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塑機:研發鑄就品牌“含金量”

張凱凱

2020年10月09日08:36  來源:寧波日報
 
原標題:海天塑機:研發鑄就品牌“含金量”

海天塑機集團有限公司的中試車間裡,剛歷經重大改型的注塑機新產品和功能部件,正在經歷一系列的“考驗”:升壓、降壓,高溫、振動,加速、減速……上百萬次反復“錘煉”后,一組組關乎功能、性能、使用壽命的數據入庫,成為最終決策“一錘定音”時最關鍵的參考依據。

“每個新產品的推出或基於新技術的重大改型,我們都緊扣市場的需求,而產品推出在匹配客戶生產需求的同時也引導著注塑裝備本身的技術發展。”海天塑機軟件部負責人焦曉龍說。

海天塑機長期建立的市場優勢,與其源源不斷的研發投入密不可分。而“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創新宗旨,更提升了其產品與品牌的“含金量”,讓“海天塑機”四個字成為裝備制造領域“國之重器”的代名詞。

據集團項目經理徐嘉偉介紹,每年海天塑機都會投入3%以上的銷售額用於研發。有了龐大的“硬核”支撐,每一世代的新產品都在合理的成本控制的基礎上,擁有了更為卓越的性能:更少的異常停機時間、更短的生產周期、更精准的執行元件、更高效的算法……2018年,海天塑機銷售額超100億元,全部為專利產品。

眼下,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海天塑機對自動化、數字化生產的探索漸入佳境。

近年來,海天塑機一直致力於“工業4.0”基礎構建,建立信息的輕量化傳輸渠道,布局MES、DNC等軟件系統。“全新的第三代系列塑機,標配的注塑工廠及裝備管理系統‘Go-Factory’是一大亮點。通過雲服務器、雲數據庫、邊緣計算、異構數據窄帶傳輸等技術的應用,客戶可以在不增加工廠網絡工程、服務器、數據庫和專業IT工程人員投入的前提下,充分體驗新型輕量化的注塑數字工廠解決方案。此外,我們正在探索減少設備運行時對操作者專業技能的依賴,以改善注塑生產現場的從業體驗。”焦曉龍告訴記者,依托數字孿生技術以及智能傳感器等設備,有望實現各類故障的虛擬重現,並提供覆蓋注塑全生命周期的預測性管控維護。

研發投入帶來的創新“動能”,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成為海天塑機競爭力與生命力的“源頭活水”。“今年3月,集團接獲有關注塑機產品的訂單約5000台,交付運輸的注塑機產品超過4000台,均創下了單月歷史新高。同時,集團公司正在積極進行數字化布局,接下去的訂單量有望繼續攀升。”徐嘉偉說。

今年6月,海天塑機把目光瞄准人才儲備,寧波市首個校企共建的智能制造領域企業大學“海天大學”揭牌成立。“在這個信息技術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迫切需要高素質創新人才和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以補上產業升級帶來的人才供給缺口。”海天集團總裁助理兼人力資源部部長虞文賢說。

點評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拓展,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科技創新成為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原動力。新形勢下,“硬科技”成為企業發展的“硬實力”,隻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形成自身的比較優勢,才有在市場競爭中獲勝的“底氣”!海天塑機集團作為全球注塑機行業的領軍者,在市場更迭的浪潮中,著眼未來、矢志創新,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創新人才引育力度,形成了“科技+人才+項目”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實現了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為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思路、打造了新樣板。

(責編:王麗瑋、張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