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仙駕初從蓬海來,相逢又說向天台。”——1000多年前,前往天台山的道路上,李白、杜甫、孟浩然等唐代詩人持杖馭風,衣袂飄飄,尋幽訪古,山水朝聖,他們在擊節高歌中傾瀉心中的偏愛。
《全唐詩》收錄了有關浙東的詩作1500多首,據全國首部縣域唐詩專輯校注作者安祖朝考証,其中涉及台州天台的有300多位詩人、1300多首詩作。
作為浙東唐詩之路的目的地和精華所在,近年來,天台縣興起了唐詩文化研究、保護與利用的熱潮。該縣深入挖掘當地唐詩資源,修復唐詩古跡,將山水布景與文化傳承結合,將景區景點與唐詩文化串聯,致力於將天台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詩畫浙江”的“最美窗口”。
挖掘時代內涵,在破與立上發力
大道在施工,酒店在建設,書院已規劃,更有唐詩之路研學營地、禪文化茶室、非遺演義中心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在緊鑼密鼓推進。規劃3平方公裡的天台山和合小鎮,一座由和合文化與唐詩元素交相輝映的高地正在崛起。
隱逸天台的唐代詩僧寒山與拾得,幻化成為中華和合文化的人物載體,天台由此成為中華和合文化聖地。該縣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內涵,將歷史、文化、生活有機融合,以詩串文,以詩點睛,構建既接地氣又有文韻的特色景區。
和合小鎮建設項目,只是天台縣入選省詩路文化帶重大標志性項目庫6個項目之一。該縣注重頂層設計,深化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在近期出台的天台縣“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三年工作計劃中,該縣共謀劃重點項目19個,包含50多個子項目,總投資約148.6億元。
讓唐詩“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天台尤為關注唐詩物化進程。在省政府工作報告“點題”后,天台對接浙江名山“十大公園”建設,更多地將唐詩元素融入名縣美城建設之中。
昔日污水橫流、擁擠臟亂的古城赭溪區塊正在迎來新生。赭溪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3月初,該縣投資25億元,以項目建設整理和延續古城街巷肌理,提升古城的城市品質和延續歷史文脈,激活城市活力。預計3年后,一條唐風宋韻歷史文化街區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發展轉型升級,在短與補上蓄力
“走進天台,就仿佛進行了一場穿越時空的詩歌對話。這裡歷來是大家文豪心中的‘詩和遠方’……”國慶前夕,天台縣委書記楊玲玲與上海市民分享天台山詩畫故事。當天,就吸引了16個團隊、1200多名上海游客直奔天台山大瀑布景區。
斷流60年、落差325米的天台山大瀑布今年雄姿重現,引燃詩路經濟爆點。天台山大瀑布正是這條傳奇詩路的黃金旅游點和重要吟誦點,“詩瀑”驚艷,萬人詠贊。在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天台山大瀑布吸引游客人次10萬+。
該縣以瀑布為中心,其上,重點建設“一心三苑+兩個景中村改造”,包括國際道文化交流中心、葛仙苑等,以道教、養生文化為特色,圍繞金庭湖、桐柏山提升改造兩個景中村,加快打造“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重要呈現點。其下,已開工建設詩路文化博覽館,讓游客在時空交換中吟游天台、夢回盛唐,在新奇有趣的體驗中感受唐詩文學藝術、了解歷史知識。
在當地旅游人的設想中,一條“跟著唐詩游天台”的絕美路徑已在畫卷上蜿蜒延伸。天台將修復唐詩·霞客古道,並借此將大瀑布與濟公文化園、寒岩明岩等景區串珠成鏈。
激發以唐詩為載體的旅游經濟,隨著文旅的深度融合而煥發新生機。天台推出研學游、考古游、體驗游、修心游等旅游線路,吸引更多的海內外游客重游唐詩之路。去年吸引游客超2000萬人次。
傳承創新齊驅,在舊與新上聚力
“青衣約我游瓊台,琪木花芳九葉開。”夜幕降臨,一對父子漫步在天台母親河始豐溪畔,燈光投影在綠道上的唐詩影畫讓他們駐足吟誦。
每一眼、每一步,都是瑰麗詩篇,直抵人心的文化令人心向往之。天台簽約首批“數字詩路e站”,利用影像、VR/AR、3D全息投影等數字技術手段,整合開發本地詩路相關的詩詞、景點、歷史遺存和非遺傳說等IP資源,構建虛實結合的詩路數字化平台。
“和合”養其“魂”,唐詩溫其“脈”,天台山的文化符號耀眼奪目。在這裡,不隻山水神秀,更有濃厚的學術氣息。
在對唐詩之路的研究、保護、宣傳中,天台已出版《天台山唐詩總集》《司馬承禎與天台山》等唐詩文化著作,上百篇研究論文面世。近年來,該縣匯聚了一批以弘揚和合文化和唐詩文化為己任的文史學者,成就了國內公認的唐詩研究高地。
據不完全統計,該縣圍繞天台山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截至去年底,被列入國家級規劃課題7項、省部級100多項、市廳級200多項﹔出版各類專著10余類、300多部﹔舉辦大型唐詩之路相關學術會議及研討活動近30場次。
天台還深入挖掘唐詩及本地傳統文化,邀請專家學者開展講座、論壇,舉辦“唐詩”進校園、唐詩吟誦、人文大講堂等活動,普及唐詩文化。
唐詩還成為“一帶一路”的文化使者。天台在日本、加拿大、阿聯酋等地成立天台山唐詩之路文化海外驛站,全力推動天台山唐詩文化走向世界。
《德清踐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縣域方案》發布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資貿易人洽談會開幕。本次德洽會以“數智共建 德創未來”為主題,以“經貿合作精准洽談、高端人才強力聚引、營商環境優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廣”為主要內容,以“數智共建”為基底,以“線…【詳細】
浙江: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以內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了“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窗口’”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蕭蕭攝 發布會結合“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時代以來的…【詳細】
2021浙江高考分數線公布:普通類一段線495分 二段線266分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普通類: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zjzs.net)、浙江考試微信或浙裡辦APP,憑准…【詳細】
6月26日,航拍中國動漫博物館。該館通體呈白色,形似祥雲。人民網 章勇濤攝
中國動漫博物館6月26日正式開館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王蕭蕭)6月26日上午,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在杭州正式開館。 據了解,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准成立的“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也是杭州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和“動漫之…【詳細】
浙江桐廬:5G賦能促畬鄉蝶變 一畝田、千斤糧、百斤魚、萬元錢,在浙江桐廬莪山畬族鄉沈冠村,村民們靠種田養魚就走上了致富路。 “過去,我們村每畝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實現萬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黨總支書記黃金源說。 稻田裡的傳感器可實時收集數據。人…【詳細】
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誦讀活動。人民網 章勇濤攝
“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富陽啟動 6月24日晚,“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市富陽區龍門古鎮啟動。 作為“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的開篇首場活動,《筑夢富春·黨旗下的誦讀》由“初心”“奮斗”“征程”三個篇章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結合朗誦、紅色話劇、歌舞等多種藝…【詳細】
“雙西”合璧精彩蝶變 “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人民網杭州6月24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慶祝杭州西湖申遺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行吟山水,一湖瀲灩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詳細】
浙江泰順:科技特派員送技術下鄉,助農共富裕 科技扶貧,建功立業。在浙江泰順縣,助農致富的科技特派員隊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員走進泰順田間地頭,到今年已是18個春秋。科技特派員們以黨建為引領,以“科技e聯”黨建聯盟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