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金建鐵路建設超三成

浙江交通集團著力打造“詩畫江南黃金走廊”

陳薇、申碩洋
2023年03月09日16:06 | 來源:潮新聞
小字號

3月9日,在轟鳴的機械聲中,工人雙手翻飛,幾秒鐘便將鋼筋用鐵絲緊緊地綁扎固定﹔他們手持振搗棒,逐點移動,一方方質地密實的混凝土逐漸成形……

當前,由浙江交通集團主導投資建設的金建鐵路緊緊圍繞17億元年度投資任務,緊鑼密鼓地推進蘭江特大橋、跨杭金衢高速公路特大橋、新安江特大橋和茶葉坪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建設。

施工現場。浙江交通集團供圖

金建鐵路全長64.51公裡,是設計時速為250公裡的雙線鐵路。線路自既有金華站引出,向北經蘭溪市、建德市,在建德站接入杭黃高鐵(杭州—黃山),沿線設金華、蘭溪東、大洋、建德等4座車站,其中,蘭溪東、大洋為新建車站,填補了當地不通高鐵的空白。

項目計劃在2025年10月具備通車條件,建成后將串聯起杭黃高鐵、合福高鐵、滬昆高鐵、金溫鐵路四條線路,把長三角地區“皖江經濟帶”“黃山旅游經濟圈”“浙中城市群”“溫州經濟圈”等多個經濟圈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黃山至金華”鐵路通道的組成部分,對於構筑浙江省鐵路網骨架、完善長三角路網布局、帶動多經濟圈聯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金建鐵路蘭江特大橋位於浙江省金華蘭溪市,全長6538.12米。目前,工人們在全力推進連續梁合龍。

寬闊的江面上塔吊、挂籃隨處可見,混凝土罐車、泵車在棧橋上來回穿梭、有序運轉,“拼”的氛圍在這裡蔚然成風。“全線3個標段、70多處工點之間正在進行激烈角逐。每天都有進度、安全等情況在公示欄上公布,這個月的紅旗誰能到手,就看實實在在的工程進度和安全質量。”浙江交通集團金建鐵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李彥偉說。

與數百名工人一同見証了這條跨江長橋“從無到有”的主任領班員王濤,在回憶起工程進場初期時的場景頗為感慨:“因為蘭江特大橋9個水中墩身都位於河道深水中,給當時的樁基施工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據悉,由於橋梁橫跨錢塘江最大支流蘭江,沿線生態環境秀美,對於環水保要求極高,同時,施工區域地質條件復雜、岩溶發育強烈、突泥涌水風險高,是金建鐵路的重難點控制性工程。為此,指揮部成立攻關專班,倒排工期,多次實地踏勘,提前研判各種自然條件影響優化施組,最終為金建鐵路實現踏江“飛渡”打下堅實基礎。預計該大橋於2023年12月完成全部連續梁合龍工程,為2024年12月實現鋪軌創造條件。

施工現場。浙江交通集團供圖

一面是蘭江特大橋助力金建鐵路“踏江飛渡”,而在距離工點約10公裡處的另一面,一座高鐵站房也正承載著蘭溪人民在“家門口”坐上高鐵的美好希冀“拔地而起”。據悉,蘭溪東站總建筑面積9999平方米,設計為線側平式站房,總高22.5米,車場規模為3個站台、7條鐵路線。

高鐵站作為一座城市的對外接口,更是展示城市特色和人文風貌的重要窗口。“蘭溪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第一座高鐵站的設計與建設也被賦予了尤為特殊的意義。為了使站房外觀與山水秀美的城市特征相契合,我們提取了本地的自然元素,將屋頂設計成山水起伏、水波蕩漾的形態,正面幕牆以豎向線條排列組合。站房整體設計錯落有致、層次分明,遠遠看去,就好像一幅畫卷向乘客徐徐展開。”李彥偉介紹,目前,蘭溪東站的站房出站廳結構及樁基礎施工、進出站地道工程已全部完成,現在已經轉入站房實體工程施工階段,站房工程樁基作業、旅客通道、出站廳防水工程正有序推進中,預計於6月底完成站房主體結構工程。

“為保証站場施工的各個節點任務按時完成,金建指揮部挂圖作戰,提前協調施工組織和資源配置,於2022年6月便開始旅客地道施工,將項目進場時間提前了1年有余。”李彥偉表示,蘭溪東站採取主體一層、局部三層、地下局部一層的設計,採用“下進下出”(即通過地道進出站)模式,這種進出站模式有利於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旅客聚散分流,還可實現城市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有效減少進出站的步行距離,意味著乘客迎來了“無縫銜接”和“零換乘”的出行時代。

一條連接梅城古鎮、千島湖、黃山、新安江等名城、名湖、名山、名水的“詩畫江南的黃金走廊”正在萬眾期待中逐步照進現實。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