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金华开发区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1%

数字赋能环境监测 聚力提升金开“气质”

俞夏冰
2021年08月16日08:46 | 来源:金华日报
小字号

  “以前街头巷尾,实时巡逻,现在轻点鼠标,推拉放大,哪里有污染,通过监测后台就能看到。”记者8月15日从金华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了解到,目前,数据化监测手段已在监测工业企业废气、餐饮油烟、秸秆焚烧等领域展开应用。上半年开发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优良率达91.4%,PM2.5浓度30μg/m3,PM10浓度53μg/m3,O3浓度147μg/m3,其中空气优良率、PM10两项指标变化幅度排名全市第三。

  巧用电流“盯梢”工业企业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打开除尘设施,电流会发生异常,后台监控设备会发出预警。”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审批科科长汪顺利说。上半年,工业企业用电监控项目入选开发区2021年度改革创新项目,金华市海日家具用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列入首批试点企业。通过企业、生态环境部门和第三方安装单位等现场确认,目前,海日家居等10家单位已完成点位安装49个,安装完成率100%。

  8月10日,在海日家具用品有限公司外,可以看到一个不起眼的小电箱,它对公司内除尘设施是否运行严格“盯梢”,如果除尘设施没有启动,监测后台便会发出预警,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并解决。据悉,工业企业用电监控根据企业的生产和治理工艺,分别对产污设施和治污设施安装采集设备,利用传感技术实时收集设备工况数据,再将数据传输到后台监测系统平台,实现对企业总用电量、生产设施用电量、环保治理设施用电量的24小时不间断全过程远程监测,精准掌握治污设施的运行情况,实现无死角监控。

  目前,开发区现有涉水、涉气排污单位102家,如何在监管任务重、监管人员少的情况下,实现对排污单位的有效监管,一直是生态环境部门努力探索的方向。今年初以来,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以工业企业用电监控项目建设为抓手,有效推动企业环保监管数字化转型。工业企业用电监控项目的实施,可实现分表计电、三级预警、电量控制等7大功能,实现环境问题由“惩”与“罚”到“防”与“督”的转变,实现环保设备和治污设备运转情况的实时量化,进一步提升环境监察执法能力。

  24小时在线监测餐饮油烟

  “油烟在线监控装置是一个小小的探针,一般安装在油烟净化设施后端,通过检测器和传感器,连续监测油烟浓度、颗粒物浓度、非甲烷总烃浓度三个参数,并将数据上传到‘云端’,为生态环境监管、餐饮业主清理维护设施、减少油烟扰民问题提供了便利。”金华市联创智绘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商浩辉介绍。

  今年6月,生态环境分局联动蓝天办、综合行政执法分局等部门,投资335万元的餐饮油烟在线监测项目投入使用,覆盖金华十五中周边100家餐饮单位,构建了“技防+人防”全覆盖监管体系,实现油烟排放数字化监控、精细化管控。油烟净化装置运营异常或油烟排放超标,在线监测平台会自动报警,值班人员可安排“点对点”核查。核实问题后,及时提醒店家清洗维护餐饮油烟净化设施,并对接属地网格员加强技术支持和日常监管,做到问题不整改到位不放过。与在线监测同步,开发区严格落实属地网格化管理责任,既巡查发现、督促整改问题,又加强业务指导,支持餐饮单位油烟规范治理,确保达标排放。自6月份投入使用以来,目前已发现油烟超标14次,执法32家(次)。

  “高空天眼”紧盯秸秆焚烧

  “目前开发区有9个高空瞭望点,这是我们用来查秸秆焚烧点的‘天眼’。”据介绍,这几个高空瞭望点均设置在通信铁塔的顶端,塔体大约50米高,站点多、覆盖广、不断电,监控装置为双光谱热成像高清摄像头,能实现对铁塔周边半径3~10公里范围360度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可以精确定位秸秆焚烧点,从而将报警信息自动生成在后台系统,实时下发给相应的网格人员,并且通过存储功能,解决追究责任取证难的问题,有效减少了因秸秆焚烧造成的损失,为秸秆禁烧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对此,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深有体会,以往秸秆禁烧工作仅靠单纯的人防,耗时耗力。通过高点监控,采取“人防+技防”方式,值班人员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热成像即可定位、报警,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1—7月,开发区烟尘智能监控(焚烧火点)报警数575个,现场完成处置并在监控系统反馈情况的422个,处置反馈率73.4%。

  下一步,开发区还将购入VOCs走航车、颗粒物激光雷达,并建设道路扬尘监测点,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动态感知网络,加快推进从现状监测向精准溯源预测监测转变,为污染精准溯源打下坚实基础。

(责编:孙鹏、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