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加快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為浙江第四大都市區崛起鋪路

張海濱

2020年08月17日09:55  來源:金華新聞網
 
原標題:為浙江第四大都市區崛起鋪路

7月7日,杭溫高鐵二期(杭州至義烏段)初步設計獲省發改委批復同意,計劃今年四季度開工建設。杭溫高鐵是金華市境內第二條設計時速350公裡的高速鐵路,也是金華市打造互聯直通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一環,建成后,將設浦江站,金華市將實現“縣縣通高鐵”的夢想。

建大交通,促大發展。2020年,金華市全面打響綜合交通大會戰,加快建設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軌道交通、公共交通於一體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浙江第四大都市區崛起,為浙江建設“重要窗口”貢獻更多金華力量。

加快綜合交通路網建設

出行方式選擇越來越多

6月28日,商合杭高鐵合肥至湖州段開通運營,為金華市往合肥方向開辟一條新通道。作為金華市“米”字形對外通道的重要一環,它的開通,不僅拉近金華與合肥的空間距離,給金華市民出行帶來便利,更將促進金華經濟發展。

“坐高鐵到合肥,以前要從南京繞一圈,現在可以直接從杭州過宣城、蕪湖直達,隻要3個小時,比以前快了2個小時。”8月7日,說起商合杭高鐵二期開通,義烏市科美家用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飛說,千萬別小看這2個小時,對專家和企業來說,最寶貴的就是時間,3小時車程可以當天來回。商合杭高鐵二期的開通,為渴望得到院校專家幫助的金華企業提供了便利條件。目前,他正在積極聯系,准備到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去看看,希望找到合作機會。

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首要功能就是一座城市對外聯系的橋梁和紐帶。目前,金華市正全力開展綜合交通大會戰,加快建設“一軸八向十二線”鐵路網和“五縱五橫一環一連”高速公路網,著力打造快捷銜接杭州(上海、南京)、寧波(舟山)、台州、溫州(福州)、南平(廣州、深圳)、衢州(長沙、昆明)、黃山(武漢)、合肥八個方向的“米”字形對外通道總體格局,形成高效溝通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海峽西岸、長江中游等城市群,便捷連通周邊省會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全面融入長三角的對外放射通道布局。

鐵路方面,金華地區鐵路總圖獲國鐵集團批復同意落地實施,拉開了“一軸八向十二線”為主框架的鐵路樞紐建設大幕。金義城際、金義樞紐站、金華樞紐擴容、黃山至金華鐵路、金台城際、杭麗高鐵等六大項目正式列入《長三角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金甬鐵路(金華段)、杭溫高鐵一期(金華段)、義烏站樞紐擴建、金建鐵路蘭溪樞紐等重大項目開工,金台鐵路路基貫通,鐵路在建項目數、裡程數均居全省前列。

公路方面,金華市積極謀劃金華市區的“三環”線——甬金衢上高速公路,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建成后,將與金麗溫、杭金衢高速形成金華市區高速公路環線。義烏至東陽高速東陽段順利推進,建成后將與東永高速、金麗溫高速、杭金衢高速,形成都市區高速公路交通閉合圈。同時,加快建設以“五橫五縱兩環”為骨架的都市區快速路網,規劃裡程1400公裡,涵蓋所有普通國道及主要普通省道。目前,金華至武義快速路、金華至蘭溪快速路等相關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建成后,市區到蘭溪、武義、義烏實現20分鐘通達,各縣(市、區)中心區、重點城鎮、產業組團之間的時空距離也將進一步拉近。

金華航運曾有輝煌的歷史,蘭江航道更是以“三江之匯、七省通衢”而著稱,但上世紀60年代富春江大壩的建設導致金華航運逐漸萎縮。隨著鐵路、公路交通的迅速興起,水運進一步弱化。2019年1月2日,錢塘江中上游航道全線通航暨衢州港龍游港區開港儀式在龍游舉行,這標志著金華航運通江達海的復興夢起航。隨著衢江金華境內游埠、姚家兩座樞紐建成,衢江、蘭江航運項目開發完成后,金華市將形成通江達海的航道網,再現李清照筆下“水通南國三千裡”的繁華水運景象。500噸級單船,2000∼3000噸級船隊,可從衢江、蘭江經富春江船閘往東,直達寧波、上海等國際性港口﹔往北可經錢塘江進入京杭大運河水系和長江沿線。

對於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一個擁有眾多國內重點城市航線、能直達許多國際城市的航空網是必不可少的,而金華現在受到航空短板制約明顯。據手機信令分析,2018年,金華實際航空出行551.4萬人次,受機場規模限制等原因,其中72.4%的人要到杭州、上海機場中轉。為此,金華市正積極推進義烏機場適應性改造,加快金華義烏國際機場(義烏機場遷建)規劃建設。規劃中的金華義烏國際機場是一個年旅客吞吐量千萬級的4E級區域航空樞紐,擁有豐富的國內外航線網絡。建成后,金華人將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快捷方便的航空服務。

加快智慧交通建設

各種交通方式“無縫”銜接

下了高鐵,不用出站,就可以換乘航空、地鐵、公交、出租車等多種交通方式……融合發展是當前交通運輸發展的重要趨勢,各種交通方式的融合發展將逐步實現樞紐“零距離”換乘、“無縫”銜接,實現“旅客聯程運輸便捷順暢,貨物多式聯運高效經濟”,並將進一步提升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交通優勢地位,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

未來的金義樞紐站就是其中的代表。對標上海虹橋樞紐站,金華市正在金義新區謀劃建設集鐵路、軌道、航空、高速公路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商業、旅游服務等功能綜合發展的金義綜合交通樞紐站,並預留了時速600公裡磁懸浮軌道。未來的金義樞紐站,距離規劃中的金華義烏國際機場隻有2公裡,距離最近的甬金高速出入口隻有7公裡,與各縣(市、區)平均距離為49公裡,50分鐘均可通達。

金義樞紐站未來將引入金義三四線(金義城際)、金台城際、杭麗城際、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和滬杭(金)長磁懸浮等線路。通過金義三四線(金義城際),可以向東經義烏站銜接杭溫高鐵、滬昆高鐵,向西經金華站銜接金建城際、金龍城際,全面融入國家高速鐵路網和長三角城際鐵路網。無縫銜接金義東市域軌道及遠期謀劃的金義至橫店軌道交通,快速連通金華、義烏城區及都市區各縣市。

同時,金華市加快建設以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車為補充的多模式多層次、立體多元、高效銜接、智慧綠色的公共交通體系,各種運輸方式逐步實現樞紐“零距離”換乘、“無縫”銜接。通過金義中央大道、金義東公路及甬金高速、甬金衢上高速銜接都市區快速路網和高速公路網,快捷通達金華城區、義烏、東陽、永康等金義中心城區及主要縣市。

預計到“十四五”末,隨著對外交通網絡的完善,金華可以實現:1小時通達杭州、溫州、寧波都市區,3小時通達長三角主要城市,5小時通達京津冀、粵港澳、長江中游等城市群。它就像是以金義都市區為中心,面向國際、通達全國、輻射周邊、高效銜接,來自國外及全國各地的人們通過各種交通方式來到這裡,又從這裡走向四面八方。

加快物流高地建設

打造現代物流樞紐城市

隨著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金華交通網絡將日益完善,交通樞紐地位更加凸顯,這將更好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今年上半年,金華市快遞業務量首次超過廣州,躍居全國第一。這對金華市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據規劃,金華市將打造成為“對接華東、面向全國、輻射亞歐”的現代物流樞紐城市。

為此,金華市積極構建由國際陸港、海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聯動為核心,以線上線下“4+1”國際物流大通道、“米”字形國內物流大通道為依托,以公路干線、鐵路干線、內河航道、航空網絡為支撐的物流網絡體系,打造海陸空多元立體、高效銜接、安全便捷、綠色智能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7月31日10時,滿載日用百貨、防疫物資的X8020次義烏至馬德裡中歐班列准點啟程。這是義烏西站今年開出的第400列中歐班列。“義新歐”中歐班列是金華市的一張“金名片”,它主要對接陸上絲綢之路,通過阿拉山口或霍爾果斯口岸出口,連接中亞、中歐國家,強化與中亞、中歐國家的經濟聯系。

對外,以“義新歐”為代表,金華市大力構建“義新歐”“義甬舟”“金滿俄”“金昆東”和“網上”物流大通道組成的線上線下“4+1”國際物流大通道。到目前為止,已與全球232個國家建立經貿往來。

對內,依托“米”字形對外通道,金華市積極建設以義烏國際陸港、華東聯運新城、金義智慧物流港三大物流集聚區為核心的多層次物流樞紐體系。建設“公路港+專線物流”運輸網絡,開通國內貨運專線3000余條,通達全國320個主要城市。線路、通達城市數量位居全省第三。聚焦“公轉鐵”,加快規劃建設總投資超100億元,佔地13平方公裡的華東聯運新城項目。目前,金華鐵路物流基地方案已獲得國鐵集團鑒定中心認可。建成后,金華市區將真正實現鐵路客貨並重、客貨分離、客內貨外格局,全省乃至華東、全國的鐵路貨運中心地位將進一步凸顯。

目前,借助交通便利,各大物流企業都在積極通過升級時效、加快產品流通推動物流發展。今年2月,市政府與京東物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金華市構建“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助力。京東物流攜手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在全球構建“雙48小時”通路,實現中國48小時通達全球,當地物流48小時送達……未來,金華市至全球的貨物流通速度將大大加快,這將大大增強金華市外貿經濟的競爭力。

(責編:王麗瑋、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