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安徽淮北相山區:錦鯉養殖 蹚出鄉村振興新路徑

2023年03月16日08:5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錦鯉。人民網 王曉飛攝

錦鯉。人民網 王曉飛攝

人民網合肥3月15日電 (王曉飛、呂歡歡、實習生張靜雨)提起“錦鯉”,人們往往會聯想到吉祥、幸福、好運等寓意,它承載了人們對於工作、學習、生活的美好希望和祝願。在淮北市相山區渠溝鎮郭王村,有一座錦鯉文化產業園,以現代化的智慧水產養殖為依托,以錦鯉的傳統文化寓意為骨架,意在打造一個集農業生產、生活與生態三位一體的鄉村文旅新形態,讓小小錦鯉“游出”產業園,激活鄉村振興這池“春水”。

走進錦鯉文化產業園,隻見春花爭艷、流水潺潺,大片的露營草地、徽派建筑群民宿和假山瀑布等人造景觀相得益彰。6000平米的高標准現代化智慧循環水養殖溫室內,100座魚池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魚池內,各色錦鯉正在悠閑地覓食、嬉戲。

錦鯉文化產業園一隅。人民網 王曉飛攝

錦鯉文化產業園一隅。人民網 王曉飛攝

產業園負責人劉萬春介紹,項目佔地64畝,總投資約5000萬元,一期投資約2600萬元,目前園內有近70個錦鯉品種,成魚一萬多條。“價格最貴的一條錦鯉大概在五十萬元左右,一般的在兩三百元一條。”劉萬春指著其中一池錦鯉介紹,“這種錦鯉大概一萬多元一條,它的特點就是可以跟人互動。”說罷,他把手伸到水面,幾秒鐘后,隻見漣漪泛起,黃色的錦鯉成群游過來,張開嘴巴便開始往人手上蹭,像極了貓狗等寵物跟主人親昵。

劉萬春與錦鯉互動。人民網 王曉飛攝

劉萬春與錦鯉互動。人民網 王曉飛攝

“最高等級的錦鯉是賣給北上廣深的企業客戶以及一些錦鯉愛好者,中等偏上的出口到韓國、東南亞等地。”劉萬春告訴人民網安徽頻道,預計產業園於今年“五一”正式運營之后,年繁育錦鯉魚苗可達數十萬尾,年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

劉萬春介紹,未來會以錦鯉養殖為依托,借力周邊以種植菊花、白芍、油葵等為主的“芳香小鎮”的環境,吸引游客前來觀光、露營、親子游、研學、餐飲等,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附近群眾增產增收。

幾條錦鯉在悠閑地覓食。人民網 王曉飛攝

幾條錦鯉在悠閑地覓食。人民網 王曉飛攝

郭王村黨總支書記徐敬告訴人民網安徽頻道,目前,當地已有三十余位閑散勞動力到產業園務工,人均月增收三千元以上。“企業下一步免費為養殖戶提供魚苗、飼料、病害防治和技術培訓以及成魚回收、銷售,預計能夠帶動我們當地近百名農戶從事錦鯉養殖,每條魚平均贏利兩三百元,農戶每年預計可增收2萬余元。”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