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在行動:桐廬與上海瑞金醫院合作再深化

方建飛

2020年09月12日09:33  來源:杭州網
 
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在行動:桐廬與上海瑞金醫院合作再深化
原標題: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在行動:桐廬與上海瑞金醫院合作再深化

醫療是民生之需。今天(9月11日)下午,桐廬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三醫聯動”“六醫統籌”工作推進會召開。

會上,桐廬與上海瑞金醫院再簽新協議,謀求兩地醫療合作的進一步加強和深化。與此同時,桐廬《關於促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也正式發布。

早在2014年1月,桐廬與上海瑞金醫院成立了“桐廬—瑞金醫聯體”,依托上海瑞金醫院的名醫院、名學科、名專家資源,定期邀請專家來象坐診或參加疑難病例會診,推動醫療技術同質化,使越來越多的桐廬百姓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如今,長三角醫療一體化,讓患者享受更多便利,“一體化”“高質量”已成為長三角醫療圈的兩個關鍵詞,而兩地之間又將有哪些更加深度的合作?桐廬又將有哪些醫療建設新動作?

始於慢性病管理,“瑞桐”合作創“新模式”

家住桐廬的王大媽,患糖尿病20多年,每年都會出現三四次並發症——糖尿病足(俗稱爛腳)。自從她入組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的MMC管理中心,半年多來,及時復診,再也沒有爛腳過,各項指標都保持正常。“感覺身體狀態好了不少,生活質量一下子提高了!”王大媽說。

據了解,王大媽所入組的MMC管理中心,是2018年11月在瑞金醫院的支持和指導下,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成立的全國首批、杭州市首家“國家標准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桐廬分中心”(以下簡稱MMC管理中心)。

“該MMC管理中心設有問診室、檢查室、治療室、宣教室,絕大部分與糖尿病相關的檢查都可以在這裡進行,不必來回跑。中心總部設在上海瑞金醫院,所有的數據、資源都通過系統共享。”瑞金-桐廬合作醫療聯合體辦公室主任何金巧介紹道。此外,患者還可以通過下載APP,即便在家中,也可以獲得醫師一對一的指導管理。而針對年紀較大的患者,醫院則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提醒患者及時復診。

據統計,目前加入MMC管理中心的700多名糖尿病患者,基本信息、病史採集、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等基線數據總完成度達99.05%,遠超90%的達標數據。

也因為這一成績,在今年舉行的第八屆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壓從辯論到共識大會(CODHy AP)上,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榮獲2020國家標准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患者至上獎。

除了MMC管理中心,瑞金醫院還幫助推進桐廬MDT(多學科聯合會診中心)建設。

自2014年4月起,逐漸組建運營多學科聯合會診中心,先后開設胃腸腫瘤、心肺疾病、顱腦疾病、甲狀腺疾病、婦科腫瘤、疑難疾病、不孕不育、慢病聯合診療8個聯合門診,由瑞金醫院、省市醫院及各縣級醫院相關專家對疑難雜症進行聯合會診﹔開通與瑞金MDT相銜接的綠色通道,運用互聯網+醫療模式,開展共27個類別的遠程聯合門診,為疑難疾病患者搭建了高效、便利的就診平台。

截至今年8月,多學科聯合會診中心會診人次共1320人次。

推進資源信息共享,桐廬與瑞金醫院合作將繼續深化

從會議上,記者了解到,在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雙方結合實際,共同建立瑞桐合作醫聯體管理體系,重點幫扶桐一院和縣中醫院的部分學科專科。

其中,瑞金醫院將重點幫扶桐一院和縣中醫院的部分學科專科協助指導,全面提升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綜合實力,力爭全省、全國同類醫院先進行列,協助桐一院通過周期內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評審。

桐廬縣與瑞金醫院深化合作簽約現場

另外,打造醫聯體內區域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實現病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實現專科資源信息共享、人才梯隊培養和技術資源融合互動機制,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轉診、滬桐暢通、優質醫療資源有效輻射格局,切實造福桐廬乃至周邊地區百姓。

同時,以桐一院和縣中醫院為重點,深化國家標准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簡稱MMC)、智慧化高血壓診療中心(簡稱iHEC)建設,建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診療中心,推進合作雙方的信息共享機制,提高學科專科建設和人才梯隊培養。

在桐一院作為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基礎上,桐廬將與瑞金醫院聯合培養研究生,實行雙導師制,合力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桐廬還將定期選派衛生技術專業人員至瑞金醫院進修、培訓,以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30億元投入+新政策 桐廬著力打造自身醫療服務能級

本次會議上,桐廬制定出台了《關於促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政策文件。

結合健康中國、健康桐廬及縣域醫共體建設的任務,踐行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使命,以桐廬未來健康城規劃建設為藍圖,桐廬將繼續深化瑞桐醫聯體合作內容,重點提升二個醫共體牽頭單位(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桐廬縣中醫院)的醫療服務能級,推動信息互聯互通、人才柔性流動及學科內涵建設,提高慢性病預防、治療、管理水平,建設體系。

開場環節,榮獲第一屆桐廬衛生健康事業“桐君獎”稱號的十名醫衛工作者

文件顯示,今后,桐廬將投入不少於30億元加大對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重點建設縣第一人民醫院、縣第二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第三人民醫院精防樓及瑤琳衛生院等鄉鎮衛生院。

與此同時,在學科建設、設備配置、人才培養、醫院合作等方面大力支持公立醫療機構發展。支持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快推進MMC(標准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iHEC(智慧化高血壓診療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建設,有序推進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准化改建,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統一規劃全縣衛生健康信息化工程,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設,建成縣域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實施“互聯網+醫療健康”促進行動,為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健康服務提供支撐和保障。

在加大專業人才引育方面,安排1000萬元啟動醫學人才獎勵基金,專項用於引進高端緊缺型人才、鼓勵和支持廣大醫務人員開展科技創新﹔加大醫學院校畢業生、特崗全科醫生、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招引力度。

創新人員招錄方式,支持公立醫院採取公開擇優方式,定向招聘在公立醫院從事一線醫務工作的編外人員為正式人員。

同時,加強對醫務人員的關心關愛。深入推進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適應醫療行業特點、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薪酬機制。設立“桐君獎”“青年英才獎”,在醫師節、護士節對優秀醫務人員進行表彰,大力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良好氛圍。

政策還提到了,將加大力度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加快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和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做強國醫(藥)館、名中醫工作室等中醫藥發展平台。

(責編:張麗瑋、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