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202010281543000087557880485 |
秋高氣爽,位於衢州江山北部的大陳古村又迎來了好幾個旅游團。曲折蜿蜒的青石小路,精致的馬頭牆和雕花窗,仿佛在述說這個古村的源遠流長,處處散發著獨特的文化氣息。
近年來,大陳村充分發揮自身的景觀優勢和文化優勢,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2019年共接待游客30余萬人次,帶動周邊旅游產業創收1000多萬元。大陳村黨總支書記汪衍君說,目前實景劇《你好江山》和音樂劇《大陳見面》兩部劇目為村集體增收110萬元,同時也點亮了鄉村夜經濟,過夜游客同比增長33%。
一首歌,唱出精氣神
“輕輕的在風中翻轉,香香的在碗中盤旋﹔美美的和著我們歡笑,那芳香誘人的大陳面……”到江山旅游,來自義烏的游客沈財輝跟許多人一樣,會去大陳村看看古建筑,聽聽中國村歌發祥地的音色。“太震撼了,沒想到這裡的村民都會唱歌,男女老少齊聲歌唱的氛圍真好。”沈財輝一臉羨慕。
在大陳,說起村歌,村民就會提到汪衍君。2005年,退役軍人汪衍君被推選為村黨總支書記。當時,村民屋前屋后養雞養豬,污水橫溢、臭氣熏天。他認識到:“治村必須先治心。”想起在軍隊裡大家經常通過唱歌來提振精氣神,汪衍君突發靈感,何不來一首村歌,讓全村人一起唱,激發村民士氣。於是,他發揮自己的文藝特長,與他人一起創作了第一首村歌《大陳,一個充滿書香的地方》,2008年又根據汪氏歷史傳說,創作了第二首村歌《媽媽的那碗大陳面》。
漸漸的,村歌成為汪衍君的治村“法寶”:開會有人遲到,他不直接批評,而是罰他們唱歌一曲﹔誰家裡有了喜事,村干部就帶頭唱歌祝福﹔每逢節慶,村民們還要賽歌比豐收。
在情深意切的歌聲中,大陳村民找到了集體榮譽感。看到地上有游客丟下的果殼,村民會悄悄彎腰撿起,放進垃圾桶﹔聽說村裡要修路,涉及的農戶二話沒說,主動拆遷,配合修路……
日日吟,天天唱,大陳村也因村歌出名,成為江山市第一個“幸福鄉村”建設示范村,先后獲得了全國村歌示范基地、中國村歌發祥地、中國十大最美村庄等榮譽。
村民姚水月告訴記者,合唱是大陳村的保留節目,隻要宣傳員在微信群裡一通知,大家就會自覺相聚祠堂唱歌:“村歌還能吸引游客來村裡旅游,大家感覺很自豪。”
一條街,勾起文化味
祠堂裡歌聲嘹亮,村巷裡美食飄香。發糕、大陳面、麻糍、油炸粿……隨著一撥又一撥游客的到來,古朴狹長的青石路上熱鬧非凡。
借助村歌帶來的熱度,村民們開始“秀”文化、“賣”文化。為了進一步打好文化牌,大陳村按照“產村人文”融合發展的思路,深入挖掘村裡的歷史文化,打出了一套文旅融合、農旅融合的組合拳。
在大陳古村核心區,有一條以“媽媽的味道”為主題的美食街——“大陳小市”,由村裡一條古街重新修復而來。唱著村歌的村民們又多了一個身份——店老板。如今,大陳村平均每天接待1200多名游客,他們聽完村歌后,就會到美食街游玩。村裡還注冊了“你好江山”品牌,准備推出相關系列產品。
大陳村還通過舉辦麻糍文化節、村歌表演節等節會演出,使看非遺傳承、品特色小吃、聽大陳故事成為大陳旅游的重頭戲。52歲的村民傅慧清怎麼也想不到,憑借手工打制的麻糍,3天就能賺1萬多元。“下一步,我准備推出芝麻糖、南瓜籽餡的新口味,吸引更多顧客。”傅慧清說。
目前,古村內已開設大陳見面、豆腐西施、初夜等16家各具特色的小吃作坊和民宿,還成立了旅游公司和電商公司,僅“媽媽”牌大陳面一年銷量就達3000噸。今年國慶期間,由農貿市場改造而成的旅游購物中心也正式對外開放。
一部劇,拓展旅游鏈
游客很多,但基本逛一圈就離開了,這是古村進一步發展中遇到的現實難題。如何從傳統文化中發掘資源留住客人?大陳又開始了探索。
晚上,在大陳村廣場,隻要不下雨,每周就會有一場大型實景劇《你好江山》的演出。這部融合了江山婺劇、廿八都山歌、江山村歌、紅色抗戰歷史等特色文化元素的劇目,有300多名群眾演職員參與,其中大部分是本村村民。一台劇演下來,大陳的村民發現,這不僅豐富了大陳夜間娛樂活動內容,還極大帶動了當地夜間經濟的發展,旅客住宿率從原來的10%提高到30%,大陳小市美食街的日平均銷量從0.2萬份到突破1.3萬份,同時還帶動200多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不同於傳統的舞台劇,今年我們又編排了以村歌為主題、以本地村民為主角的音樂劇《大陳見面》,把演出地點搬進了傳統宗祠,採用沉浸式的表演方式,來演繹代代相傳的村歌故事。”汪衍君說,一村兩秀,能確保白天晚上、室內室外都有節目可看,拓展鄉村旅游鏈。目前,兩部劇目已上演30余場,參與演出1400多人次,吸引游客約1.8萬人次。
借助《你好江山》和《大陳見面》的熱度,眼下,大陳還准備推出系列產品,提高游客駐留率、消費率和滿意率。從村歌到村歌劇,從大陳面到大陳見面,秉承獨特的文化底蘊,大陳村正在不斷開發文旅融合的新產品,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德清踐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縣域方案》發布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資貿易人洽談會開幕。本次德洽會以“數智共建 德創未來”為主題,以“經貿合作精准洽談、高端人才強力聚引、營商環境優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廣”為主要內容,以“數智共建”為基底,以“線…【詳細】
浙江: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以內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了“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窗口’”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蕭蕭攝 發布會結合“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時代以來的…【詳細】
2021浙江高考分數線公布:普通類一段線495分 二段線266分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普通類: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zjzs.net)、浙江考試微信或浙裡辦APP,憑准…【詳細】
6月26日,航拍中國動漫博物館。該館通體呈白色,形似祥雲。人民網 章勇濤攝
中國動漫博物館6月26日正式開館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王蕭蕭)6月26日上午,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在杭州正式開館。 據了解,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准成立的“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也是杭州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和“動漫之…【詳細】
浙江桐廬:5G賦能促畬鄉蝶變 一畝田、千斤糧、百斤魚、萬元錢,在浙江桐廬莪山畬族鄉沈冠村,村民們靠種田養魚就走上了致富路。 “過去,我們村每畝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實現萬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黨總支書記黃金源說。 稻田裡的傳感器可實時收集數據。人…【詳細】
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誦讀活動。人民網 章勇濤攝
“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富陽啟動 6月24日晚,“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市富陽區龍門古鎮啟動。 作為“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的開篇首場活動,《筑夢富春·黨旗下的誦讀》由“初心”“奮斗”“征程”三個篇章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結合朗誦、紅色話劇、歌舞等多種藝…【詳細】
“雙西”合璧精彩蝶變 “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人民網杭州6月24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慶祝杭州西湖申遺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行吟山水,一湖瀲灩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詳細】
浙江泰順:科技特派員送技術下鄉,助農共富裕 科技扶貧,建功立業。在浙江泰順縣,助農致富的科技特派員隊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員走進泰順田間地頭,到今年已是18個春秋。科技特派員們以黨建為引領,以“科技e聯”黨建聯盟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