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年齡化社會,老年人“上不去,下不來”的問題十分突出,目前已是全國許多城市面臨的普遍問題。一部電梯,已經日益成為老齡化社會的剛需。從2018年到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及加裝電梯,今年更是明確提出“支持加裝電梯”。雖然隻有短短六個字,卻回應了老齡化社會的民生關切。
早在2017年11月,杭州市就已經正式出台《關於開展杭州市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杭州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程就此全面拉開序幕。近日,《杭州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草案)》(以下簡稱《辦法(草案)》)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預計最快將於今年年底正式出台,屆時杭州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將加裝電梯寫入政府規章予以立法的城市。
杭州濱江區繽紛小區農轉居安置房小區整體加裝電梯。濱江區住建局供圖
過去的三年,杭州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發生了哪些新變化,遇到了哪些新難題?新的《辦法(草案)》與老版《實施意見》有何不同?新的《辦法(草案)》又能為今后杭州乃至全國的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提供哪些經驗和示范?
意見難調和,加梯阻力大
“一票否決”將被民主協商、基層自治取代
民意難統一是加裝電梯最大的“攔路虎”。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安全中心副書記吳黎梅告訴記者,根據現行《實施意見》的有關規定,申請加裝電梯需要“本單元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且公示期間無實名制書面反對意見”。但實際操作中,一層和二層反對的聲音還是比較強烈。有的樓道好不容易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加梯了,但卻因為一紙反對書而擱淺,還有的樓道電梯井已經開挖了,但卻因為同小區別的單元業主的反對,隻能工程停滯。“一票否決”,成為了加梯工作中“卡脖子”的大問題。
如今“卡脖子”問題終於有望得到解決,“一票否決”即將被民主協商、基層自治取代。《辦法(草案)》明確,“既有住宅需要加裝電梯的,申請人應當征求所在單元全體業主意見,經本單元建筑物專有部分面積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並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后,簽訂加裝電梯項目協議書。”通過單元樓道相關業主的充分參與,共同商量確定項目組織實施有關問題。對於項目公示期間其他業主提出的反對意見,由相關當事人先通過友好協商方式自行解決,確實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可委托業委會和社會公益組織幫助協調,也可向屬地社區、街道申請組織調解,盡可能的通過民主協商、基層自治解決民意統一問題。
另外《辦法(草案)》從關愛老年人、殘疾人角度出發,兼顧合法性、合理性的立法要求,在滿足法定申請條件的前提下,為高齡老人和殘障人士增設了一條優撫條款,以滿足他們對“舊樓加裝電梯”的迫切需求。
就在上個月底,杭州市首台無障礙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在下城區潮鳴街道東園社區春豐苑順利交付。春豐苑小區是個典型的老舊小區,尤其是此次加裝電梯的7幢2單元,共有60歲以上老人12人,70歲以上老人6人,還包括了2位年近90歲的老人。
其中,一位家住5樓的爺爺因為老小區上下樓梯不方便,住在女兒家裡已經十幾年,回來家養老一直是老人的心願。
家住4樓的居民吳大伯,今年75歲,吳大伯的老伴因為腿腳不便,常年不出門。聽說可以申請加裝無障礙電梯后,吳大伯第一時間主動申請成為了樓道的牽頭人,向鄰居們挨家挨戶宣傳加裝電梯的有關信息,協調住戶們的意見。
令他沒想到的是,家住2樓的孫大伯不僅沒投反對票,還現身說法,幫助他去做其他樓層住戶的思想工作。而6樓的一戶居民因為常年不住這裡,又聽說要攤派加裝電梯的費用,果斷拒絕了這件事。但吳大伯並沒有放棄,三顧茅廬,電話打了無數通,終於在他和其他牽頭人的耐心勸說之下,6樓住戶簽下了同意書。
整個電梯加裝項目從去年年底提出設想,到12戶居民全部簽字同意,前后隻花了短短2個月的時間。無障礙電梯交付使用后,吳大伯第一時間就打電話給5樓的爺爺,告訴他這個好消息。對方開心地說准備馬上搬回來住。
高齡老人坐著輪椅,乘坐無障礙電梯。王蕭蕭 攝
“我們都很愛惜這部電梯的。你看這裡還貼著電梯維護公約,這可是整個樓道大家共同制定的。”吳大伯驕傲地指著電梯旁白牆上的《電梯使用規則》告訴記者,整個樓道居民還一起籌集了一筆5萬元的維修基金,為以后電梯的保養、維護未雨綢繆。
“搭建居民自治平台,讓居民成為解決民生實事工作的主力軍。”東園社區書記謝卿說,在整個社區加裝電梯的過程中,社區放手大膽讓居民自己去做,發動熱心樓道長和居民骨干牽頭商討電梯加裝事宜,支持居民自主成立“加裝電梯籌備小組”,提高居民的認同感和支持度。
同時,為了更好把加梯經驗分享出去,社區和街道積極探索加梯后鄰裡互助項目,聯合成立加梯聯盟共同體,每月一分享,每季一培訓,為社區其他意向加梯單元提供經驗指導。
加梯資金籌措難
“業主自籌、政府補助、社會支持”多管齊下
“資金籌措難”一直是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在杭州加裝一部電梯一般價格在50萬元到60萬元左右。刨除政府支持的20萬元補助外,一台電梯的成本也要30萬元到40萬元,這些都是需要居民自行籌措。另外,除了日常的保養開支之外,如果有主要部件損壞,還需要另外的資金進行購買和更新。
目前各小區採取的是按樓層出資的方法,一二樓不出錢,從三樓開始,樓層越高出資越多。但動輒一次性好幾萬的費用,讓不少居民特別是老年人望而生畏。
今年7月份,杭州濱江區繽紛小區走出了一條農轉居安置房小區整體加裝電梯的新路子。整個加裝電梯項目政府承擔近80%的加裝費用,每個單元樓的居民隻需要承擔7.8萬元。根據樓層的不同進行攤派,頂層的住戶大約需要承擔15800元。
雖然相比其他小區,這筆錢真不算多,但對於住在21幢2單元6樓的來國慶一家來說卻是沉重的負擔。49歲的來國慶身患尿毒症和眼疾。治療眼睛花費了幾十萬,再加上每周三次的透析,已經把家底掏空。一家老小全靠71歲的老母親在社區做分揀垃圾工作補貼家用。
但加裝電梯,對他們全家來說又是一件好事。因為來國慶的母親每天上下樓梯要七八趟,老人家的膝蓋早已吃不消。來國慶一周三次血透,上下樓也是個問題。“我都是扶著把手,慢慢走的。血透是很耗體力的,所以每次做完回來,爬樓梯都很吃力。”
濱江區住建局在了解到情況后,牽頭街道、社區、單元業主和電梯公司,號召大家募捐,最終幫助來國慶解決了這筆費用。
工作人員將加梯愛心捐贈支票送到來國慶家中。濱江區住建局供圖
針對居民們最為關切的資金問題,此次《辦法(草案)》也有新的亮點。“鼓勵社會各方力量通過捐贈、資助、技術服務等方式,參與並支持加裝電梯﹔鼓勵積極探索代建租賃、共享電梯等市場化運作模式,幫助業主減輕一次性出資的壓力。”
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安全中心副書記吳黎梅說:“《辦法(草案)》還明確打通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補貼的資金渠道,能夠有效幫助業主減輕一次性出資的壓力。”
瞄准長效管理機制
加裝電梯“杭州模式”或將成為全國新樣板
到目前為止,杭州市已累計完成2356處加梯聯審項目,其中1469處已完工,642處正在施工,共已惠及住戶大約1.7萬戶。但隨著加裝電梯規模的不斷擴大,這些電梯一旦過了2年的免費維保期,維保質量、資金落實、安全管理等問題已成為政府管理和老百姓使用電梯的“心病”。《辦法(草案)》同樣給出了建議,即引導業主自主構建加強電梯長效管理機制。
拱墅區大關街道在這方面已經做出了大膽創新和嘗試。大關街道以小區微治理為平台,以“民主促民生”為目標,通過“搭建平台+參保”“公約管理+參保”“業主自治+參保”等多樣化的形式,通過街道、社區、居民三方同向發力,推動加裝電梯項目積極參保,並率先在西四苑8幢1單元加梯項目中,實現全國首台加裝電梯購買“15+2”電梯綜合養老保險模式,為電梯加裝后未來17年的土建和設備維護更新、人身財產安全等問題上了一道“保險”。
小區居民馬師傅告訴記者:“電梯險一上,我這顆懸著的心就徹底放下來了。以后的17年,電梯不管出了什麼毛病,都有了安全保障,我們業主也不需要再出錢來維修,既省心又省錢。”
小區業主刷卡乘梯,直達所在樓層。王蕭蕭 攝
大關街道探索的這種以“電梯險”為核心的新型電梯長效管理機制為杭州乃至全國的加梯后續維保提供了新模式、新路徑。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杭州並不是全國最早試水的。但將加裝電梯列入政府規章立法,杭州跑在了全國的前列。如果說,2017年的《實施意見》它還僅僅是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的指導意見,那麼這一次的《辦法(草案)》就是要讓加裝電梯這件惠民實事變得有法可依,政府能夠依法推進電梯加裝事宜,居民能夠在法律框架內實現真正的民主協商、基層自治。
浙江理工大學心理系教授、杭州市政協委員侯公林認為,這次《辦法(草案)》總結了過去三年杭州在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中的難點和痛點,將加裝電梯的規則更加細化和有針對性。但電梯加裝的后半篇文章還是大有可為,譬如當電梯運行一段時間后,自然就會產生運營維護、收益分配等問題,本次《方法(草案)》並沒有過多細化這一部分內容。
侯公林認為,目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基本以基層自治為主,政府引導為輔,缺失了市場第三方的介入。如果能夠把老舊小區的電梯交給市場,讓市場代替居民來運營,制定新的游戲規則,可能更有助於老舊小區電梯實現它的最大價值和功用。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已完成660台加裝電梯,超過了去年全年的完工量。從2018年杭州市加裝電梯256台,到2019年的553台,再到今年9月份的660台,這一串數字的背后,不僅僅是電梯加裝數量的穩步推進,也是“業主主體、社區主導、政府引導、各方支持”的加裝電梯“杭州模式”的不斷探索和進步,更是大力提升基層民主自治水平和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深入實踐。
《德清踐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縣域方案》發布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資貿易人洽談會開幕。本次德洽會以“數智共建 德創未來”為主題,以“經貿合作精准洽談、高端人才強力聚引、營商環境優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廣”為主要內容,以“數智共建”為基底,以“線…【詳細】
浙江: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以內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了“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窗口’”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蕭蕭攝 發布會結合“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時代以來的…【詳細】
2021浙江高考分數線公布:普通類一段線495分 二段線266分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普通類: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zjzs.net)、浙江考試微信或浙裡辦APP,憑准…【詳細】
6月26日,航拍中國動漫博物館。該館通體呈白色,形似祥雲。人民網 章勇濤攝
中國動漫博物館6月26日正式開館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王蕭蕭)6月26日上午,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在杭州正式開館。 據了解,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准成立的“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也是杭州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和“動漫之…【詳細】
浙江桐廬:5G賦能促畬鄉蝶變 一畝田、千斤糧、百斤魚、萬元錢,在浙江桐廬莪山畬族鄉沈冠村,村民們靠種田養魚就走上了致富路。 “過去,我們村每畝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實現萬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黨總支書記黃金源說。 稻田裡的傳感器可實時收集數據。人…【詳細】
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誦讀活動。人民網 章勇濤攝
“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富陽啟動 6月24日晚,“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市富陽區龍門古鎮啟動。 作為“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的開篇首場活動,《筑夢富春·黨旗下的誦讀》由“初心”“奮斗”“征程”三個篇章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結合朗誦、紅色話劇、歌舞等多種藝…【詳細】
“雙西”合璧精彩蝶變 “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人民網杭州6月24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慶祝杭州西湖申遺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行吟山水,一湖瀲灩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詳細】
浙江泰順:科技特派員送技術下鄉,助農共富裕 科技扶貧,建功立業。在浙江泰順縣,助農致富的科技特派員隊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員走進泰順田間地頭,到今年已是18個春秋。科技特派員們以黨建為引領,以“科技e聯”黨建聯盟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