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嘉興嘉善縣西塘鎮鐘葫村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一支多個國家和地區組成的國際一流設計師團隊,這次來村裡深入了解風土人情和農房特色,為示范區“江南水鄉客廳”設計方案進行調研。
“國際一流團隊幫我們村做設計,以前想都不敢想。”鐘葫村黨總支書記陳智峰樂開了花,“自從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揭牌以來,尤其是‘江南水鄉客廳’區域規劃設想公布后,我們村從‘后方’變‘前方’,接下來,我們還打算把村裡的柑橘注冊一個長三角水鄉客廳的品牌,大力發展。”
鐘葫村是浙江省唯一地處滬蘇浙兩省一市交界的村子,西接蘇州市吳江區黎裡鎮偉明村,北眺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新池村,被譽為長三角的地理原點。
今年8月27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開發者大會公布,包括鐘葫村在內的滬蘇浙交界處約35平方公裡范圍,將由三地合力打造為體現東方意境、容納和諧生境、提供游憩佳境、共聚創新環境的“江南庭院、水鄉客廳”,這也意味著原本三地的交界村站上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舞台“C位”,開啟嶄新的蝶變。
交界村的發展之困
沿著嘉善縣西塘鎮內的楊太線一路向北,車窗外兩排水杉林郁郁蔥蔥,一片片水稻田長勢良好,低矮的農房沿著密布的河網而建,好一派原生態江南水鄉村落的原始風貌,這裡就是鐘葫村。
由於地處滬蘇浙交界,鐘葫村一直以來都不曾吸引過多的目光。
全村產業以傳統農業為主,3500畝田地中有2600多畝主要用來種植柑橘、水稻,且大多缺乏規模。由於沒有優勢產業,即便距離西塘景區隻有12公裡,但鐘葫村也沒有享受到古鎮旅游的溢出效應。一些基礎設施也跟不上,直到去年村裡的道路才全部安上了路燈。這兩年,村裡也聚集不了人氣,不少村民好幾年前就移居到附近以紐扣產業聞名的大舜村或是生活更為便利的西塘城區。
交界村帶來的管理問題也讓陳智峰頗為頭疼。前幾年,村界附近時常會出現找不到“主人”的垃圾,“邊界地帶平時走動少,所以這個問題困擾我們很久。”
盡管滬蘇浙都很富裕,但很多交界村都遭遇了鐘葫村這樣的發展之困。吳江的偉明村住房大多建成於上世紀80年代末,近20年來原地翻新的隻有14套﹔青浦的新池村是上海的經濟薄弱村,村民常常羨慕同區另一頭緊挨閔行的徐涇鎮,“一比相差20年”。
攜手發展破難
隨著示范區的成立,三地的交流更頻繁了,原本的發展之困正在破除。
去年開始,陳智峰分別前往吳江區的蘆東村和青浦區的新池村挂職,而偉民村、新池村的干部也分別來鐘葫村挂職。
干部之間的交流密切了,村庄治理的經驗做法被迅速推廣。鐘葫村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得比較好,去年,蘆東村、新池村的干部分別來村裡取過經。
一些邊界治理的問題也得以快速解決。鐘葫村和偉民村交界處的張青蕩原本是不少漁民的養殖場地,2018年,嘉善、吳江有了動作,分別開展湖蕩整治和養殖池塘生態化改造后,不少漁民陸續被勸“上岸”。但遺留的網箱處理又成了“老大難”,張青蕩大半面積屬鐘葫村管轄,可除了3戶本村村民外,更多漁民來自偉民村。為此,兩個村的村干部商量著,一起走訪一起解決。
今年,為了進一步加強溝通聯系,吳江、青浦、嘉善三地交界村還組建了“吳根越角”黨建生態聯盟,將黨建“神經元”接入彼此系統,提高相互之間處理事務的速度、質量。
更多的互動發生在民間。今年以來,村民馬六珍明顯感覺到來村裡的蘇州人、上海人多起來了,他們大多趁著節假日自駕過來,採摘柑橘,順帶欣賞鄉村景色。
開啟世界級的發展暢想
村子成為“江南水鄉客廳”的消息發布后,鐘葫村的村民都充滿了新期待。
離開村子近20年的張鬆林回到村裡,將閑置已久的老宅裝修一新,“以后村裡成為長三角的會客廳,到時發展鄉村旅游,在老家開個民宿挺不錯。”
早年嫁到鐘葫村的金澤鎮人朱巧娥聽說蘇州軌道交通10號線和上海地鐵17號線向西延伸都將在水鄉客廳交會,她高興地說:“以后我回娘家,可就方便了。”
作為“大家長”,陳智峰也有了自己的謀劃,這幾天,他正忙著做好村裡河道的生態護岸和土地綜合整治,“雖然水鄉客廳的設計方案還在醞釀完善中,但我想練好‘內功’總沒錯。”此外,他還打算給村裡的柑橘注冊品牌,“以前我們村因為沒有知名度,享受不到西塘古鎮的紅利,未來我們作為江南水鄉客廳的組成部分,相信兩者紅利疊加,村子大有可為。”
同處江南水鄉客廳的青浦區新池村也躍躍欲試,村黨支部副書記池曉告訴記者:“接下來村子將圍繞江南水鄉客廳的規劃來發展。”
縣級層面的行動也早已開始。示范區先行啟動區(嘉善)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何劍源表示:“嘉善片區共有11.8平方公裡劃入江南水鄉客廳,前期我們委托同濟大學作了客廳嘉善片區的初步設想方案,以期在整個方案中更多體現嘉善特色和訴求。”記者了解到,該方案包括建設一體化會展館、長三角會議論壇、生態園林酒店、水鄉風情小鎮等項目,將實現國際交往、會議論壇、休閑度假、生態體驗等功能。
滬蘇浙交界區目前匯而不集、通而不暢。未來,應該通過抓住粉牆黛瓦、小橋流水人家的建筑文化意向,探索產居、人文、生態協調共生的世界級水鄉人居模式。與此同時,希望未來的水鄉會客廳要創新生產方式,推動綠色一體化產業發展。譬如依托金澤鎮區、汾湖高新區東部片區以及嘉善北部片區等既有鎮村人居聚落,以存量改造和新建相結合的方式,有機嵌入區域級、標志性的創新服務、會務會展、文化創意、科教體驗等功能項目,呈現面向未來的生產生活場景。
“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筑,現代的人。”這是人們對滬蘇浙交界的長三角腹心地帶詩意的回望,這片本該是“最江南”的“吳根越角”之地,過去卻因行政壁壘缺乏發展的合力。
示范區成立后,瞄准“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展現出超越局部利益和傳統思維的“想象力”,不斷釋放一體化紅利。如今,“世界級”的人居夢想從長三角的原點起航,期盼著在示范區這一體化“試驗田”裡結出更多豐碩的果實,為長三角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探索路徑和提供先行示范。(潘曉琴、張文燕、宋依依)
《德清踐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縣域方案》發布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資貿易人洽談會開幕。本次德洽會以“數智共建 德創未來”為主題,以“經貿合作精准洽談、高端人才強力聚引、營商環境優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廣”為主要內容,以“數智共建”為基底,以“線…【詳細】
浙江: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以內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了“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窗口’”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蕭蕭攝 發布會結合“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時代以來的…【詳細】
2021浙江高考分數線公布:普通類一段線495分 二段線266分 人民網杭州6月25日電 (王蕭蕭)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普通類: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zjzs.net)、浙江考試微信或浙裡辦APP,憑准…【詳細】
6月26日,航拍中國動漫博物館。該館通體呈白色,形似祥雲。人民網 章勇濤攝
中國動漫博物館6月26日正式開館 人民網杭州6月26日電 (王蕭蕭)6月26日上午,全國首家“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在杭州正式開館。 據了解,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准成立的“國字號”動漫博物館,也是杭州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和“動漫之…【詳細】
浙江桐廬:5G賦能促畬鄉蝶變 一畝田、千斤糧、百斤魚、萬元錢,在浙江桐廬莪山畬族鄉沈冠村,村民們靠種田養魚就走上了致富路。 “過去,我們村每畝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實現萬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黨總支書記黃金源說。 稻田裡的傳感器可實時收集數據。人…【詳細】
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誦讀活動。人民網 章勇濤攝
“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富陽啟動 6月24日晚,“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在杭州市富陽區龍門古鎮啟動。 作為“黨旗下的誦讀”系列活動的開篇首場活動,《筑夢富春·黨旗下的誦讀》由“初心”“奮斗”“征程”三個篇章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結合朗誦、紅色話劇、歌舞等多種藝…【詳細】
“雙西”合璧精彩蝶變 “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人民網杭州6月24日電 (金忠耀)今天下午,慶祝杭州西湖申遺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動正式啟幕。 行吟山水,一湖瀲灩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詳細】
浙江泰順:科技特派員送技術下鄉,助農共富裕 科技扶貧,建功立業。在浙江泰順縣,助農致富的科技特派員隊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員走進泰順田間地頭,到今年已是18個春秋。科技特派員們以黨建為引領,以“科技e聯”黨建聯盟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詳細】