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修船看中國、中國修船看舟山”,船舶修造是舟山的重要支柱產業。舟山目前具備年造船1000萬載重噸、年修理萬噸級以上各類船舶3000艘的生產能力,連續3年佔全國總量的1/3。
舟山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973.4億元,其中船舶修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總產值為153.5億元,同比增長22.7%,佔規上工業總產值15.8%。
舟山修造船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來自於產業內的綠色革命。舟山各船企持續抓好環境整治,推動發展模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向高效清潔安全轉變,走節能降耗、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今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浙江(舟山)自貿試驗區“綠色船舶修理企業規范管理”列入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改革事項。
“綠色船舶修理企業規范管理”的主要內容是鼓勵相關行業組織促進船舶修理企業綠色發展,在質量管理、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等方面明確統一標准,引導企業規范發展,加強行業自律。舟山綠色修船是如何做到的?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走訪。
“船塢精神”“船塢藍鯨”齊上陣
水除鏽不漏一滴水
提起綠色修船,就不能不提到一個船企的名字——“萬邦永躍”。
世界綠色高科技船舶除鏽技術頂級企業、德國哈默爾曼公司CEO伯克哈德多次來舟山萬邦永躍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參觀並洽談合作事宜。他這樣評價:“萬邦永躍綠色修船技術不但在中國是領先的,而且在全球范圍內都很先進。”
水除鏽不漏一滴水,鏽鐵回收不入大海洋。作為修造船綠色發展的核心裝備,“船塢精神”和“船塢藍鯨”,是萬邦永躍堅持走綠色修船之路的最好見証。
9月22日9時許,舟山馬峙島萬邦永躍船廠船塢內一片忙碌。藍天白雲下,工人們正在操作10余組綠色修船新型裝備,對一艘大型散貨船進行船殼除鏽作業。現場有位工人正在用形似“大象”的超高壓水裝備清除鏽跡和污垢。記者看到,他並沒有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而這要歸功於眼前這個圓形真空除鏽頭,也就是新型裝備“船塢精神”。之所以叫“船塢精神”,是因為其是整個綠色工藝的核心部件,與傳統超高壓水除鏽技術所配置的手持噴槍相比,不僅增大了作業面積,還可安裝在高空車上實現規模裝備,同時內部形成一個圓形的封閉空間,對作業產生的廢棄物實現真空回收。
早在10年前,萬邦永躍就開始尋找可以代替噴砂除鏽的新型工藝技術。2013年,公司從德國引入全國首台超高壓水除鏽設備(Dockmate)和部分手持槍。當時引進的設備優點明顯,但也存在污水回收難以處理等問題。公司管理團隊決定走自我研發和合作開發之路。公司總經理助理張行波就是當時研發團隊的一員,他說那幾年幾乎全年都在國外出差,走訪學習。2016年,由公司總經理陳勇設計研發的“船塢精神”投入實戰,解決了超高壓射流完成船殼局部除鏽的世界級修船瓶頸難題。
在去年3月23日舉行的綠色修船國際會議及演示會上,德國海虹老人牌涂料公司高級技術顧問Mr. Karsten Mühlberg在演講時,對萬邦永躍超高壓除鏽現場的作業效果大為贊嘆,稱贊萬邦永躍的超高壓除鏽技術已達到國際頂尖水平,完全能夠滿足油漆噴涂標准要求。
走在“萬邦”的一線工作場地,沒有傳統船廠特有的嘈雜,沒有刺鼻的氣味和轟鳴的噴砂噪聲,也不見漫天的揚砂、粉塵,到處是整潔有序的廠區。“這要是以前,在船塢幾百米外都能感受除鏽產生的砂塵。”張行波告訴記者。
“在船塢底部,還有一套回收處理系統——‘船塢藍鯨’,它可以將油漆渣和生產廢水分離開來,就像藍鯨在口中分離食物和海水一樣。”張行波介紹,前者進行固廢處理,后者集中到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再排放。“單個裝置的容積為1立方米,一般一艘船的除鏽時間需10至15個小時,在這個工期內‘船塢藍鯨’排兩次殘渣就夠了。”說起自家的綠色裝備,張行波一臉自豪。
現在除了自家應用,公司已經開始“輸出”綠色裝備。去年11月,萬邦永躍銷售了50余台“船塢藍鯨”,買家中包括新加坡企業,這也標志著中國綠色修船裝備正式走出國門。今年4月,萬邦永躍建成綠色修船裝備制造基地,修船裝備產品的生產運營步入了系列化和規模化。截至目前,以“船塢精神”“船塢藍鯨”為代表的綠色修船裝備銷售額已經超過5000萬元。
隨著新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外國船東選擇將滾裝船、化學品、郵輪等高附加值船舶放到萬邦永躍來修理。據統計,今年1月至8月份萬邦永躍總產值同比增長59%。
技術引領綠色發展。在馬峙島隔海相望的舟山船舶修造重鎮六橫島,僅外籍船舶維修總量便佔舟山市總量的近一半。六橫各船企自行設計和引進一批處於領先水平的智能、環保設備,淘汰一批工藝落后、低效高耗的設備設施,實現設備向智能數字化、自動化、環保節能型方向升級換代,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安全系數。截至今年8月,六橫島4家規上船舶修造企業新授權、申請專利42件。推行“綠色修船規范管理”的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建設了省內規模最大19.9兆瓦建筑光伏一體化技術項目,率先啟動船舶修造業智能項目(5G技術),實現船舶行業“智能化躍升”。
搶抓硫塔改裝機遇
修造船產值逆勢上揚
高質量發展的背后在於理念的轉變。
舟山船企,長期重視完善環保設施,建立健全接軌國際的內部環境管理制度規范,先行通過國際船東在商業洽談前期聘請環境管理評估第三方的嚴苛“環保檢驗關”,為獲取國際修船訂單贏得商機。
今年疫情期間,舟山船企修造船總產值逆勢上揚,其中主要得益於船舶修造企業脫硫塔改裝業務的大幅提升。
舟山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國際組織“綠色修船”要求趨嚴,國際上運營船隊面臨諸多船舶環保規范要求的修船需求,主要集中在新增脫硫減排裝置和壓載水處理裝置方面。
2020年1月1日起,全球船用燃料油硫含量低於0.5%的限硫規定正式生效。船東面臨採用低硫油、加裝脫硫裝置、使用替代燃料液化天然氣(LNG)三種選擇。對船東而言,眼下,加裝脫硫設備是最為經濟和快速有效的達標渠道。
今年3月18日,舟山市龍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首套脫硫塔完工交付儀式在舟山龍山船廠有限公司舉行。去年起,龍山船廠就搶抓脫硫塔改裝機遇,與山東佩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設脫硫塔項目,總投資近1億元,今年已啟動5000萬元脫硫塔制造項目。
“舟山船企接單脫硫塔改裝業務總體走在全國同行前列。”該負責人介紹,目前,中遠重工、鑫亞船舶、萬邦永躍等企業接單脫硫塔改裝業務超300余件。萬邦永躍順利完成全球首例VLCC(超大型油輪)脫硫塔改裝工程。
隨著脫硫塔改裝、壓載水處理系統改裝成為修船廠新的業務增長點,舟山發展大型船舶配套產業也實現了真正破題。記者從舟山市環保局了解到,山東佩森科技、上海匯舸環保科技等脫硫塔制造企業以及南通海鷗救生裝備等高產值、高附加值船配企業紛紛入駐舟山,一旦達產,船配制造產業在二三年內就可以釋放產值50億元。馬士基、地中海、達飛等世界航運巨頭均在舟山開展修造船業務,其中馬士基等還在舟山合作設立定點改裝基地﹔德國MAN、瑞士ABB等全球500強船配企業則在舟山設立區域維修服務中心。
打造船舶修理4S店
高標准帶來大客戶
2019年,六橫船舶修造業綠色制造省級標准化體系試點項目啟動。六橫管委會聯合舟山市經信、生態環境部門和高校有關專家,先行提出船舶修造業“綠色標准化”試點框架思路。舟山中遠重工有限公司、舟山市鑫亞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龍山船廠有限公司、浙江東鵬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等4家主要船企,集合《企業生態環境精細化管理標准》和《舟山市綠色船舶修理企業規范條件(試行)》等,提出船舶修造業“綠色制造標准化”試點項目。
偌大透亮的車間內,綠色的膠底地面上劃分了車行道、人行道﹔零部件被分區域擺放,工具庫、備件庫像一個個小型圖書館,碼放整齊,管理有序。這是舟山鑫亞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打造的6S標准車間。和傳統修造船企給人的印象不同,這裡的修造車間干淨整潔,沒有異味。走在裡面,隨時能看到工作人員駕駛車子進行清掃。
在公司技術中心主任王元波帶領下,記者參觀了3個“6S”標准車間,工人在舒適干淨的車間環境裡,用各種高精密設備完成維修保養檢測任務,排出的污水、油漬流入地下管道通向污水站,全部達到國家環保排污要求。“‘6S’車間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模式,流水線工作提高效率降低返工率,隨時隨地保持地面整潔,工人通過系統學習提高業務水平,作業流程規章制度可視化,消除安全隱患,保障生產安全,提升服務質量。”王元波說。
2014年起,鑫亞船舶調整生產結構,逐漸從以散貨船等低附加值船舶維修為主的生產結構,轉向油化船、風電安裝船、吸泥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的維修。同時,企業迎難而上,提升硬件設施和管理水平,著手打造“6S”標准車間,總投資超億元。截至目前,公司已打造6個“6S”車間,剩余兩個爭取今年改造完成。
“你看,這個鋼板切割過后,粉塵就會通過兩條風道進行收集。”在熱工綜合車間,負責操控切割儀器的女工告訴記者,通過這個自動切割機,基本沒有粉塵產生。帶吸塵設置的數控精密等離子切割設備、自主研發的伸縮棚式吸塵打磨設備,讓車間更加高效、環保。船體綜合工區下料組副組長倪海雷在公司上班已經有10年,他說這幾年企業環境變化實在太大。環境好了,大家工作起來也更帶勁了。
“我們的修船車間,相當於船舶修理4S店。”公司總經理助理王軍挺告訴記者,好環境帶來高端客戶,公司目前是選擇性接單,大都和國際上頂尖船東合作。今年前8個月,鑫亞船舶實現總產值21億元,訂單已排到明年。
為加強綠色修船標准基礎支撐體系建設,中遠重工、鑫亞船舶等主要船企因地制宜編制實施《船舶修造企業機電工區6S車間管理標准》、《船舶超高壓水噴射處理工藝標准》、《船舶修造企業鋼材利用技術規范》等綠色修船具體技術規范標准,大大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德清踐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縣域方案》發布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資貿易人洽談會開幕。本次德洽會以“數智共建 德創未來”為主題,以“經貿合作精准洽談、高端人才強力聚引、營商環境優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廣”為主要內容,以“數智共建”為基底,以“線…【詳細】
浙江: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以內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了“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窗口’”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蕭蕭攝 發布會結合“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時代以來的…【詳細】
2021浙江高考分數線公布:普通類一段線495分 二段線266分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普通類: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zjzs.net)、浙江考試微信或浙裡辦APP,憑准…【詳細】
6月26日,航拍中國動漫博物館。該館通體呈白色,形似祥雲。人民網 章勇濤攝
中國動漫博物館6月26日正式開館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王蕭蕭)6月26日上午,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在杭州正式開館。 據了解,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准成立的“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也是杭州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和“動漫之…【詳細】
浙江桐廬:5G賦能促畬鄉蝶變 一畝田、千斤糧、百斤魚、萬元錢,在浙江桐廬莪山畬族鄉沈冠村,村民們靠種田養魚就走上了致富路。 “過去,我們村每畝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實現萬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黨總支書記黃金源說。 稻田裡的傳感器可實時收集數據。人…【詳細】
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誦讀活動。人民網 章勇濤攝
“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富陽啟動 6月24日晚,“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市富陽區龍門古鎮啟動。 作為“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的開篇首場活動,《筑夢富春·黨旗下的誦讀》由“初心”“奮斗”“征程”三個篇章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結合朗誦、紅色話劇、歌舞等多種藝…【詳細】
“雙西”合璧精彩蝶變 “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人民網杭州6月24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慶祝杭州西湖申遺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行吟山水,一湖瀲灩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詳細】
浙江泰順:科技特派員送技術下鄉,助農共富裕 科技扶貧,建功立業。在浙江泰順縣,助農致富的科技特派員隊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員走進泰順田間地頭,到今年已是18個春秋。科技特派員們以黨建為引領,以“科技e聯”黨建聯盟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