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嘉興為農田裝上“智慧大腦”

王雨紅、王文偉
2023年04月10日08:57 | 來源:浙江日報
小字號

不會說話的蔬菜突然間就有了“點單”的本領,一台台機器人仿佛成了大棚內的主人——這樣的智慧農業場景,在嘉興隨處可見、可感可觸。

“發展智慧農業,已成為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嘉興市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潘侃說。近年來,嘉興依托信息技術,用數字化賦能農業生產,促進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

嘉興如何發展智慧農業?未來農場就是抓手之一。2022年,浙江公布了兩批未來農場認定名單,嘉興新增5家,新增數居浙江省第一。漫步這些未來農場,可以發現它們的模樣各有不同,但都有共同特質:新一代科學技術與智能裝備,正給農業生產方式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比如嘉興桐鄉一處種苗未來農場裡,工人隻需操作智能嫁接機,就能每天輕鬆嫁接苗種3000株,這是他們以前埋頭苦干一天一夜也做不完的工作量﹔在嘉興海鹽一處未來農場,人工智能、物聯網、智能生物耳標等技術應用,實現了養豬場無人值守、精准飼喂、智能環控,養1萬頭豬隻需3個人﹔嘉興平湖某未來農場,沙培、氣霧培等種植技術替代了傳統土培,果蔬以脫離土地的方式成長,產量比土培高出20%。

智慧農業不單要依托一項項科學技術、一台台智能裝備,更需要一個“大腦”將它們集成,提供全鏈條分析預警、輔助決策、在線指揮等“腦級應用”。

為此,嘉興開始推廣“農業產業大腦+未來農場”發展模式,讓農場迎來更大規模、更高水平的智慧化改革。2022年12月,嘉興某未來農場就嘗到了甜頭:參考畜牧產業大腦實時呈現的“生豬出欄體重情況”數據,董事長許明曙預判未來一段時間生豬市場將保持低位運行,及時將農場生豬出欄重量從130公斤調整為110公斤,避開出欄高峰期,避免了肉價波動帶來的損失。截至目前,嘉興已初步建成糧食、生豬、湖羊等農業產業大腦。

智慧農業還離不開政策“撐腰”。在最新一輪政策中,嘉興將對省級數字農業工廠、未來農場給予20萬元以上獎勵,對數字農業、農產品冷鏈物流等與智慧農業有關的建設項目,給予項目投資額最高50%或1000萬元補助。2022年,嘉興農業農村信息化總投入106.3億元,居浙江省第一。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