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喚醒“寶貝” “特展”隻為你開

溫州博物館文物點閱服務探路文物利用新途徑

周琳子、嚴粒粒

2020年10月27日08:25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雲端喚醒“寶貝” “特展”隻為你開

入藏后僅公開展出過一次的《李鬆士繪春園敘樂圖》,竟為一名觀眾辦了“特展”。持續20分鐘的“特展”中,觀眾不僅可以在沒有玻璃罩阻隔的情況下,仔細鑒賞作品,更有博物館工作人員在一旁細致解讀。這是10月25日,記者在溫州博物館的一次特別經歷。

這得益於溫州博物館率全省之先推出的文物點閱服務。如今,隻要在溫州博物館進行預約,人人都可以享受“特展”待遇。

據了解,溫州博物館全館文物4萬多件,日常展出的僅有十分之一,大量文物由於不符常設展出主題等原因“沉睡”於庫房。如何喚醒沉睡在博物館庫房中的藏品,讓群眾更近距離接觸“寶貝”?溫州博物館分兩批次在官網公布了2000件館藏文物點閱清單,推出體驗型、分享型、學術型等分類服務,供觀眾在線預約點閱。今年還首次嘗試線下分享與線上直播結合,提高文物利用率。

文物點閱預約全程在手機操作,方便、快捷。觀眾可先通過“溫州市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文物點閱功能,圈點自己心儀的文物,實名預約,經過驗証后,便會收到預約成功的通知。為保証文物安全,現場點閱前,還須簽署《安全查閱承諾書》,了解鑒賞注意事項。

“這幅《李鬆士繪春園敘樂圖》描繪了清道光年間溫州城內著名的私宅怡園新建成時的樣貌,30多位名家為圖做題跋,現代人搬新家,喜歡拍照片發在朋友圈,古人置業也是一樣的。”在專設的文物點閱鑒賞室內,工作人員溫巧燕用生動的語言分享書畫文物背后的故事。近距離欣賞下,《李鬆士繪春園敘樂圖》中房屋的窗花、畫中人手中拿著的瓶子,甚至是餐桌上放著的食物都清晰可見。

“這個畫軸背面的題簽,你在平時展陳的時候,是肯定看不見的。”溫巧燕邊整理文物,邊指著畫軸上的一行小楷告訴記者。她還將館藏的《項維仁春園敘樂圖》及《清光緒永嘉縣志》作為比對資料,幫助觀眾更全面理解畫作。短短20分鐘的點閱,收獲卻比看展來得多。

“在嚴格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點閱服務讓文物活起來,既探索文物利用的新途徑,也為群眾帶來全新的文化體驗。不受展期的限制,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文物,感受更有針對性的文化鑒賞,觀眾與文物的距離被拉得更近了。”溫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李震說。至今,溫州博物館已經開展了近40場點閱服務,454件庫房文物亮相,甌海區、龍灣區、瑞安市等多家博物館均已啟動點閱服務。

(責編:郭揚、王麗瑋)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