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示首批5項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

黃宇翔

2020年08月20日08:22  來源:杭州日報
 
原標題:杭州公示首批5項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

杭州版“監管沙盒”來了。近日,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和蘇州三地首批創新應用項目正式公示。其中,杭州2020年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共有5項,包括2項金融服務和3個科技產品。

在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官網此次公示的2020年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中,網商銀行、杭州銀行、連連智能科技、傳化支付、建設銀行杭州分行、海康威視等9家機構入圍。5項應用中有4項涉及大數據技術,4項涉及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2項涉及區塊鏈技術,其余還有衛星遙感、遠程視頻等技術。

“監管沙盒”杭州落地

2019年12月,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支持下,北京在全國率先啟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以探索構建包容審慎的中國版“監管沙盒”。

今年4月,為深入做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中國人民銀行支持在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等6地擴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申請創新測試,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作為試點之一,杭州結合自身特色和發展實際,本次公示的5個創新應用中,申請主體呈現出多元融合的特點,尤其是科技公司聯合持牌金融機構推出的創新應用是一大亮點。

杭州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組稱,首批應用體現杭州特色、突出科技賦能,體現金融普惠、突出惠民利企,體現安全底線,突出風險“技防”。比如,發揮杭州金融科技業態先發優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衛星遙感等技術,賦能農村金融、智能銀行、跨境電商融資等領域,推動金融服務場景化、數字化、精准化發展等。

5項應用凸顯杭州金融科技產業優勢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院長賁聖林表示,在本次公示的5個創新應用中,科技創新亮點突出,體現了杭州在金融科技產業上的優勢。入選創新應用在技術賦能的引領下,通過“技術+場景”、“技術+融資”、“技術+安全”深度互融,擴展了金融服務邊界,化解了金融安全風險,從而讓普惠金融更好地觸達廣泛的市場主體。

例如,在“技術+場景”的創新應用中,浙江網商銀行的試點應用《億畝田”—基於衛星遙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化農村金融服務》,擬於今年8月30日正式運營,通過衛星遙感和人工智能技術,豐富農戶的可信數據,結合線下貸前調查建立精准全面的農戶風險評估及管理體系,為廣大種植業客戶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貸款申請、貸款審批、貸款提取服務,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而海康威視聯合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推出的《基於知識圖譜的風控產品》試點,則通過知識圖譜、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反欺詐方面推出了獨特的解決方案。

記者發現,其他3個創新應用也都積極探索運用金融科技提升銀行風險技防能力,助推金融提質增效。

比如,杭州銀行申報的試點是《基於可信身份認証的智能銀行服務》,擬於9月18日正式運營,該項目結合身份証讀取、活體檢測、圖像識別、遠程實時視頻和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打造在銀行封閉環境下基於可信身份認証的智能銀行。連連智能、稠州商業銀行試點《面向跨境電商境內商家基於區塊鏈的融資風控產品》,則通過區塊鏈等技術,實現跨境電商境內商家訂單融資信息上鏈存証。傳化公路港物流、傳化支付、建設銀行杭州分行試點《基於商貿物流供應鏈的風控平台》,在獲得收貨方授權的前提下,合法合規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對物流信息、用戶信息、支付訂單信息進行風險建模。

將有利於推進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建設

業內人士認為,杭州作為中國金融科技先發城市和活躍區域,在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浪潮中一直居於潮頭,具備堅實的發展基礎、明顯的發展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在浙江大學發布的《2019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中,杭州位列全球第六、全國第三,其中金融科技體驗值連續三年位列全球城市第一。

“這為杭州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也為杭州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賁聖林說,此次試點對杭州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有利於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全面推進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充分釋放金融創新發展動能。

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稱,下一步,杭州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組將在央行總行的統籌指導下,結合杭州實際,找准改革方向,兼顧創新發展與風險防控,積極探索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為“重要窗口”及新型金融中心建設貢獻金融科技力量。

(責編:張麗瑋、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