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桐廬

董利榮

2020年08月17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江邊桐廬

桐廬,是浙西富春江畔的一座小縣城。1973年,因為母親工作調動,12歲的我從鄉下來到了桐廬。仿佛是一見鐘情,年少的我,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座城市。

桐廬給我的最初印象,無疑新奇而又神秘。初來乍到,我家便入住富春江邊一座二層老宅院的兩間小房,房間的天花板和木板牆壁全是縫隙,父母請人用舊報紙把房頂和四壁糊起來才能入住。

盡管條件簡陋,但老宅院的后門外就是寬廣美麗的富春江。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寬闊的江。大人們去江邊洗衣洗菜十分方便,我則在夏季盡情扑入富春江的懷抱,很快便學會了游泳。老宅院的前門,是當時縣城最繁華的一條街——開元街,街名得自於縣治在唐朝開元年間搬遷至此。開元街連著富春江與分水江的交匯處,這裡是通往杭州的輪船碼頭,俗稱東門頭。記得東門頭有一家桐江飯店,母親曾帶我前去下過一回館子,點了一道招牌名菜“桐江醋魚”,那種酸酸甜甜的鮮嫩味道,至今讓我齒頰留香。

東門頭的東岸有一座精致的小山,那是桐廬縣城的標志。傳說歷史上曾有一位老者來到這座小山,在梧桐樹下結廬而居,採藥治病。人問其名,則笑而不答,指桐以示。於是人們尊稱他為桐君,山也因此得名桐君山。公元225年建縣時,先人們便用“桐廬”作為縣名來緬懷這位懸壺濟世的老者,也仿佛寄寓著世代安康的美好願景。

那時候的桐廬縣城,住房和商業中心主要集中在開元街兩旁,我去離街二三裡遠的桐廬中學讀書時,還要穿過一片農田。定居桐廬后,我除了去杭州讀了四年大學外,沒有長時間離開過這座縣城。即使讀書期間,每年也至少回家兩趟。每次回來,總會發現縣城發生了一點變化,不是這裡修了一條路,就是那兒建了一幢樓。學校附近的農田也消失了,變成一個運動場。等我大學畢業回桐廬工作,又見証了縣城的大變化,那就是興建了一條與開元街垂直的“新街”,並在兩旁建了一排五六層的“高樓”。然而,兩面臨江、一面靠山的區區5.48平方公裡的地方,實在是桐廬縣城的發展瓶頸。

於是,人們把目光投向了富春江南岸那片廣闊的區域。那時,桐廬縣城對岸從江邊到遠處一排大山腳下,全是田野山丘和一座座村庄。由於富春江上歷來無橋,又加上碼頭與國道一直設在江北,江南即便是沿江的村子,也顯得偏遠。記得我讀高中時,學校組織同學們乘渡船去對岸下杭埠的農村割稻子,雖僅一江之隔,村子給我的印象卻是貧窮落后的。村民們進一趟縣城都得靠渡船過江,在他們眼裡,隔江相望的縣城就是向往的地方。

然而,沒想到,貧窮落后的村子,有朝一日會成為高樓林立的新城。這一切源於富春江上第一座公路大橋——富春江一橋的建成通車。如今的富春江上桐廬境內一段,已相繼建成了六七座橋梁。桐廬縣城江北老城與江南新城已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尤其是江南新城,面積已是老城區的十倍以上。縣城的中心也轉移到了江南新區,因為高速與高鐵均建在這裡。交通的便捷帶來了城市的加速發展,形成了城中有城的格局。我尤其驚訝於原先僅“三千多煙灶,一二萬居民”的小縣城,轉眼間就變成15萬人口的新型城市。不少外地人也樂意來桐廬買房,把家安在桐廬。

一晃,我入住桐廬已近半個世紀,這期間經歷了多次搬家。雖然次次房舍簡陋,但好在常常緊靠富春江。晚飯后在江邊走一走,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十幾年前,臨江開發了一個樓盤,我下定決心購買了商品房,從此全家真正臨江而居。我鐘情於窗外的富春江,晝夜昏晨,晴雨霧雪,一年四季都有別樣的美景。家在桐廬,詩意地棲居於富春江畔,真是難得的福氣。

初來桐廬縣城時住過的那座老宅院,如今已不見了蹤影。那一片區域被建設成江濱公園,是市民們休閑娛樂的場所。有時我飯后散步途經此地,不免會勾起少時的回憶,引發我對縣城滄桑巨變的感慨。如今的東門頭也已消退了昔日的喧鬧,但有時雙休日的早晨,我喜歡去那裡的小吃店,要一副大餅油條,配一碗豆漿,依然是小時候的味道……

《人民日報》( 2020年08月17日 第 20 版)

(責編:張帆、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