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憑“余”躍】

杭州余杭:暢通交通發展“大動脈” 全面融入長三角

金忠耀

2021年06月20日14:15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如果把一座城看作一個參與區域發展與合作的微觀主體,那麼高鐵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座城市在區域中的時空關系,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區位與功能。

在杭州既有火車站版圖中不難發現,唯有城西缺少與高鐵銜接的一個點。

2019年9月17日,杭州西站開工建站,與西站連接的湖杭高鐵也同日開工,坐陣城西主陣地的余杭將迎來高光時刻。

杭州西站位於余杭區倉前街道老宣杭線倉前站北側,距離阿裡巴巴總部約4公裡、良渚古城遺址約11公裡。它是“軌道上的長三角”重要節點工程,也是杭州亞運會重要交通配套工程。

湖杭鐵路線路走向示意圖

作為西站最重要的高鐵線路的湖杭鐵路,日前進展亦是如火如荼。上月末,湖杭鐵路全線最后一座隧道竹園隧道順利實現貫通。至此,湖杭鐵路全線33座隧道全部貫通,為沖刺鋪架奠定了堅實基礎。

湖杭鐵路作為長三角高鐵網的重要連接線,將串起杭黃、杭溫、滬乍杭等已建和在建鐵路,進一步提升城西科創大走廊的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匯聚。

未來,杭州西站將同杭州東站、杭州站、杭州南站以及錢塘站,構建起“五主多輔”的鐵路客運樞紐體系,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和對外開放新門戶。余杭與長三角主要城市“一小時”交通圈將更加密切。

在余杭區第十五次黨代會上,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區委書記張振豐提到,余杭要堅持從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胸懷大局審視余杭、跳出余杭發展余杭,融入“一帶一路”用好兩種資源放大全國“雙創”高地優勢,融入長三角、接軌大上海放大“橋頭堡”優勢。不難看出,杭州西站樞紐和湖杭鐵路的建設,將成為余杭進一步實現跨區域合作的“金色跳板”。

高空俯瞰余杭。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事實上,余杭在東西向綜合交通走廊的打造上動作不斷,除了鐵路建設,文一西路、天目山路、留祥路,地鐵3、5、16號線和機場快線等已建和在建的交通工程,將余杭的生態、科創、產業、生活、文化等空間有機串聯。

通過東西向的交通走廊,地上和地下聯動,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核心區、良渚新城、錢江經濟開發區和周邊地區,將逐步構建起產學研緊密協同、產城人高度融合的創新發展“金腰帶”。

交通能級的提升,確保了區劃調整后的余杭區由傳統地理區位上的杭州大灣區、大城西腹地,變為融入長三角、接軌大上海的城市新門戶,為余杭開展跨區域合作提供了更多空間。

作為G60科創大走廊、合杭創新帶、寧杭生態經濟帶等在杭州的戰略交匯點,余杭已在上海、合肥分別建設了夢想小鎮滬杭創新中心、合杭夢想小鎮等創新平台。截至目前,滬杭創新中心共入駐9家企業,入駐率達80%,研發人員超200人。兩大創新平台已成為省市兩級融入長三角創新一體化發展的前哨站。

“接下來,我們要主動融入全省‘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放大區位交通生態優勢,主動擁抱長三角一體化,高水平建設創新余杭、品質之區、文明聖地,奮力展現建設‘重要窗口’和‘數智杭州·宜居天堂’的排頭兵、領頭雁風採。”張振豐說。

(責編:金忠耀、康夢琦)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