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需求撬動大治理

嘉興南湖新區“見微知著”做深基層治理

朱弼瑜

2020年10月10日08:26  來源:嘉興日報
 
原標題:南湖新區“見微知著”做深基層治理

青黃相間的稻浪裡,40多名孩子手持鐮刀奮力勞作,家長們在一旁或幫忙或照相,每個人都是額頭有汗、眼裡有光。10月2日,嘉興南湖新區(東柵街道)南江社區金拓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組織社區親子家庭來到王店鎮開展秋收節活動。同一天下午,在新南社區,兩個樓道的孩子們手拿畫筆,在家長的幫助下,親手給樓道畫中的小豬佩奇填上顏色,為自己的家園環境建設付出自己的努力。

南湖新區轄區內有大量學齡青少年,常住居民大多很年輕,還有部分來幫忙帶孩子的老人,這樣的居民結構帶來了非常明顯的特點:年輕人往往對社區人際交往並不熱衷,相鄰對門不相識很常見,怎樣把年輕居民凝聚起來,讓老年居民老有所樂,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是南湖新區多個社區共同的努力方向。

近年來,新南社區通過深挖內部資源,組織起28個社區社會組織,動員居民的力量讓垃圾分類、平安建設、美麗環境等工作的居民參與度大幅上升,給出了一份高分答卷。而今年,南江社區總結疫情阻擊戰中的工作經驗,推出了“三微六式”工作法,將線下微網格長工作與線上“微嘉園”有機結合,以“破題”“破冰”“破疑”“破障”“破空”“破局”六法開創基層社區治理新局面,同樣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效果。

市委書記張兵曾指出,要推動新時代“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再往深裡走、心裡走、實裡走,落細落實為民情懷和為民初心,要在“三微”中把“見你”“聽你”“懂你”融會貫通,跟老百姓建立起深厚感情,實現“愛你”,讓嘉興變成一座充滿溫暖和友愛的城市。

而南湖新區多個社區能在這場基層治理“考試”中取得佳績、贏得群眾肯定的關鍵,正是因為把“往深裡走、心裡走、實裡走”落到了實處,成功破解了社區基層治理的痛點。

針對年輕親子家庭多的特點,新南社區和南江社區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了孩子身上,新南社區通過社區社會組織帶來一系列豐富的親子活動,把家長吸引到社區裡來,讓家長參與各種志願活動贏得積分,可以為孩子參加社區活動爭取更多機會,從而成功地吸引家長增強與社區的互動,家庭間交流也自然產生,社區凝聚力逐步提升。

南江社區一方面將6個網格細化成96個微網格,通過組建社區干部、微網格長、物業工作人員的“樓道三人行”小組,破解高層住宅上門難問題﹔另一方面抓住轄區內IDO商業街親子教育機構高密度集聚的特點,成立愛都同心匯公益自治群團聯盟,吸引大量親子教育機構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以親子教育為紐帶,繪就社區文明“同心圓”,讓居民從中感受到社區溫度與人情。同時借由“微嘉園”線上平台,吸引年輕人在“指尖”參與社區治理,解決了年輕群體普遍存在的“怕麻煩”“沒時間”問題,初步形成社區共商共建的治理體系。

在南湖新區,針對不同的轄區情況,各社區都努力挖潛,精准提供居民所需的服務和活動,讓居民更滿意、社區更和美。

九曲社區有60歲以上老人500余人,這些老人大多是來照顧第三代的,把孩子送到學校后,自己往往就陷入無所事事、孤單寂寞的狀況。為此,社區在老人接送孩子的“空檔”期辦起老年興趣班,給老人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也讓鄰裡間的關系更親近了。

而雙溪社區的情況又有不同。該社區內困難群眾比較多,殘疾人、獨居老人、空巢老人、低保戶也有不少,新居民比例達到約40%。為此,社區通過網格員、微網格員排摸了轄區內困難群體詳情清單,安排社區黨員、社區干部、共建單位與困難群體結對,確保轄區困難居民有人管、有人幫。同時動員新居民群體中文化層次較高、有一定特長的居民骨干參與,准備免費提供場地,打造各類文藝興趣小組,把更多新居民群體吸引到社區活動中,與本地居民相融合,推動社區“和美”發展。

(責編:郭揚、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