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廬探索“河長制”提檔升級

2020年07月29日09:59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在浙江桐廬,順著富春江往東走,經過整治的堤防工程和治水公園,一路綠樹成蔭,花草滿地,處處是景,如詩如畫。“富春江邊環境美、空氣清新。每天傍晚,我都要到江邊散散步,走一走,非常舒適。”7月24日,來自安徽的新桐廬人劉暉邊走邊說。

近年來,浙江桐廬縣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扎實開展環境污染治理,積極建設美麗河湖和“治水先行 秀水先享”示范區,全力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外來游客和定居人員。

河長,是守護秀水的核心力量。2014年開始,桐廬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了縣、鄉、村級河長體系,共有河長428名。

從今年4月開始,桐廬縣開展河長制提檔升級工作,通過“綠幣”積分來進一步強化河長履職,用智慧化管理手段賦能治水工作。

“源溪(保安溪)河面出現塑料、蛇皮袋等河道垃圾……”近日,浙江桐廬大源溪(保安溪)河長李永平拿出手機,打開“智慧河道雲平台”APP,輸入剛才巡查時發現的問題,並上傳現場照片。隨后,李永平動手清理河道垃圾,並及時更新問題處理情況。這一番操作完畢,他的“綠幣”積分增加5分。

“獲得積分的方式多種多樣,以鄉鎮級河長為例,每完成一次有效巡河可獲得積分6-7分,每上報一次有效涉水問題並通過審核后可獲得積分5分……”桐廬縣八清辦工作人員葉澍介紹。

“智慧河道雲平台”積分系統對縣、鄉級河(湖)長實行在線考評、月度排名、動態管理,通過積分實現對河長參與治水護水所做貢獻的量化情況進行評估,特別是鄉級河長考核也按照積分情況評選為“五星級河長”“四星級河長”“三星級河長”及“不稱職河長”,進一步壓實河(湖)長責任。

隨著“五水共治”和河長制的深入落實,不僅環境好了,桐廬縣還以水為媒、以水興旅,做活水文章,發展全域旅游。

在橫村鎮白雲村,河道綜合整治、小流域綜合治理、垃圾分類等工作,給村庄換上了“美顏”,村集體還通過“環境入股方式”,招商引資項目,每年可獲得保底分紅,實現生態和經濟的雙贏。

新合鄉,以“壺源江”為主線,按照“紅色經典旅游區”規劃目標,通過實施高峰嬉水、自然壺源、雪水民居、聞堰聽水等河道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項目,將壺源江打造成了可嬉、可賞的秀美河。

“現在很多村民不僅不往河道倒污水、扔垃圾,還主動擔當志願者,主動參與巡河護河,做好垃圾分類,保障村和河道衛生。治水不僅美了環境,更實現了環境改變人。”新合鄉社會事務辦主任章建明說。

近年來,桐廬縣始終以“兩山”理念為引領,強基礎、補短板、提監管,通過河長制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全縣114條河道水質穩定達到Ⅲ類及以上,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下一步,桐廬縣將以河長提檔升級和“綠幣”積分為抓手,整合現有資源,繪就全縣“智慧治水一張圖”,打造“線上+線下”的巡河、監測、診斷、監管、治理“智慧治水新體系”。(施銀燕)

(責編:張麗瑋、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