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共享电单车回归绿色交通出行本质
新一轮《嘉兴市区共享电单车运营规模评估报告》发布

记者从嘉兴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了解到,新一轮《嘉兴市区共享电单车运营规模评估报告》近日发布,为下一阶段嘉兴市区共享电单车行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据悉,《报告》由嘉兴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委托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编制。评估单位根据当前嘉兴市区三家运营企业的车辆实际投入、周转量情况以及现阶段居民出行结构特征分析,结合问卷调查,通过对城市人口交通的发展、城市环境变化、共享电单车需求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测算共享电单车投放需求,建议2022年嘉兴市区中心城区共享电单车合理发展规模在1.6万至1.8万辆之间。
“城镇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共享电单车出行也提出了新的治理要求。未来三年,我市将主要推动共享电单车从‘流量附庸’的发展模式,回归绿色交通出行的本质,通过更加科学的调度管理,提升共享电单车的服务水平。”嘉兴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公交管理科副科长贺晓民介绍,根据《报告》,当车辆周转率达到5次/日·辆时,可考虑结合城市规模的扩展、人口增长、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等,重新开展评估后再确定投放规模。
据了解,2018年,首批共享电单车进入嘉兴市场,因其便捷,受到市民的广泛喜爱,但是,车辆违规投放、乱停乱放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为切实解决共享电单车的无序竞争问题,2019年,嘉兴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联合嘉兴市公安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共享电单车开展第一轮运营规模评估工作,对投放实施总量控制,走规范化发展之路。
经过近几年市场的自然淘汰,目前,嘉兴市区共享电单车形成了以三个车企品牌为主的运营局面,共计投放共享电单车约2.2万辆,共享电单车的保有量保持相对合理区间,且逐年在提升周转率,共享电单车行业迈入了“有序准入、总量控制、上牌纳管”的良好发展阶段。
“我们将通过控制总量,优化考核细则,明确准入、评估、考核、监管、激励等管控机制,引导企业开展有序竞争,引导公众择优消费,充分发挥共享电单车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贺晓民表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全力拼经济 浙江这么干
- 近日,浙江“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频频登上热搜。这场由省商务厅牵头、各地政府带队,联动全省上万家企业赴境外参展、拓展海外市场的行动,拉开了各地“拼经济”的序幕。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经济活力加速释放。…
- 湖州:扎实推进清廉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以前,村级工程容易产生成本高、管理乱、转包多、风险大等问题,现在有了‘村级工程智治一件事’应用,实现了智能筛选承包商、智能留档等流程再造,花出去的每一分钱,村干部都说得清、道得明。”近日,湖州市举行了“清廉湖州行”采风活动,农兴村党支部书记黄国兴向记者介绍,自2021年6月“村级工程智治一件事”运行以来,“村级工程智治一件事”应用已全面覆盖南浔区211个行政村。 湖州是浙江省较早探索全面推进清廉建设的城市,自2017年以来,坚持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个单元接着一个单元抓,构建了全面覆盖的责任体系、阳光透明的制度体系、崇尚廉洁的文化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成果。…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