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清淤、排查暗管、打撈沉船等統統“看圖說話”

水下“地圖”精准“對焦”嘉興南湖生態文明建設

俞艷婷

2020年08月06日08:32  來源:嘉興日報
 
原標題:水下“地圖”精准“對焦“南湖生態文明建設

昨天(8月5日)上午,剛完成清淤的殳庄港實際清除土方數量出爐,與前期施工合同相符。支撐嘉興南湖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工作人員判斷河道清淤土方數量的依據,來自一張高精度水下地形圖。這張水下“地圖”是全市乃至全省水利行業首次成功應用水下聲學測量技術解決平原河網高精度全地形測量的成功案例。

30米寬的河面水波蕩漾,河水阻擋了人們的視線,卻擋不住科技的力量。在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高精度水下地形圖為殳庄港穿上“透視裝”。河道清淤長度2.33公裡,清淤量27952.8立方米,河底有2條沉船……打開南湖區水利管理系統,鼠標移至殳庄港,河底沉船在哪個位置、河道水層高度是多少、哪裡有疑似排河暗管……整個殳庄港的水下全地形在平台重塑呈現,1億多個點雲數據讓這條河的水下世界清晰起來。這張水下地形圖已覆蓋南湖區四分之一河道、湖泊,並不斷健全完善。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孵化企業浙江星天海洋科學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昌林告訴記者,公司用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頻率連續可調的淺水寬帶多波束測深系統對南湖區河網進行水下測量,全息感知河湖,歷時1年多形成水利管理一張圖。

如今,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副局長沈立平時隨身攜帶一部IPAD,他說這款基於水下測量數據成果開發的南湖區水利管理系統就像一個隨身走的“百寶箱”,在影像地圖上按需截取任意斷面,便可導出想要的數據。不管是項目規劃、施工、勘察設計、監管還是水利工程運行,與河道、河水相關的任何數據隨時可以信手拈來,河湖數字化讓管理、監督變得簡單,決策部署走向精准。

沈立說,像河道清淤清得徹不徹底,哪些地方是淤積的重點區域……這些困擾水利人的難題正逐項被破解。今年南湖區44公裡的河道清淤均採用新技術全覆蓋測量,根據清淤前后數據對比,精確算出實際清淤土方量,並跟蹤測量,為探索河道淤積規律、長效輪疏機制,提供了有效數據支撐。像今年超長梅汛期,南湖區多地河網水位一度超警戒線,水下地形圖為河道行洪能力判斷,防汛決策部署提供了精准的科學依據。

海量的精准數據賦予了水利管理無窮想象,推動著南湖區生態文明建設向水下世界拓展。“超淺水地形地貌測量技術在南湖區平原河網輪疏監測中的應用示范”項目也被列入2019年省水利廳水利科技計劃重點類項目。

浙江省錢塘江流域中心專家表示,南湖區找到了便捷快速的河網數字化手段,為全省水利數字化轉型進行了有益探索,為平原河網輪疏監測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責編:張麗瑋、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