雲在出租房屋旅館總台基礎上,設立24小時自助選房場所,開發“雲警房管家”平台,通過該平台,房屋位置、內部設施、房租價格等信息一目了然。

更重要的是,旅館總台聯合當地派出所、所在村,按照設施、環境、是否存在隱患等標准對房屋進行評星,星級越高,房租越高,不合格者不得出租。

如果有租戶看中了某套房屋,隻需要輸入自己的電話,房東即可收到,雙方溝通“零距離”。另外,由於和派出所系統聯動,租戶為在逃人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進一步保障社會環境長治久安,賦能智慧村(社區)建設,為下一步5G智慧村庄建設打下基礎。

“‘三朵雲’的出現,進一步暢通了干群聯絡渠道,大家共建共享新家園,心貼得更近,日子也越過越美。”大雲鎮黨委書記沈旭東表示。

(責編:張帆、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