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龍麗溫高速景文段通車 助力浙西南山區踏上發展快車道

2023年01月04日12:50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1月4日,浙江景文高速正式通車,標志著龍麗溫高速這條浙江大通道建設的標志性工程全面建成。麗水景寧和溫州文成這兩座藏於連綿大山裡的美麗縣城,也將踏上發展的快車道。

龍麗溫高速公路是實現浙閩互聯互通、進一步消除瓶頸路的關鍵性工程,分文瑞、文泰、景文三段建設,由浙江交通集團主導投資建設。其中,文瑞高速、文泰高速分別於2020年1月和2020年12月建成通車。此次通車的景文高速起於G4012麗水雲和至景寧段終點位置,終點與已建的文瑞高速、文泰高速實現交通轉換,主線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准設計,全線設景寧南、文成南、西坑、東坑4處互通式立交及2個服務區,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投資總額約137億元,全長68.045公裡。

通車儀式現場。浙江交通集團供圖

跨山越水,畬鄉百姓終圓夢

景寧、文成兩縣,境內澗谷縱橫、群巒起伏,平均海拔近500米。過去,因大山峽谷阻隔,這裡長期交通不便,百姓出行困難,極大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在連綿的大山間開辟高速,讓龍麗溫高速及浙南高速網絡形成閉環,成為民之所盼。

“我家有幾十顆楊梅樹,到了成熟期,大果一斤15塊,小果一斤10塊,但要依靠熟客來自提。”文成縣西坑畬族鎮南坑垟村村民趙小英說,“如果我們村交通更方便一點,銷量一定會更好。”

2019年5月,景文高速項目開工,浙江交通集團景文指揮部以山區高速公路“品質工程”典型示范路為建設目標,堅持把黨建引領、生態保護、科技創新、精細管理作為高質量建設的制勝法寶,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克服浙西南山區地貌單元多、地質性質差異大等難題,在水庫、峽谷間披荊斬棘、筑起坦途。

景文高速項目建成后,從西向東,串聯起沿線9個鄉鎮街道、39個村以及17個自然人文景區,極大改善浙西南加快發展地區的交通條件,原來2小時30分的全線車程將縮短至40分鐘。

景文高速全線共設4個互通,為鄉村振興鋪設好了“快速道”。景寧南互通連接景寧縣,為景寧縣旅游產業、惠明茶產業發展提供便利的交通運輸服務。東坑互通連接景寧縣東坑鎮,有利帶動周邊農業園、亭崗嶺等園區基地的發展,加快發展現代都市農業以及文化旅游產業,進一步打響“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西坑互通連接文成縣西坑鎮,高速出口靠近百丈漈風景區,南鄰飛雲湖與岩門大峽谷景區,北依南田劉基故裡景區,踐行交通拉動地方旅游產業發展。文成南互通連接溫州市文成縣,打通了當地茶葉、楊梅、蔬菜三大主導產業交通運輸阻塞點,為創建高山蔬果特色農業奠定堅實基礎。

景文高速西坑互通。浙江交通集團供圖

齊抓共管,打造山區品質工程樣板

景文高速是浙江省地形條件最為復雜的高速公路之一,管理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從工程前期准備到正式施工,再到驗收及缺陷責任期,高質量管理理念貫穿景文高速建設始終。

帶著“創省、市兩級平安工地”“打造景區化高速公路示范項目”的建設目標,浙江交通集團景文指揮部始終堅持“數字賦能工程品質提升”,依托數字化技術,搭建功能完備、溝通順暢、管控有力的景文數字化管理大平台。通過覆蓋全線的“智監雲”APP,工程管理程序審批、人員管理、工程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等九大模塊43項子業務都實現了指令的線上下達、線上閉合。

全長10.69公裡的葉麻尖特長隧道是浙江省在建最長、豎井最深的山嶺隧道。為高品質完成隧道施工,浙江交通集團景文指揮部積極推行“機器換人”,參照浙江省內外示范項目“隧道施工九台套”等先進做法,結合景文高速實際,創新配置“兩機一橋四台車”,打造九條全機械化施工流水線,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質量,也節約了成本。同時,項目還在施工中結合BIM技術、超前地質預報、監控量測數據等信息化手段,用於及時調整圍岩級別和襯砌類型,實現隧道動態優化設計,確保了隧道安全順利貫通。

高嶺頭水庫特大橋主跨跨徑300米,主塔高達210.32米。在現場管理上,景文高速配備全面可視化的高塔設備風控系統,對高塔人員定位、塔式起重機物聯、吊鉤可視化、應急廣播、升降機物聯、AI+大數據進行數據監控與分析,管理員可通過PC端與APP終端實時查看設備施工狀態,及時發現風險源,將安全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此外,浙江交通集團景文指揮部還啟用“會說話的聰明安全帽”,除了一般防護功能外,該安全帽還配備了工業級高清晰度攝像頭及4G/WIFI網絡和GPS定位,實現了實時語音視頻通話、實時視頻監控、實時語音對講,當發生跌落、撞擊、脫帽等情況時,能第一時間通知監控后台報警,有效防護作業人員安全。

景文高速高嶺頭水庫特大橋。浙江交通集團供圖

交通+旅游,打造綠水青山間的彩色飄帶

沿景文高速,從麗水景寧開始一路向溫州文成出發,封金山、銅鈴山的自然風光盡收眼底,畬鄉之窗、深垟村、安福寺、劉基故裡等熱門旅游景點一路相隨。

作為“浙西南景區化高速公路”樣板工程,景文高速本著充分挖掘沿線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特色、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從全域旅游的視角出發,以“通景、融景、造景”為設計理念,貫徹“無邊界景觀”“序列景觀”“低成本景觀”的打造策略,實現“車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

該項目以“綠水青山間的彩色飄帶”為設計定位,從“百花朝鳳、瑤境回廊、重巒覓瀑、文成尋跡”4個主題區段入手,致力打造集高速通行、交通服務、生態展示、文化展示、休閑游賞、旅游體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安全通行風光帶、山水人文展示帶、城鄉統籌發展帶、全域旅游連接帶、景區化高速示范帶。

據統計,項目全線共21座隧道、42個進出口,隧道洞口造景結合地形及洞口形式,在結構安全的基礎上做適度的景觀延伸及造型,或自然山石,或浮雕小品,傳遞人文情懷。隧道口結合洞內外明暗變化,採用過渡段廊架等景觀小品設計,加大駕駛人員對光線明暗變化的適應性,提高行車安全。

景文高速重點設計的景寧高架橋和高嶺頭水庫特大橋,通過其橋型分類別進行打造,以突顯橋梁形體結構,進而美化道路環境,提升地方文化特色。如景寧高架橋以色彩涂裝為主,裝飾以畬族特色的圖案形象,將地域特色融入項目設計。

景文高速沙灣隧道進口。浙江交通集團供圖

黨旗引領,凝心聚力筑通途

4年多來,面對工期緊、地質條件復雜、工程難度大等難點,浙江交通集團景文指揮部堅持紅色力量挺在前,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將黨建優勢轉化為項目的發展優勢,為順利實現全線通車凝聚力量。

在建設過程中,浙江交通集團景文指揮部運用“黨員進班組,黨建在現場”紅色引擎工作機制,以“五聯共創”黨建品牌為抓手,充分發揚畬族人民的“忠勇精神”,帶動群團齊心共進,打響“畬之路”黨建品牌,全方位助力項目高水平建設。

項目全線5000多名建設者圍繞任務目標,採取“周告知、月亮晒、季比拼”的挂圖作戰模式,每周召開項目建設難題分析會,每月亮晒成效和亮點,根據進度亮紅黑旗,每季度實施考核排名。特別是針對山區氣候多變、作業空間小,施工技術難度大、工藝復雜,道路運輸條件差,施工組織難等難題,項目組建了交投鐵軍黨員攻堅隊,明確責任目標,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明確攻堅任務清單,始終奮戰在“急、難、險、重”攻堅一線,搶晴天、戰雨天,抓質量、保安全,全力保障施工順利進行。

未來,景文高速這條蜿蜒於浙南山鄉綠水青山間的景觀高速,將促進畬鄉經貿、投資、人文、旅游等全方位提升,為助力浙西南鄉村振興、增進民生福祉插翅添翼,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邱文俊)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