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的美,美在湖山秀麗,美在人文厚重。“如果說杭州是一首詩,那麼西湖就是這首詩的魂。”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官方微博上發了這樣一句話。
正是這一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1處世界遺產。
今年6月24日是西湖申遺成功十周年的日子。十年邁步,足音鏗鏘。西湖,這個世界遺產如何滋養城市文化?城市的發展又如何與遺產保護相輔相成?西湖,如何見証我們走向共同富裕?一起來探訪世界遺產保護傳承的西湖樣本。
“定義”西湖:從觀光景點到世界遺產
盛夏,山色蔥蘢中,西湖朵朵荷花點亮了一湖碧水。湖邊,如織的游人舉起手機,正與旖旎的湖光山色合影。
杭州西湖,風景秀麗,嫵媚多姿,千百年來贏得了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他們流連於其風姿倩影之中,留下了諸如“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無限繾綣。
西湖全景。西湖管委會供圖
“西湖之美,不僅在於景,更在於人文。”浙江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許澍說。
2011年6月24日,在第3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也是中國唯一的湖泊類文化遺產。
說起來,世界遺產可細分為自然、文化、自然文化雙重、文化景觀4類。西湖最后以文化景觀入選世界遺產。這也是國內首次主動以文化景觀類型來申報的項目。
西湖游客。莫燁犇攝
談及申報初衷,當年主持西湖申遺文本編制工作的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建筑設計院總規劃師、研究員陳同濱說:“由於文化景觀在保存狀態上具有‘有機演變’的特性,而以‘西湖十景’為代表的西湖景觀是園藝、繪畫、詩詞‘三位一體’的關聯性文化行為的創造物。因此,將西湖選擇‘文化景觀’作為申報類型,這與中國文化遺產的保存特性相吻合。”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是文化景觀的杰出典范,它極為清晰地展現了中國景觀的美學思想,在景觀營造的文化傳統中,西湖是對“天人合一”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闡釋。
“一處世界文化遺產能夠獲得如此多國家代表團的高度評價和一致認可,這是極其罕見的。杭州全票通過申遺不僅是西湖的驕傲、杭州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作為西湖申遺全過程參與者和見証者的原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杭州西湖申遺領導小組組長王國平說。
時任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杭州市園林文物局)主任(局長)的張建庭認為,西湖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人文底蘊,勾勒了杭州“千年古都”的發展軌跡,注解了“人間天堂”的真實內涵,形成了“湖城合璧”的城市發展格局,成為杭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血脈與根魂。
接力護“湖”:一手抓保護,一手抓發展
西湖的美,不是憑空而來的,它離不開歷代人民的疏浚治理。
從李泌帶領百姓連開六井,引西湖水入城,到白居易引湖水入運河,用運河水入田,再到蘇東坡疏浚西湖,建設蘇公堤,西湖記錄了一代代人的護湖努力。
如果說,歷代疏浚治理是為西湖的美麗奇跡埋下伏筆,那麼進入新世紀后的西湖綜合保護工程,無疑翻開了西湖之美的嶄新篇章。
西湖鳥瞰。王曉波攝
“記得2002年,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的社會與經濟發展大戰略,這為西湖綜合保護與整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張建庭回憶。也正是在這一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擬定了西湖綜合保護工程的藍圖,十年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序幕由此拉開。
生態保護、環境美化、文脈延續、景觀修復、水質治理、建筑整治……連續十年實施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實現西湖水“一月一換”,水質得到全面改善﹔保護修繕、恢復重建了180多處自然和人文景觀,恢復西湖水面0.9平方公裡,“三面雲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間格局得以保護,“一湖兩塔三島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間。
2011年,西湖申遺成功后,杭州西湖管委會在優化生態環境、強化景區交通管理、保護文化遺產、改造景中村等多方面持續發力,“護湖”這篇大文章又掀開新的一頁。
在六和塔上採用了光纖光柵實時監測與傳統的精密變形監測相結合的方式,這在全國古塔保護監測手段上尚屬首例﹔充分依托紅外感應、手機信令等技術手段,實現對景區各區域客流的實時監控﹔對特色植物分布情況、生長情況等進行監測管理……申遺成功后,西湖管委會第一時間成立西湖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管理中心,對西湖進行全方位監測。
南山路亮燈。周兔英攝
一池西湖水,千年根與魂。水,是西湖的核心。西湖管委會精心謀劃,通過導入錢塘江江水為西湖配水換水,湖水自淨能力得以提升,定期實施的西湖疏浚,保持西湖平均水深不小於2.5米﹔通過栽培沉水植物,培植“水下草原”,西湖水質透明度常年穩定在85cm以上。
遺產保護並未影響城市發展,反而促進了城市發展。整治后的西湖,讓杭州“人間天堂”的城市名片越擦越亮。同時,隨著錢江新城的崛起,杭州跨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正如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所說:“無論是蕩舟西湖裡面,還是漫步蘇堤、白堤,都看不到任何一棟侵入到西湖文化景觀的建筑,西湖成功了。從申報世界遺產之時,杭州就堅定不移地從西湖時代走向了錢塘江時代,在錢塘江兩側氣勢磅礡地建了新的杭州,這就真正實現了梁思成先生的主張,歷史性城市保護老城、建設新城,兩者相映成輝。”
還湖於民:主客共享,美美與共
清晨的西湖,安靜如處子。湖邊,休閑的老人打太極、跑步、跳舞、下棋,或靜靜坐在湖邊的椅子上,輕搖著扇子,沉浸在荷香荷韻中。
65歲的張萍半年前從老家黑龍江趕來,照顧剛出生的孫子。每天清晨,她都會堅持到西湖邊散步。“在城市中心有這麼一大片湖,美麗怡人,又不收費,實在是給市民游客帶來了大實惠!”她感嘆道。
西湖申遺成功后,杭州做出了“六個不”的承諾,包括“還湖於民”目標不改變、門票不漲價、博物館不收費、土地不出讓、文物不破壞、公共資源不侵佔等。西湖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實“還湖於民”才真正是西湖綜保的真諦,這體現了杭州“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和超前的決策眼光。
西湖景區綠葉國際服務隊。西湖管委會供圖
西湖的經驗並不由西湖獨享。去年,在西湖申遺成功9周年紀念日活動中,“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管理”授牌儀式舉行,西湖、西溪珠聯璧合,實現了一體化管理。西湖西溪,這兩顆相得益彰、熠熠生輝的明珠,正一起攜手邁向“雙西合璧、精彩蝶變”的新時代。
“一張票通游”“一艘船通航”“一條路線通行”“一輛電瓶車通達”“一路數字公交通聯”,免費開放綠堤區域……
“西湖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具杰出精神棲居功能的‘文化名湖’、享譽中外的‘人間天堂’,在下一階段建設中,將進一步發揮其在塑造文化自信、生態自信中的特殊作用,讓千年文脈更加彰顯。”西湖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錦繡未央,再續華章。走向下一個十年,西湖信心滿懷,“裙袂”飛揚。
《德清踐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縣域方案》發布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資貿易人洽談會開幕。本次德洽會以“數智共建 德創未來”為主題,以“經貿合作精准洽談、高端人才強力聚引、營商環境優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廣”為主要內容,以“數智共建”為基底,以“線…【詳細】
浙江: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以內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了“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窗口’”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蕭蕭攝 發布會結合“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時代以來的…【詳細】
2021浙江高考分數線公布:普通類一段線495分 二段線266分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普通類: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zjzs.net)、浙江考試微信或浙裡辦APP,憑准…【詳細】
6月26日,航拍中國動漫博物館。該館通體呈白色,形似祥雲。人民網 章勇濤攝
中國動漫博物館6月26日正式開館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王蕭蕭)6月26日上午,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在杭州正式開館。 據了解,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准成立的“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也是杭州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和“動漫之…【詳細】
浙江桐廬:5G賦能促畬鄉蝶變 一畝田、千斤糧、百斤魚、萬元錢,在浙江桐廬莪山畬族鄉沈冠村,村民們靠種田養魚就走上了致富路。 “過去,我們村每畝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實現萬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黨總支書記黃金源說。 稻田裡的傳感器可實時收集數據。人…【詳細】
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誦讀活動。人民網 章勇濤攝
“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富陽啟動 6月24日晚,“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市富陽區龍門古鎮啟動。 作為“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的開篇首場活動,《筑夢富春·黨旗下的誦讀》由“初心”“奮斗”“征程”三個篇章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結合朗誦、紅色話劇、歌舞等多種藝…【詳細】
“雙西”合璧精彩蝶變 “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人民網杭州6月24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慶祝杭州西湖申遺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行吟山水,一湖瀲灩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詳細】
浙江泰順:科技特派員送技術下鄉,助農共富裕 科技扶貧,建功立業。在浙江泰順縣,助農致富的科技特派員隊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員走進泰順田間地頭,到今年已是18個春秋。科技特派員們以黨建為引領,以“科技e聯”黨建聯盟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