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8個月“敲”出83幅作品 杭州臨平匠人獻禮亞運

2023年03月20日21:07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咚咚咚……”在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工作室內,一張小矮凳、一個小矮櫃、一台小磨輪,外加數十件自制小工具,組成了杭州市臨平區鐵藝畫非遺傳承人厲柏海的“工作室”。厲柏海在這裡花了8個月的時間,創造出了一系列關於亞運會的作品。這其中最難的部分,當屬對亞運吉祥物運動項目造型細節的刻畫。為了盡快完成這些作品,厲柏海每天清晨5點起床,在工作室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

“我始終關注著杭州亞運會的會徽、吉祥物發布,下定決心要把這套作品展示給廣大市民。目前,83幅亞運會和亞殘運會吉祥物運動項目造型,我基本上已完成了。”厲柏海自豪地說。

鐵藝畫是一門通過繪、剪、敲、折、焊、拚等工藝,將鐵皮、鐵絲變成一幅幅賞心悅目書畫的民間藝術。厲柏海與鐵藝畫的緣分,還得從上世紀80年代初說起,出於對傳統技藝的強烈興趣,他特意趕赴鐵藝之鄉安徽蕪湖,四處走訪鐵畫藝人,用心琢磨鐵藝畫40多年。

2019年,杭州亞運會會徽一發布,厲柏海就選擇把它制成鐵藝畫,后來這幅作品被亞組委收藏。從那以后,厲柏海便決定圍繞亞運會主題進行創作,他希望用鐵藝畫這種獨特的形式去展現亞運會的別樣風採。“這次亞運會在‘家門口’舉辦,作為一名民間手藝人,我更應該為宣傳亞運盡自己的一份力。”厲柏海說。

與黑白相間的傳統鐵藝畫不同,厲柏海給手中的作品賦予了斑斕的色彩。更為可貴的是,這次亞運吉祥物運動項目造型的鐵藝畫,不僅需要多種顏色,而且是漸變色,噴漆上色工序相當復雜。在反復嘗試和一次次的摸索中,厲柏海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方式方法。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鐵藝畫作品在色彩的加持下,變得更加賞心悅目。

如今,厲柏海仍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熱情。臨平區南苑街道綜合文化站設立的厲柏海鐵藝畫展廳內,擺放了他制作的往屆亞運會會徽、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等近百幅鐵藝畫作品。為了進一步擴大宣傳效果,厲柏海還攜帶畫作下社區、進市集展覽,讓居民群眾在欣賞鐵藝畫的同時,切身感受亞運與非遺碰撞的別樣體驗。

“真的非常漂亮,用手摸上去絲絲滑滑的。鐵藝畫的展示有助於更多人去了解亞運、支持亞運。”市民王晨玥說。(盧曉悅)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