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快跑 特色優質 浙江平陽全面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

王麗瑋

2020年09月29日13:21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分享到:
 

日前,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培訓基地落戶浙江平陽,這是繼平陽鳳臥紅軍小學、山門粟裕紅軍小學建設以來,平陽紅色教育陣地建設的又一喜事。平陽教育正從紅色路線出發,通過不懈努力,大踏步走向優質均衡的“未來教育”。

立足“辦家門口的好學校”,平陽積極推動基礎教育從“有學上”向“上好學”轉型。去年,當地通過省基礎教育重點縣終期督導和省教育基本現代化縣預評估,全縣教育辦學水平持續提升,辦學條件持續改善。

擴大優質教育容量 打造新時代的新優質學校

走進平陽縣昆陽鎮新城小學,眼見的是郁郁蔥蔥的校園綠化、功能齊全的教學樓和窗幾明淨的教室。校園內,朗讀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學校周邊配套了青少年主題公園、花瓣主題公園、閱讀主題公園,環境幽靜怡人。

昆陽鎮新城小學是今年9月剛剛建成投用的新城區優質學校,學校位於平陽縣城東新區西部,學校佔地66畝,設有42個班級,可以為1890名學生提供教學場所。學校裡,音樂、舞蹈、繪畫、計算機、創客微格教室一應俱全,另外配備了室內游泳池、籃球室。

“該校建成投用后將極大緩解平陽縣城東新區適齡學生就學壓力,進一步優化平陽縣義務教育空間布局。”平陽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為破解義務教育階段居民子女就近入學難問題,平陽大力抓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優質教育容量,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十三五”期間,當地累計謀劃教育項目131個,工程總概算達49億元,實施教育項目128個,規劃項目3個。其中,公辦學校建設項目實施97個,民辦學校建設項目實施31個﹔涉及整體新建、遷建學校40所,改建擴建項目91個。截至目前,已建成投用74個,開工建設37個,辦理前期17個。累計增加學校用地約1540畝,建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當地在緩解城鎮就學壓力同時,有計劃地減少大班額比例,滿足老百姓“上好學”需求。去年,全縣中小學大班額全面消除,小學一至六年級班額均控制在45人及以下,初中班額均控制在50人及以下。除此之外,當地深入開展“陽光招生”和控輟保學工作,優化手機APP報名方法,就近安排義務段學生,100%安排符合條件的新居民子女入學。

據悉,“十四五”期間,平陽還將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新建一批優質公辦學校,全力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滿足家長日益增長的就近入好學需求。

加快智慧校園建設 打造互動體驗式的新教學體系

走進昆陽二小,教室前的電子班牌引起了記者注意,屏幕上不僅顯示了學校的相關公告、課程展示、出勤統計,還可以查看班級照片、班級德育、學生評價等,手機端也可以同步查看。近年來,平陽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大教育裝備投入,全力實施智慧教室、智慧校園建設,已創成市(示范)數字化校園24所,市青少年創客教育基地16個,市青少年創客教育空間68個。

當地全面推進“互聯網+義務教育”工作,加強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創新應用,共投入資金約300萬元,完成20所學校錄播教室設備安裝、調試、培訓工作,完成同步課堂430節,同步研修237次,專遞課堂12次,名師網課12次,參與人數達14263人,全面完成“互聯網+義務教育”城鄉學校結對幫扶任務,完成率達到111%,城鄉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平陽縣實驗中學利用每周一下午三點到五點和其他課余時間,積極開展創客空間教學活動。2016年投入30多萬完成了創客空間建設,2018年又陸續添置了3D打印機、3D掃描儀等設備,目前該校創客空間擁有激光切割機、3D打印筆、3D掃描儀等多種設備,總價值達35萬元,創客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2019年溫州市第二十一屆青少年科技節比賽中,該校創客作品《寶寶安睡儀》獲得創客作品類市一等獎,省科技節三等獎。

昆陽二小於2018年9月啟動的“釘釘夢想銀行”推出“夢想幣”和“夢想值”兩種存儲方式,均儲存於學生個人的電子校牌中。學生各方面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會存入相應的“夢想幣”,比如上課認真被老師表揚、主動撿起地上的垃圾等﹔而當學生違反校紀校規時,則從賬戶中支取相應的“夢想幣”。學生在唱歌、畫畫、運動等項目的每一次獲獎,都可以以“夢想值”的方式存入夢想銀行。

“‘夢想銀行’是學校基於‘釘釘’平台自行開發的班級德育系統。通過這個管理模式,可以讓孩子們不斷積累,時時有目標,個個有收獲。”學校表示。

深耕素質教育課堂 培養五育並舉的新時代學生

來到平陽縣鰲江鎮梅源中心學校,您也許會看到這樣一番情景:身穿傳統服飾的採茶姑娘生動演繹茶藝﹔一群在種植園勞作的學生正在體驗中國古老的農耕文化﹔模擬河道旁,幾個學生正在對水質進行檢測﹔水培教室裡,學生們一起DIY水培……據悉,這是該校推出的系列崇綠課程內容之一。

鰲江鎮梅源中心學校利用地處國家級生態社區梅源的優勢,在浙江省農科院首席科學家徐志豪教授、原溫州工科院副院長、植物專家蔡延奔教授的親臨指導下,研發了水培課程,把大自然搬進課堂,讓學生了解生命、珍愛生命。

多年來,平陽堅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德育、心育、智育、體藝教育、勞動教育“五育並舉”的舉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當地小規模學校分布廣,地處山區農村居多,但地方特色明顯,教育資源豐富。有地處浙江省一大會址所在地的鳳臥,有地處“浙江延安”之稱的山門,有地處具有畬鄉少數民族特色的青街,還有靠近風景區的西灣,還有地處國家級生態社區的梅源等。

學校根據地域特點與學校現狀,提煉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做到一校一項目,一校一方案,一校一團隊,一校一特色,實現一校一品牌。如梅源中心學校的“綠色”主題,山門鎮中、鳳臥中學的“紅色”主題,西灣小學的“藍色”主題,青街中心學校的“畬鄉”主題等等。

鰲江小學提出“適合、適切、適歸”的課程核心思想,架構了“適性課程”體系,力爭為每一個學生開發適合他們的個性化課程。依托教學實際,該校開發了體育與藝術、生活與實踐兩大類共計58個拓展課程。學生可依據興趣和特長自主選擇,走班上課。

在昆陽鎮實驗小學,每天20分鐘的“夢想小舞台”時間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風採。秉持著“讓每一個夢想都精彩”的辦學理念,昆陽鎮實驗小學深耕素質教育課堂,該校學生在科技節、藝術節、讀書節、體育節等各項比賽中屢屢嶄露頭角,單一至三年級學生參加國家、省、市比賽中獲獎的就達30余人次。

據悉,平陽“十三五”期間累計打造了33所“傳統文化窗口學校”,創成51所市縣德育示范校、75所“美麗校園”、100個特色班集體和291個活力班集體,全縣育人工作初步形成“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的格局。全縣先后榮獲首批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浙江省中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示范縣、浙江省中小學生藝術素養監測工作試點縣和第一批全省藝術教育實驗區等榮譽。

(責編:王麗瑋、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