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有變動 專員來服務

湖州吳興區六色“地圖”動態反饋項目進度

楊新立、徐坊、徐周飛

2020年10月06日09:04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顏”值有變動 專員來服務

近日,湖州市吳興區全域項目地圖完成了第11次動態更新,11個黃色預警項目轉為正常推進,8個橙色警告項目實現“變色”。

據悉,為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今年初,吳興區創新深化“三服務”,推出全域項目地圖,將全區204個工業項目、服務業項目和500萬元以上政府投資項目全覆蓋納入管理,150名服務專員根據地圖反映的動態信息主動上門服務。推行至今,該機制共搜集難點問題162件,化解率達98%,有效推動項目提速增效。

記者日前在吳興區發改經信局看到,204個項目標注在地圖上,並打上了白、綠、藍、黃、橙、紅等6種不同顏色的標簽,這些顏色代表著項目不同的推進狀態:白、綠、藍分別代表項目新入庫、正常在建和已竣工﹔黃色為推進速度偏緩慢項目,重點由屬地開展服務助推﹔橙色為亮燈警告,表示項目出現了重難點問題,由區級領導牽頭領辦﹔紅色為停工流失項目,需啟動盤活收儲計劃,同步開展新落地項目方案設計。該局投資科科長陳力說:“為確保標簽的准確性,我們綜合了項目推進過程中簽約、前期手續、建設、竣工、達產5個關鍵環節、35個精細化事項的數據,又在每個項目現場安裝視頻監控系統,通過數據分析與圖像對比相結合的方式來確定項目標簽顏色。”

全域項目地圖每兩周更新一次,相關部門和服務專員根據地圖上的顏色變化開展精准服務。今年6月初,織裡鎮經發辦主任章陳輝發現該鎮的龍芯電機項目“由綠轉黃”。作為服務專員,他第一時間趕往現場了解情況:項目業主因同時推進廠房建設和設備購置,導致資金緊張,造成項目推進速度放緩。章陳輝立即將收集到的問題和業主的融資需求等向區發改經信局報告。在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下,該項目順利獲得約3000萬元融資,目前項目建設進度已快於預期。

全域項目地圖不僅讓單個項目的個性問題得到及時精准解決,同時也梳理匯總了一批共性問題,倒逼區級部門創新舉措、攻堅克難。如針對項目竣工階段普遍存在的“不還清前期貸款無法辦理不動產權証”的問題,區金融辦協調吳興農商銀行創新推出“無還本增貸”模式,切實加速項目投產達效。對於大項目用能和排放指標限制的問題,該區則通過區內平衡的方式,優先保障省重大項目落地。

今年以來,吳興區已為企業和項目爭取各類補助資金約2.1億元,獲得銀行融資49億元。1月至8月,該區高新技術產業、民間投資等4項結構性投資指標連續6個月分別同比增長10%以上。

(責編:郭揚、戴謙)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