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兩年浙江省第一

蔡楊洋

2021年06月22日08:41  來源:杭州日報
 
原標題:91.3 杭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兩年全省第一

  你敢相信嗎?一件原材料鋼板制成油煙機外殼,僅需13秒時間。

  在老牌制造企業的德意電器,這已經從藍圖落地為一種現實。通過打造工業4.0大型智慧工廠,工廠的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都大大提升——年產值達50億元,而產品檢測不合格率降為0。

  在杭州,這些關於質效提升的生產故事,共同勾勒出杭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強市”的生動路線。

  日前,浙江省經信廳、省統計局印發《2020年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杭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為91.3,連續兩年排名全省第一。

  創新驅動

  制造領域“研”值很高

  生產線上,焊接機器人有節奏地開展焊接,火花四濺﹔不同型號的紅、橙、綠色叉車,在流水線上快速完成裝配﹔自動物料輸送系統一刻不停地運轉,提供物料補給……在杭叉集團智能車間裡,這番忙碌場景已經成為常態。

  “今年以來,公司的產能利用率一直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3月是傳統的銷售旺季,叉車銷售達到了3.2萬台,四五月份的銷售量有所回落,但較去年同期仍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提及業績,杭叉集團董秘陳賽民難掩興奮。

  據悉,杭叉集團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增長再創新高,同比增長44.92%。

  數據背后,是杭叉集團聚焦創新不斷苦練降本提質、增產增效的“內功”。陳賽民說,通過打造基於5G網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一體的叉車智能車間,叉車產能比過去提高了一倍。

  去年,杭叉集團還自主研發了無人駕駛叉車新產品。隻需在系統裡設置好參數,機器人就能按照設定路線完成搬運,誤差不超過5毫米。

  創新驅動發展,杭叉集團是杭州制造擁抱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杭州制造企業不僅注重土地、廠房、設備這些“硬投資”,更向研發、品牌、人才、並購等“軟投資”要效益。

  來自市經信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杭州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增長13.5%,佔營業收入比重3.06%。

  數字賦能

  智能制造水平持續提升

  約5萬平方米的車間裡看不見工人,行業首個全價值鏈數字中樞“九天中樞數字平台”,正在給車間所有設備和協作平台“發號施令”……建成行業首個智慧“無人工廠”的老板電器,通過“互聯網+”實現了智能化生產。

  通過數字化改造,老板電器的生產效率平均提升了30%以上,產品一次優良率達到96%以上,每年能節省人工成本約3500萬元。

  智能制造,是通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在數字化改革浪潮下,杭州走出了一條以數字驅動發展變革、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智能制造水平持續提升。

  今年,杭州開啟“未來工廠”建設,進一步加速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深入融合。

  憑借數字經濟優勢,杭州數字工程服務賦能制造業成績亮眼。目前,杭州市提供全國70%的雲計算能力,70%的移動支付能力,向全省輸出70%以上的智能制造工程服務能力。

  邁向高端

  聚焦未來蓄積發展動能

  6月17日,杭鍋集團“牽手”西南交通大學,雙方達成合作,將致力於新型液流電池儲能系統的研發及應用。

  對這家老牌制造企業來說,新型能源已經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全新賽道。

  “‘30·60’碳達峰、碳中和,就是杭鍋的機遇。”西子聯合兼杭鍋集團董事長王水福說,杭鍋將持續發力清潔能源,從高端制造向高端服務延伸。

  去年,杭鍋集團開始實施“傳統能源+新型能源”發展戰略,先后與西安交大、浙江大學等成立能源科技研究院、先進能源聯合研發中心,全力推動能源科技的創新、研發。

  持續向高端邁進,杭州制造企業的自我驅動,為高質量發展蓄積了澎湃力量。

  另一家老牌制造企業杭氧,則以“智能工廠”為新起點,從制造向服務延伸。未來,杭氧不僅要在公司內部發展示范型“數字化車間”,還將推進生產端全鏈條端到端打通,圍繞智能化生產和服務化延伸等場景,結合杭氧銷售模式及氣體公司運營戰略,達成供應鏈+生產+銷售+服務一體化的運營模式。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